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影響林蛙種群數量的主要因素和恢復途徑

上午看昨天的一個帖子,很多質疑林蛙養殖的作用,因為涉及很多技術性的問題,所以單獨開個帖子,簡單叨咕幾句。

現在林蛙在小興安嶺地區數量減少很多,政府因此出臺了禁捕等措施,但是效果並不明顯,為什麼呢?

水是生命之源,這句話才是林蛙數量難於恢復的根本原因!請看圖

影響林蛙種群數量的主要因素和恢復途徑

這是某河段的一個岸邊的情況,我拍照是在河中冰面上。三十年前,這裡冬季冰面高度要比現在高1.5米左右,這裡原來是個深汀,因為急流附近挖沙,導致水位下降,現在成了淺水急流。

河流水位下降,造成地下表層水位下降,導致幾個結果,一個是深水區沒了,冬季凍底;一個是岸上的季節性泡子沒了;一個是岸上荒地的地表溼度下降了。

深水區沒了,林蛙冬季的深水越冬區被破壞,只能找個地方將就,一旦凍幹底,就會導致越冬林蛙大量死亡。實際上這種情況年年發生,就這個河段,每年春天開河,冰下衝出來的死魚死蛤蟆都不少,其中死魚比較多,因為林蛙數量恢復不上來,死蛤蟆倒是不顯多。

地上的季節性泡子沒了,導致僥倖生存下來的林蛙沒有合適的產卵場所,只能長途跋涉在比較深的少數有魚的泡子產卵,蛙卵和蝌蚪大部分都成了魚類的口糧,少數孵化成幼蛙,又面臨著環境變幹,農藥殺滅,天敵捕食,冬季凍死,到第二年基本上剩不下啥。

再說水位下降,導致地表溼度下降,地表植被茂盛程度,地表空氣溼度,植被含水量都發生變化。林蛙畢竟是兩棲動物,遮陰少了,能夠保護林蛙不被發現的植物少了,林蛙被天敵捕食的概率就增加了。地表空氣溼度下降,林蛙的表皮需要保持溼潤,受到影響,更容易因為疾病,脫水等死亡。

看是不是人為抓捕佔主要原因其實挺容易,就是看冬季越冬區林蛙比例,成蛙佔比大,說明幼蛙階段出了問題,幼蛙佔比大,說明成蛙階段出了問題。正常的比例一二三年以上的比例應該是五比三比二差不多(這裡我是沒做統計的,只是根據林蛙正常死亡率統計數據估計的結果)。目前第一年越冬死亡幼蛙數量比例目測就沒有大大超過成蛙比例。也就是說這段河道,林蛙的人為抓捕量對種群沒有影響,實際情況也是,因為數量太少,這幾年春季林蛙上岸的那幾天,整條河段也沒見到一個二傻子跑去抓。

從具體情況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只有一個,就是環境破壞才是林蛙數量下降的罪魁禍首。

然而破壞的河道還能恢復原樣嗎?很顯然這是痴人說夢。破壞持續了幾十年,部分河段挖深了一米多,恢復河道須要的巨大人力物力財力,都不是這個地區窮的叮噹亂響的財政口袋能支撐的。

那麼就沒有辦法快速恢復林蛙數量了嗎?答案是有的。就是在上游支流人為破壞較少的地方模擬最優林蛙生活環境,建設生態恢復區,提升林蛙蓄積量,從而在多數地區達到接近原始林蛙數量的目的。至於這個河段的水生生物群落水平,基本上恢復不了了。

模擬林蛙生態環境,實際上就是給林蛙解決目前的幾大難題,一個是冬季棲息地,一個是春季產卵孵化場,一個是夏季害獸防治。至於環境變幹,只能期待林木蓄積增加的快點,廕庇效果會得到加強。目前好的林蛙養殖場都是圍繞這三點做文章,實際效果也確實是理想的。不投機取巧認真做的養殖場,林蛙數量都能恢復到接近或者超過原始狀態的水平,但是三年以上林蛙數量較少,因為養殖效益的原因。

我這人從小瘦幾旮旯的就是個猴子,閒不住。小時候經常上山下河瞎鼓搗,就算現在,只要閒著,也喜歡山裡河裡的轉著玩。這林區別的不好說,林蛙啥生活習性,每年哪天上岸,啥時候下水,哪段河能存住什麼,看一眼基本上不會出錯。

可惜這麼多年,林區的政策始終在放開口子就有一批人出來瞎禍害,不開口子林區就沒法發展的怪圈裡轉悠。林業資源的管控能力,技術能力都需要大補,惡補,猛補。

林區要發展,產業轉型要當先,有些人夢想著投個機,搞旅遊發展林區經濟。實際上產業框架出不來,旅遊特色也就出不來。人家外地人要吃點特別的,玩點特別的,看點特別的,買點特別的,你都沒有個穩定的供應能力,怎麼可能做大做強做出本地特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