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你認識這9個人嗎?他們是北洋政府時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樣的特點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袁世凱為首的晚清北洋軍閥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導地位的中國中央政府。繼清朝滅亡後第一個被國際承認的中國政府。"二十一條”簽訂後,袁世凱計劃仿照德國、日本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最終因日本從中作梗和地方軍閥的反對而終止。

北洋政府出了不少近代史上著名人物,小編在這裡列了9位。

1、袁世凱(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

袁世凱出身官宦家族,於清末投身行伍,後隨軍赴朝鮮參與平定壬午軍亂,又在朝鮮甲申政變中指揮軍隊擊潰日軍,被清廷委以重任,回國組建新軍,襄贊洋務運動及清末新政,自道員、巡撫、總督累升,至入值軍機處,甚至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孫中山於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袁世凱逼迫大清皇帝遜位,袁世凱組建臨時政府。1915年袁世凱稱帝,建立中華帝國,年號洪憲,由於國內反對,袁世凱宣佈退位,登基83天便以失敗收場並於1916年6月6日逝世,葬於河南安陽。

你認識這9個人嗎?他們是北洋政府時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樣的特點

2、徐世昌(1855年10月23日-1939年6月5日)

字卜五,號菊人,又號水竹邨人、弢齋。生於河南省衛輝府府城汲縣(今河南省衛輝市),遠祖為浙江鄞縣人,祖籍天津,逝世於天津市,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官僚,曾任慶親王內閣的協理大臣(副總理)。馮國璋代理黎元洪辭職所餘第一任大總統任期後,1918年,徐世昌獲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國會支持,選舉為第二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晚年,日本嘗試邀徐出任華北臨時政府官職,徐世昌拒絕任職。1939年6月6日,徐世昌病逝於天津,享壽85歲。

你認識這9個人嗎?他們是北洋政府時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樣的特點

3、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字宋卿。清末加入海軍,後擔任新軍協統,武昌起義後,擔任湖北都督、中華民國副總統。1916年袁世凱大總統死後,黎元洪於6月7日接續其未完成的任期為第一任大總統。1922年直奉戰爭後,大總統徐世昌被驅逐。黎元洪覆任大總統,次年6月被曹錕驅逐。1928年病逝於天津英租界寓所。

你認識這9個人嗎?他們是北洋政府時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樣的特點

4、王士珍(1861年8月19日-1930年7月1日),直隸(今河北)正定人,字聘卿,號冠儒,北洋三傑之首。他憑藉過人的才智和卓越的政績,得到袁世凱的青睞,先後擔任軍政要職,直至陸軍部長、總參謀長和北洋總理。1930年7月,王士珍患肝癌,卒於北京,享年70歲。

你認識這9個人嗎?他們是北洋政府時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樣的特點

5、馮國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華甫,直隸省河間府河間縣(今河北省河間縣)人。1917年7月,大總統黎元洪與國務總理段祺瑞的府院之爭引發張勳復辟,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辭職,馮國璋於7月赴北京代理大總統(任至1918年10月10日期滿),段祺瑞復任國務總理。1919年12月28日,馮國璋病逝於京兆地方(今北京市)家中(今東城區帽兒衚衕13號),享年62歲。

你認識這9個人嗎?他們是北洋政府時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樣的特點

6、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原名啟瑞,字芝泉,中國安徽合肥(今屬肥西縣)人,為中華民國政治家,皖系軍閥首領,曾三次出任國務總理,1916年至1920年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和領導人。

你認識這9個人嗎?他們是北洋政府時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樣的特點

7、曹錕(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清末直隸省天津府天津縣大沽口人,,直系的領導人之一,曾靠疑似賄選爭議而當選為第三任中華民國大總統。1938年5月17日,曹錕在天津因肺炎而病逝。

你認識這9個人嗎?他們是北洋政府時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樣的特點

8、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是北洋軍奉系首領,也是北洋政府最後一個掌權者。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坐的火車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燬,史稱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身受重傷,回到奉天(今瀋陽市)後身亡,子張學良接掌東北軍政。

你認識這9個人嗎?他們是北洋政府時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樣的特點

9、張勳(1854年12月14日-1923年9月11日),原名張和,字少軒,號松壽老人,中國江西奉新縣赤田村人。1917年張勳發動政變,擁戴宣統皇帝復辟,自任政務總長(即總理、首相)兼首席議政大臣,史稱張勳復辟。失敗後避居天津租界,北洋政府將他特赦,又任其“全國林墾督辦”,張勳不就,1923年病逝,前清宣統帝諡之為忠武。

你認識這9個人嗎?他們是北洋政府時期重要人物,都有一樣的特點

這9位裡面,不但有多人擔任過北洋政府時期的總統,而且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留八字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