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春天易怒上火?幾招教你“澆滅”它

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管中藥師 梁文輝

我們的老祖宗很早的時候就總結出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養生經驗,形成了今天的四季養生理論。春天是一年新舊交替、萬物復甦的季節,自然界的特點是生長、生髮,天氣忽晴忽雨、忽寒忽熱,變化大。因為人體和自然界密切相連,自然界的變化必然會引起人體產生相應變化,即人體一身的陽氣會隨自然界陽氣的生長生髮來平衡五臟六腑。如果陽氣不足,身體就容易發睏、精神倦怠,老百姓常將這種症狀稱為“春困”。如果陽氣生髮過盛,就會出現一些上火症狀,比如心煩失眠、皮膚幹、口乾口苦、乾咳、頭暈腦漲等。針對春季極易發生的上火問題,中醫調理能有效“滅掉”身體裡的致病火,大家不妨學一學。

春天易怒上火?幾招教你“澆滅”它

口舌生瘡。這是心火盛的一種典型症狀表現,平時飲食可多吃些綠豆芽。現代藥理學證明,綠豆芽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促進傷口癒合。

心煩失眠。這也是心火盛的一種症狀,可以用蓮子心、綠茶一起泡水喝。另外,由於小孩稚陰稚陽之體特別容易受天氣影響,如果晚上哭鬧睡不著,可取麥冬5克、燈芯草1克、淡竹葉5克、豬瘦肉50克,一同煲湯服用。

皮膚乾燥。可以喝點檸檬蜂蜜茉莉花茶,具體做法是,鮮檸檬一個榨汁、蜂蜜適量、茉莉花茶10克,加1000毫升溫開水浸泡10分鐘即可。

乾咳。乾咳的人群,手邊應常備紅糖乾薑水。具體做法是,乾薑粉10克,紅糖粉適量,加100毫升溫水沖服。

口乾口苦。口乾就是我們常說的肺熱,可以用沙參、玉竹、海底椰煲豬骨湯,具體做法是,沙參30克、玉竹30克、海底椰15克、豬骨500克,一同煲湯即可。口苦是肝火盛,可用菊花泡水喝,菊花具有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還可以用赤小豆、雞骨草煲豬骨湯。具體做法是,赤小豆30克、雞骨草30克、豬骨500克,加水煲2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