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北京八大美食,有機會一定要嚐嚐

北京八大美食,有機會一定要嚐嚐

待在家中,有時會懶得做飯,可又想吃些好吃的。作為一名“懶吃貨”的小編經常會遇到這種問題,這時外賣就顯得非常方便了。北京烤鴨、京醬肉絲、炸醬麵,這些極具京味兒的美食總會出現在小編的外賣首頁,令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動。

今天就來盤點一下,網友推薦最多的八大北京美食,看看是否合客官您的胃口。


1. 炸醬麵

北京八大美食,有機會一定要嚐嚐

北京人吃炸醬麵,比較常見的就是豬肉丁炸醬麵。吃時,講究冷天吃“鍋兒挑”熱面,熱天吃過水涼麵,並且根據季節再佐以時令小菜,做“麵碼兒”。

“麵碼兒”分時令不同,各有講究。初春,是掐頭去尾的豆芽菜、小水蘿蔔纓;春末是青蒜、香椿芽、青豆嘴等;初夏則是新蒜、黃瓜絲、扁豆絲、韭菜段等。

還有一首炸醬麵的順口溜:

青豆嘴、香椿芽,焯韭菜切成段;

芹菜末、萵筍片,狗牙蒜掰兩瓣;

豆芽菜喝,去了根,頂花帶刺的黃瓜切細絲;

心裡美,切幾批,焯豇豆剁碎丁,小水蘿蔔帶綠纓;

辣椒麻油淋一點,芥末潑到辣鼻眼。

炸醬麵雖只一小碗,七碟八碗是面碼。

2. 驢打滾

北京八大美食,有機會一定要嚐嚐


驢打滾其實不止是北京啦,很多地方都有這種小吃,各地做法大同小異。

原料是用黃米麵加水蒸熟,和麵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製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麵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捲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

製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豆麵糕以黃豆麵為其主要原料,故稱豆麵糕。但為什麼又稱“驢打滾”呢?似乎是一種形象比喻,製得後放在黃豆麵中滾一下,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這一點連前人也發出疑問。《燕都小食品雜詠》中就說:“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裡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還說:“黃豆粘米,蒸熟,裹以紅糖水餡,滾於炒豆麵中,置盤上售之,取名‘驢打滾’真不可思議之稱也。


3. 北京烤鴨

北京八大美食,有機會一定要嚐嚐

現在各地都有賣北京烤鴨的地方,這也是小編比較愛吃的一道菜,配飯吃,捲餅吃,各種吃法。

而對於傳統的北京烤鴨。其做法主要分為兩種——掛爐烤鴨和燜爐烤鴨。

燜爐:有爐門,使用秫秸為燃料。烤制時先將秫秸等燃料如爐燃燒,待烤爐內壁燒熱到一定溫度後滅火,然後將鴨子放入烤爐內,關閉爐門,憑藉爐壁的熱力將鴨子烘烤而熟。整個過程鴨子並不見明火,中間不打開爐門,不轉動鴨身,一次放入一次出爐。

掛爐:沒有爐門,使用果木(多使棗木或者梨木)為燃料。掛爐燒製時爐膛是開放的,鴨子入爐後,要用挑杆有規律地調換鴨子的位置,以使鴨子受熱均勻,周身都能烤到。掛爐烤鴨的鴨胚受熱均勻、強烈,皮下脂肪已經融化,烤制的鴨子皮脆肉嫩。

烤制完成的鴨子用刀削成小片,叫做“片鴨”,配以大蔥絲、黃瓜絲、甜麵醬,用薄餅卷著食用。剔除鴨肉後剩餘的鴨架可以用來煲湯。


4. 豆汁

北京八大美食,有機會一定要嚐嚐


豆汁這道美食,口味差異就比較大了,愛喝的人每天早餐一碗,不愛喝的人根本接受不了。

豆汁是用綠豆做原料,經過燙豆,磨豆,澱粉分離,發酵等一系列工序,最後得到澱粉.豆汁和漿。澱粉被用做它用,漿被用來再循環生產的發酵原料,豆汁是用做飲用和再生產麻豆腐,麻豆腐是使用大鍋把豆汁熬開,再經過把水分瀝乾,用羊油炒!

老北京人愛喝豆汁,或者直接買來生豆汁回家自己熬,一般冬天都這麼喝;或者是到廟會和街頭的豆汁攤兒上去喝,一般夏天這麼喝。現如今,走街串巷豆汁小販都沒有了,廟會上還偶爾見到。豆汁難覓,正宗豆汁更難覓。這可苦了那些愛喝豆汁的北京人了,他們只能到那麼有限的幾個小吃店去滿足這一口了。


5. 炒肝

北京八大美食,有機會一定要嚐嚐


所謂炒肝並不是炒的,而是煮出來的,而且除了肝,還有肥腸,肥腸一般還比肝更多一些。最後放澱粉,因為比較濃稠,要不停攪拌,還是挺有“炒”的感覺的。

“炒肝兒”是清末由前門外鮮魚口"會仙居"的"白水雜碎"改進而成,白水雜碎以切成段的豬腸、肝、心、肺加調料用白湯煮就,由於不講究佐料,製作簡單,日久不受歡迎。於是店主將心、肺去掉,易名“炒肝兒”,一時間在京味小吃中別樹一幟。

佐料是在熬熱的食油中放入大料,炸透後放入生蒜,蒜變黃時立即放入適量的黃醬,炒好置於罐中備用。此外還要熬些上好的口蘑湯。原料、佐料備齊後,始製作炒肝兒。先將熟腸段放入沸湯,再放入蒜醬、蔥花、芡同"姜"末和口蘑湯,然後將生肝條放入鍋中,以澱粉勾芡,最後撒上一層砸好的蒜泥即成。


6. 豌豆黃

北京八大美食,有機會一定要嚐嚐


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也是北京春季的一種應時佳品。製作時通常將豌豆磨碎、去皮、洗淨、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成品後,外觀呈淺黃色,味道香甜,清涼爽口。

豌豆黃一般還會加入小棗,喜歡甜食的朋友們一定要去嘗試一下。


7. 爆肚

北京八大美食,有機會一定要嚐嚐


爆肚讓小編想起了每次吃火鍋必點的牛肚,爽滑脆口,回味無窮。

爆肚是天津和北京風味小吃中著名的傳統小吃。北京天橋有“爆肚石”,門框衚衕有“爆肚楊”,還有“爆肚馮”、“爆肚滿”等最為出名。有羊爆肚和牛爆肚,牛爆肚分牛百葉和牛肚仁,羊爆肚分9種,羊散丹、羊肚領、陽面肚板、陰面肚板、蘑菇、蘑菇尖兒、食信兒、葫蘆、大草牙。爆肚王一般只做5種大眾易於接受的品種:牛百葉、牛肚仁、羊散丹、羊肚領、羊肚板(陽面肚板)。

爆肚是把鮮牛肚(指牛百葉和肚領)或鮮羊肚洗淨整理後,切成條塊狀,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醬、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蔥花等拌制的調料吃,質地鮮嫩,口味香脆。


8. 滷煮火燒

北京八大美食,有機會一定要嚐嚐

滷煮火燒是北京傳統特色小吃,起源於北京城南的南橫街。據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滷煮火燒。滷煮火燒是將火燒和燉好的豬腸和豬肺放在一起煮,輔之以炸豆腐片、滷汁,加蒜汁、醬豆腐汁、香菜等輔料,使火燒透而不黏,肉爛而不糟,頗受人們的喜愛。

當然,北京的美食還有很多,像京醬肉絲、焦圈等等,你還知道北京有哪些美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