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災難面前,寫詩是野蠻的嗎?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疫情時期,數批日本捐贈給武漢的抗疫物資上,因寫有這些適時適情的古詩句,而在網絡上走紅,許多人在詩句中感受到了滿滿的溫情與力量,紛紛點贊。

可後來,有一小部分人藉機引用了阿多諾的一句話:奧斯維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而批評物資包裹上的詩句與疫情情緒不搭,是一些人的文藝心造作,簡潔的口號才是當下有力量的發聲。

這個觀點,迅速在網絡上引起了一場論戰。著名作家龍應臺因發聲說:當代人對社會行為反省的多,對文化深層反思的少。而遭到輿論圍攻。

中國人綿延了千年的詩詞文化,因當代的斷層,使其蒙受誤解。爭論的背後,我們對於文化的淺薄暴露無疑。也許,我們沉浸在口號中太久了,而早已忘記了語言的文明。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過去的十年,是詩歌日漸頹廢的十年。詩詞歌賦,被認為是文人酸腐,矯情造作。這種思維模式,是社會實用主義,應試教育背後“叢林法則”價值觀的展現。

當人們不懂詩意時,便很難意識到它的力量與用處。所以,當我們習慣了硬核式口號,習慣了以強硬解決事情時,又怎能看到詩意的柔軟,與其中所蘊藏的巨大能量。這無關某個人的對錯,而與當前的時代相關。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當今時代,我們都像站在了跑步機上,不停奔跑,不敢懈怠。而硬核式的口號,就像加速按鈕,督促我們快速前進,我們認同它所帶來的社會效率。

但是,於生命本身,尤其是當個人生命遭遇苦難,生活節奏緩下來時,我們便會意識到,生命真正需要的,其實是共情、溫柔、與理解。

這也就是為什麼方方的那句話:時代的一粒塵,落在個人身上,就成了一座山。在疫情期間被許多人拿來談論的意義,因為這句話包含了太深的共情。

所以,這場爭論,除了能看出我們缺乏對文化的理解外,我們同樣還缺乏對人性與生命的理解。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對詩意,我們好似總是有一種誤解。有人認為,詩意是那些文藝的,歲月靜好的人,才會展現的一種生活方式。但其實,詩意,一直是先人們延續了許久的日常生活,無論生命身處順逆或是貧富。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詩意的民族。而作為中國第一部詩集的《詩經》,《風》的部分其實就是從民間蒐集而來的民歌,是不識字的農民們歌頌自然萬物與表訴自身經歷與情感的語言,它無關文化,無關俗雅,但是美的有力量。

農人們穿著葛布緇衣,吃著粗茶淡飯,遠瞻星空,近觀蒹葭,在風起處高唱,在月圓時低吟。無論生活貴賤飽暖,他們無不用詩一般的語言,表達內心的喜樂哀傷。

後來,這種萬事萬物皆可入詩的精神,便一直綿延在了中國人的基因裡。漢賦、楚辭、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便是流傳千年詩性的物證。

詩並不是偉大艱深的內容,而是生命的百般形態。人類的百般情感,都可在詩中找到歸宿。相思時是,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失戀時是,斷腸時,至今依舊。鏡中消瘦;洞房花燭夜時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電影《死亡詩社》中說:“我們讀詩、寫詩並不是因為它們好玩,而是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分子,而人類是充滿激情的。沒錯,醫學、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詩歌、美麗、浪漫、愛情,這些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詩,是通往人類所有情感的密碼。透過詩,我們能夠探及到人們的情感與精神世界裡最深刻最強烈的部分,從中看見自己以及理解生命本身。

錢穆先生說:“我們讀詩不是為了成為詩人,而是通過欣賞接觸到更高級的人生,獲得詩人的智慧和趣味,也獲得一生中無窮的安慰。”

在詩的世界裡,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有“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高風亮節,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境界。還有“雖九死其尤未悔”的執著追求,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深沉憂患,有“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浩然正氣。還有“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崇高人格。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當我們讀懂了詩意,有了詩心,便能夠理解生命,看見生與死、盛旺與凋零、繁華與幻滅、終始與因果的同時存在,從而變的豁達,柔和,與慈悲。

生活本就是充滿著離亂與溫暖,當困苦成為日常,保留著詩意的安放,便顯著尤為彌足珍貴。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周汝昌有一本書《千秋一寸心》中寫道:以我之詩心,鑑照古人之詩心,又以你之詩心,鑑照我之詩心。三心映鑑,真情斯見;雖隔千秋,欣如晤面。

這就是為什麼,當看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衣裳、同氣連枝,共盼春來時,正被疫情壓抑的我們,能感受到文化的溫情與生命萬般的溫柔。因為在詩意中,你會發現,自己從不是孤獨一人。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柏拉圖說過這樣一句話:“誰會講故事,誰就擁有全世界。”對於中華民族,什麼才是我們的故事?是詩詞歌賦,是我們的文化,它構成了我們民族的底氣。有人或許會說GDP才是我們民族的底氣。但如果把一個民族比喻成一個人,GDP是這個人身上的外套,不管外套穿什麼名牌,只要骨子裡沒有文化,腦子裡沒有思想,都只是一個普通人。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今日的時代,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平靜的絕望中。但絕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麻木,可怕的是沒有反思。

蔣勳說:人類生活在愚昧無知中,打不開生命的密碼,對生命充滿主觀的、先入為主的偏見。我們仍然像蜷縮在幽暗中的胚胎,等待被喚醒。

不思考的社會里的一個思考者,他的心靈是最寂寞、最孤獨的。因為他必須要先能夠忍受,他所發出來的語言,可能是別人聽不懂的、無法接受的,甚至是別人立刻要去指責的。

是時候,該去尋回對詩意,對文化的反思了。如若生活中,當我們努力把孩子送往最好的學校,想培養他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時,新聞娛樂,街道路口卻全是直白的詞語,硬邦邦的口號,孩子在這種環境中成長,你還能期待他能成為一個懂得詩意、美、與慈悲的人嗎?

對詩意的自信,便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湖北詩人餘笑忠,在封城困居時所作《孤島記》一詩,想以其中的一小段詩來作為結尾,送給大家,願大家在生活中,常常有溫情詩意的相隨。

我沒有一技之長

燈下惟有喃喃自語

所謂詩不過是寸土之地

這個冬天,它比任何時候

更像一間最小的廟堂

如果,自我隔離

可以上升為自我救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