12.28 谭嗣同殉难后,唐才常如何向清廷复仇?


1898年9月28日,一代豪杰谭嗣同血溅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

谭嗣同的刎颈之交唐才常在汉口得知好友遇难的噩耗,悲痛欲绝。他为谭嗣同写了一副挽联,字字滴血:

与我公别几许时,忽警电飞来,忍不携二十年刎颈交,同赴泉台,漫赢将去楚孤臣,箫声呜咽;


谭嗣同殉难后,唐才常如何向清廷复仇?

谭嗣同


近至尊刚十馀日,被群阴构死,甘永抛四百兆为奴种,长埋地狱,只留得扶桑三杰,剑气摩空。

谭嗣同被捕前,曾与康有为一道策划“围园捕后”的政变计划。谭嗣同对袁世凯说,“我雇有好汉数十人,并电湖南招集好将多人,不日可到”,这个小团队的头领,就是唐才常。此时,唐才常已经到达湖北武汉,正在与武汉的会党联络。

谭嗣同殉难后,唐才常决定向清廷复仇。

康有为曾回忆道:“嗣同蒙难,才常愤痛,日思复仇,以救圣主,拯中国。”为此,唐才常两年内奔走于香港、南洋、日本各地,筹钱找人,徐图大举。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慈禧太后仓皇逃亡西安。唐才常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发动武装起义。

然而,这次武装起义很快被镇压下去,唐才常也像他的至交一样,慷慨赴死。

但是,唐才常为什么会失败?

01 刎颈之交

唐才常,与谭嗣同一样,湖南浏阳同乡,都是激进的革命者,当时人称“浏阳二杰”。

请看黄兴对此二人的评价:“中国革命,湖南最先。戊戌之役有谭嗣同,庚子之役有唐才常,其后有马福益、禹之谟诸君子。”

谭嗣同在其思想结晶《仁学》一书中,历数清王朝的罪恶,一是马踏中原,杀人盈城,血债累累;二是禁锢思想,压制言论,让人成为愚民。

他甚至直接人身攻击清朝统治者,“素不识孔教之奇渥温、爱新觉罗诸贱类异种,亦得凭陵乎蛮野凶杀之性气以窃中国。”

虽然实事求是的讲,清朝的皇帝们基本都勤奋好学,熟知孔孟之道,既没有人天天做木匠活,也没有人天天围着炼丹炉,更没有人作出十几年不上朝的奇葩行为。但骂人这事从来不是讲客观的,添油加醋才是骂人的本质。

谭嗣同不仅蔑视清朝君主,也蔑视世界上所有的君主,立志要推翻君主制。他在《仁学》中放言: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愤。

《仁学》气象万千,对后来的革命者有着激荡人心的影响。毛泽东年轻时在新民学会研读《仁学》,被书中冲决落网的精神所鼓舞,他曾对友人说,“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七人者,魄力颇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拟。”


谭嗣同殉难后,唐才常如何向清廷复仇?

▲时务学堂教习合影,右二为唐才常


唐才常作为谭嗣同的莫逆之交,深受好友激进思想的影响,他的文章中经常引用或表现与谭嗣同思想相同的文字。但是,唐才常的激进还没有达到谭嗣同那种翻天覆地的程度,还依然有保守的成分。

谭嗣同狠批三纲五常,说“地球上无论何国,但读宋明腐儒之书,而自命为礼仪之邦者,即是人间地狱”,唐才常却高度评价封建礼教的代言人朱熹;谭嗣同把清政府骂的狗血淋头,唐才常却夸赞“本朝历圣相承,超唐轶汉,通君民之权,破中外之界,拓种教之仁”;谭嗣同认为清朝皇帝们都是“贱种”,唐才常却认为清朝皇帝们是”圣德",只是他被王公大臣们蒙蔽了。

谭嗣同之所以愿意参与戊戌变法,从革命派转为改良派,历来有多重解释。

其中,最可信的解释应该是谭嗣同自己的话,尤其是他对自己爱妻李闰的话。他在临行去北京前,写信给李闰,“我此行真出人意外,绝处逢生,皆平日虔修之力,故得我佛慈悲也”。

何为“绝处”?谭嗣同与唐才常在湖南主办的鼓吹革命的《湘学报》、时务学堂、南学会受到顽固派的打压,无法再运行下去。眼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湖南新政寿终正寝,谭嗣同在这时接到光绪帝催促他进京参与变法的文书,自然会顺势而为,这既是给朝廷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不过谭嗣同虽然北上,但是并没有放弃革命的打算。他在北上前,还嘱咐唐才常等人去汉口联络哥老会等江湖组织,自己则在北京结交有志之士,南北策应,然后凭此二者之力建功立业。他去北京后才知道,原来光绪帝并没有什么实权,维新变法前途无望,于是他马上给唐才常、毕永年打电报,要他们带领一批弟兄来京相助。

来助什么?助康有为围园杀后!

从这一点上来看,谭嗣同跟他的对手慈禧太后一样,都是杀伐决断的狠角色。

02 复仇大业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唐才常在谭嗣同牺牲后,没有仓促举事,而是辗转上海、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广泛联系侨胞、结识志士,为向清廷复仇呕心沥血。

唐才常在日本时,结识了孙中山、康有为等仁人志士。但是,唐才常发现,此时,孙中山的革命派与康有为的保皇派各行其是,有时甚至互相拆台。孙中山起先很想联合康有为一起做一番事业的,但是康有为爱答不理,孙中山吃了好几次闭门羹。而且,康有为还因为唐才常与革命派来往密切,对他心生不满。

1900年3月唐才常组织成立“自立会”,自立会建立富有山堂,设有正龙头、副龙头、内八堂、外八堂等名目,体系庞大,许多省份会党头目均名列其中。革命派与会党合作,这个在清末很正常,孙中山发动起义的主力军也是会党,包括哥老会、致公堂、洪门等。当年黄花岗起义,72烈士中,会党中人就占68位。

自立会的口号是:“万象阴霾打不开,红羊劫日运相催,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


宗旨是:

一、保全中国自主之权;

二、请光绪皇帝复辟;

三、无论何人,凡系有心保全中国者,准其入会;

四、会中人盛当祸福相依,患难相救;

五、当一律以待会外良民。”

唐才常自信十足,起义还在筹备阶段,他就考虑到起义成功后的政治改革问题。

1900年7月,唐才常邀集自立会领导人和部分社会名流,在上海张园发起成立“国会”(又称“中国议会”)。会中投票选出容闳为议长,严复为副议长,唐才常、汪康年、郑观应等十人为干事。


容闳以英文撰写对外国的宣言,“决定不承认满洲政府有统治清国之权”。议会决定以自立会为基础成立自立军,订8月9日在汉口、汉阳、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同时起事。

这个一个自相矛盾的宣言,既然否认清政府的合法性,又要保留清政府的皇帝,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唐才常当然知道宣言自相矛盾,但是他无法下决心改变。从情感上,由于至交谭嗣同与光绪皇帝的那一层关系,导致他难以喊出打倒光绪的口号;从实用主义上,他想利用康有为的保皇会为它筹款。起义需要军火,军火需要真金白银来买。

当时康有为的保皇会在募捐方面,可比孙中山的兴中会强太多了。康有为流亡北美期间,一次就筹款六十万美元。而孙中山在美国东奔西走,总共也就募捐了几百块美元,估计还不够回国的路费。所以对于唐才常来说,康有为简直就是一个财神爷,一定要咬住青山不放松。


谭嗣同殉难后,唐才常如何向清廷复仇?

▲国学大师章太炎


“国会”的领导人物毕永年、章太炎等强烈反对这种自相矛盾的政治主张,他们对唐才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费尽了口舌,讲干了嗓子,都无法说服唐才常。

面对唐才常的纠结,毕永年选择削发为僧,与唐才常绝交;章太炎选择剪发易服,与唐才常绝交。毕永年与会党的关系很深,失去毕永年,等于唐才常失去了会党这样一支强大的力量;章太炎与革命党意气相投,失去章太炎,等于唐才常失去了革命派一派的有力支持。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就已分裂。唐才常纠结于革命和保皇两派之间的结果,就是他的革命根基摇摇欲坠。他本想以这种两面讨好的主张来获得革命派和保皇派的一致支持。


但最后,革命派认为他革命性不够彻底,整天与康有为眉来眼去,不是个可以信赖的同志;保皇派认为他保皇心不够实诚,整天与孙中山有说有笑,不是个可以勤王的忠臣。

既然康有为已经对唐才常产生了芥蒂之心,那么他就不会真心实意的去帮助唐才常的起义。尽管康有为表面上拍着唐才常的肩膀,说小老弟你放心,钱不是问题,我可以给你20万美元的经费。


唐才常当时就应该意识到,康有为并不是全心全意的帮助他,不然何以保皇会在北美募捐60万美元,结果就给了咱20万美元?这也太抠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