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何謂自性?

董師爺說


何謂自性?自性是人的本性,人性本善,人人都有佛性,人人皆可為如來。人心向善,積善積德,明心見性,方可成就自己。

人的本性並不是一成不變,由於後天環境的種種誘惑,許多人的性本善,變成了惡的一面。為保持自己善的品質,就必須長久的修行養性,嚴於律己。自我教育,自我督促,自我完善。

修行體現在人的日常生活與工作的點滴之中,家庭社會,工作單位,處處都是修行的道場。言行舉止,起心動念,充滿著正信、正覺、正念、正精進,富有深厚的修養素質。

修行的最高境界是慎獨,是獨善其身。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是人生的落魄,還是春風得意,始終保持最好的心態,冷靜的頭腦,始終保持最高尚的道德品質,最勵志前行的奮發向上。修行才是自性最好的展示。



清靜自性,萬事隨緣。心無雜念,一心不二。自性是海納百川,包容萬物,與世無爭。自性是慈悲為懷,愛護眾生,佈施天下。



朱八戒CC


自性,並不是一個玄妙的詞彙,它指的就是“我們自己的所有或所有可能”,指的就是佛家所講的“本自具足”。通俗的說:我們成為好人,成為壞人,成為男人,成為女人,成為餓鬼,成為菩薩,成為地獄道眾生,成佛,成為人或成為其他物種的生物,凡此種種,其實都是我們自己所具有的可能,自性,就是指這些所有的可能。

修行,其實就是把更好的自己的那個可能變現的過程,所以,修行也是一個“證果”的過程,證什麼“果”呢?,證那個最好的自己出來,通俗的說,就是以最好的自己活著,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最好的那個自己呢?答:像佛陀,阿彌陀佛,藥師佛那樣,具有大智慧,具有善緣廣結成果和能力,利益所有的眾生幸福快樂,自己也大快樂,大自在。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人人都有成佛的潛質和可能,只要不再沉溺於妄想執著和貪婪,只要不再沉溺於個人私慾的追求和滿足,成佛的那個自己就能“證或變現”出來。


北京得明


你好!靈魂修煉師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個人的自性到底是什麼樣的?只有歷經滄桑成長到最後才能知道。

現在以漢代的三個人物來談談人的自性。

一個是韓信。

韓信自幼父親早亡,家境貧寒。有一定軍事天賦,喜讀兵書,心有抱負。早年曾受胯下之辱,外人當時觀其自性是膽小懦弱之人。後為項羽執戟郎中,外人觀其自性為普通軍士而已。後在漢相蕭何力薦下漢王劉邦拜為大將軍,此時韓信的自性無疑是定邦安天下的大將軍。最後為呂后與蕭何騙入長樂宮斬於鍾室,韓信最終的自性定格為願為君王、天下生靈獻出性命的忠臣。

另一個是項羽。

項羽出生於將門世家,自幼勇武過人。在眾人心中,項羽的自性無疑是定邦安天下的不世能人。當秦國滅亡,楚國項氏執掌天下之權印,項羽亦自封為西楚霸王,此時項羽的自性當然是君王之人。後兵敗於劉邦,自刎於烏江,最終其自性定格為有勇少謀、英雄氣短的一代武將。

第三個是劉邦。

劉邦出生於平民之家,少時不喜勞動,少收入,外人觀之其是胸無大志之人。後做了沛縣四水亭長,為人豪爽大度,喜交際,善自我包裝造勢,外人觀之是個貪圖酒色又胸懷大志之人。在反秦大業成功後被封為漢王,在巴蜀封地眾人認為其是一個豁達大度,從諫如流的仁德之君。楚漢爭霸中屢敗屢戰,最終戰勝楚國開創了大漢帝國407年的基業,其自性亦最終定格為千古一帝。


“自性”其實是一個很難描述全面的心理學概念,但簡而言之就是指一種獨特的完整的人格狀態。


靈魂修煉師


何為自性?自性就是本性,就是本覺性,

就是法性,就是佛性。每個人都具足。眾

生自性與佛無異,只是被諸多的垢染,諸

多的無明痴暗所淹沒,不能顯現。

《壇經》雲:佛之身乃“自在法性,世人盡

有”。所以通過修行,除掉累生累世的無明

痴暗,人人都可以成佛,成就如來法身。

自性常清淨,如日月常明。

戒定慧等本源都在“自性”中。

自性就是真如本性。所謂明心見性,即成

佛道。

自性就存在於我們這個五蘊色相之中。

《壇經》講“心即是地,性即是王”,“地"

歸“王”所有,由王主宰,“心"則依性而生

滅,故性與心不同,“性在身心存,性去

身心壞”。


廣法居士


1、自性是整體人格的思想是榮格心理學的核心。人的精神或者人格,儘管還有待於成熟和發展,但它一開始就是一個整體,這種人格的組織原則是一個原型,榮格將其稱為自性(self),是一種體現心靈整合的原型。

2、真心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真正的自己。真心自性指萬法萬象由心而現,包括你的身體、思維、外界的一切環境、時間空間。能現萬法就是心的性,叫自性、佛性。真心有很多名字,有如來藏、本來面目、法身等等。

必須等到人格結構中的其他各個部分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和分別獨立以後,才能達到自性。因此自性往往要到中年以後才會顯現出來。如果一個人覺得有“分裂”感、有衝突和焦慮,就說明自性的整合還不完全,功能沒有良好地發揮。

六祖大師悟道後雲:“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所謂明心見性者,即見此不動不搖、不來不去、不生不滅而又能隨緣現相,生起種種妙用之真空妙有之實性。


太平洋音樂


當你心情愉悅、精神飽滿的時候,內在的自性和自我的連結是最好的,自我感覺到的能量最清晰,景象特別清楚,鳥鳴聲異常悅耳,空氣尤其清新,花朵也分外豔麗。


但如果心情跌倒谷底,或是精神相當疲倦的時候,就不是這樣了……


正如音樂旋律是由音符組成的,世界是一曲原子與分子的大合唱,內體亦然。“自我”是由能量構成,專門處理與物質世界有關的事物。除此之外,內在還存在著一份“自性”,自性是內在的能量和創造力,宇宙最原創的能量,現在依然存在每個人的心裡。


  • 真正的自性

從出生到現在,我們感受到的都是自我及部分的意識心,鮮少體會到內在真正的存在,即“內在真正的自性”。


這個世界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是從另外一個沒有時間的世界誕生出來的。那個世界是心靈居住的地方,是內在自性的源頭,也是肉體可以完善運作、健康成長的能量來源。


內在有著很大的能量,如果這個能量進入物質世界,就會被具體化,形成世界上的原子和分子。但是科學家卻認為:宇宙是經過大爆炸後,能量轉變成物質而來的,現在的世界則是從過去的世界演變過來的。


實際上,世界每天都是瞬息萬變的,包括我們的肉體、原子和分子,每一瞬間都在重新創造,時刻都是新的自我產生,每個人的身體也處在不斷的生滅變換中。


在空間裡,人們可以看到桌子、椅子、地板、窗戶等物體,而人生的故事則發生在實踐中,上幼兒園、小學、大學種種人生經歷,透過時間的縱軸被延伸而出。


我們以為先有物體存在,然後自我才感受到物體。比如人類認為杯子先存在,然後人才感受到杯子。同理,他們也認為是樹先存在,人才看到這棵樹。


我們以為自己是事件的感知者,只是在經歷自己的人生。比如我感受到這座山,因為我尚未出生之前,山早已存在,我是來感受山的存在。我感冒了,才感受到生病;有一隻球打到我的頭,我才感知到球的撞擊力。


我們以為這些事情的“發生”並非我創造,所以跟我沒有關係。但是,我們不只是實相的感知者,還是創造者。心靈醞釀出事件,而後自我感知事件,並非事情發生後才和我們產生聯結。


內在有龐大能量,它透過內在精神形成物體,物體在是來自自性的能量。比如眼前的杯子,它是被內在的自性的能量幻化後,自我才感受到:“哦,這是一隻杯子!”


有人會認為杯子明明是他逛陶瓷廠的時候買的,但那不過是一種加工的過程。形成杯子的原子和分子是透過內在能量,以物體的形式呈現在眼前。


我們活在內在的自性創造的世界裡。內在的自性不但幻化出物體,還幻化出事件。事件必須在時間和空間裡發生,就如物體必須存在於空間中一樣。比如喝水,從我們有喝水的念頭,到伸手拿到杯子,放到嘴邊喝下去的過程需要時間,所以,內在的自性必須創造出空間來容納物體,創造出時間來容納時間和人生。時間和空間本身是虛幻的,它是被自性創造出來包容生命的。


  • 每個杯子都不同

每個人看到的杯子,不過是一隻杯子的能量模型,模型本身並非杯子的最後成品。當你用眼睛來看杯子的時候,是神經細胞、眼睛、視網膜、大腦的視覺區到整合區,共同幫你組織杯子的形象,內在的自性指創造出杯子的模型。而你看到的杯子,和我看到的杯子,不是同一只杯子,只因我們使用的是同樣的感官系統,所以我們會認同有隻杯子在這裡。


假設有個外星人來到此地,如果他用的感官系統和我們的不一樣。,他也許就感知不到這隻杯子;就如我們要使用他的感官系統,才可以看到他眼中的事物一樣。


比如一個人走到一間房子,覺得房子很寬敞,而另一個人走到同樣的房子,覺得房子很擁擠,小小的空間居然容納了這麼多人!從客觀看,兩個人處在同一間房子,使用同一套感官系統,他們能夠彼此認同:我和你看到的是同一間房子。“但他們在不同的空間中所感受到的房子,本質上是不同的。


內我在內在世界裡運作,就像自我在物質世界裡運作一樣。我們看到的世界,是由內我創造的,然後自我才感受到它的存在。就像你到英語系國家,必須說英語才能和當地人溝通;到法國,要說法語才能和當地人溝通;一旦你來到地球,擁有了人身,就和所有人使用同一套神經語言模式。


這套神經語言模式,就是內在的自性把它的能量導向物質實相,藉以創造出物質世界的工具,它不是今天才創始,而是很久以前,由許多具有高度智慧的生靈創造的原始系統,而我們進入物質世界,繼續使用著這套系統。現在內我都使用同一套神經語言,稱為“地球神經母語“,所以我能看到眼前的杯子,外國人也能看到這隻杯子,這隻杯子是內我的共同神經語言。


我們用拼音符號構建中文,內我則使用原子、分子構建世界。內我會說話,他說出山河大地;自我會說話,用的是英語、西班牙語、漢語、法語等。自我說話的能力是由內我賦予的,而內我的說話能力,是內在的自性天生擁有的。內我幻化出宇宙中的空間來容納房間和所有擺設,也會幻化出時間來容納生命中的種種事件。人生從出生到死亡發生的每件事情,是內我、自性和自我合作的結果。


所謂“眾生一體“,是指每個人的內我和萬物親密連結,每個人的內我聯合在一起,使用同一套神經語言。我能看到太陽,你也能看到太陽,太陽是人類共同溝通的工具,就如我講中文,而你也聽得懂一樣,語言就是物體本身。


太陽實體也是被內我“說“出來的,嘴巴說的不過是”太陽“兩字,可是內我”說“出太陽時,你也感受得到太陽,因為太陽本身是內我創造的象徵。


語言本身並不代表真正的物體,當我說出”杯子”時,這兩字和真正的杯子不一樣。“杯子“只是代名詞,象徵這隻杯子,而真實的杯子的內我創造出來的象徵,其實也是代名詞,並非真正的杯子本身。真正的杯子不在世界上,而在內在實相里。眼前這隻杯子,只是內在實相中的杯子在物質世界裡的顯現。


柏拉圖在《理想國》裡曾提高類似的概念。比如我們看到全世界所有的馬,都是由同一個超級完美的馬的形象印製的。世界上每一匹由原子和分子構成的馬,都不是真正的馬。真正的馬存在於內在的精神世界裡,那裡有一匹由精神能量形成的馬,世界上的任何一匹馬,都是內在實相里的馬幻化的。


杯子的完形存在於內在心靈實相中,我們感受到的杯子,不過是內在心靈投射的影子,如果回頭一看,便會發現真正的杯子存在於後方,在內在心靈的實相里。我們看到的杯子、騎的馬,都是內在心靈的物質性投射。


柏拉圖是在出神狀態之中,進入了內在自性,發現那邊有個真正的完美世界,而我們的物質世界就是從那個地方來的,這是柏拉圖《理想國》概念的來源。


  • 信念影響身體狀況

我們的肉體和自我,都是來自內我的投射,它把自己以原子和分子的形象,投射在時空中。大多數人投射出的是健康的身體,而這些人投射出的是體弱多病的身體,由於在純能量跟物質之間的轉換出了問題,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這和他們選擇的信念與人生目的有關。


隨著年紀增長,人的身體慢慢衰老,很多時候,是他投射給身體的內在心靈能量由波峰走到波谷,慢慢減弱了;另一個主要原因,則是此人的信念像開關一樣將能量組賽了。就像房子會老舊,並不是原子和分子變得老舊,而是在背後投射給房子的精神能量慢慢衰退了,所以房屋逐漸頹敗破舊。有些偉大的建築物,如金字塔、人面獅身像,之所以能夠維持久遠,是因為在那個地域,能量轉化成物質的效果比較清晰,因此該物質的形象能在空間中維持較久的時間。當物質世界裡的物體破舊了,在時空中灰飛煙滅,其實並沒有真正消失,它的原型依然在心靈世界裡。


有些人活在世界上,常常覺得沮喪、無力,導致健康狀況不佳,那是因為他們沒能和投射出自我和肉體的能量體建立良好關係,慢慢切斷了和內在自性的關聯,所以他們孤單、寂寞 ,找不到“我是誰“的答案,但這個答案其實根本不可能在物質世界裡找到!

你到底是三歲的你,還是二十歲的你?哪一個人才是你?你現在三十五歲,而六十歲的你在哪裡?二十歲的你消失了嗎?對內在心靈而言,三歲、二十歲和六十歲的你同時存在,只是三歲的你先出來,四歲、五歲的你陸續出場,每個你都同時存在於內在心靈裡。


我們只有一個時間,就是現在,所有的過去、現在、未來都存在於當下。只是三歲、四歲、五歲的你在物質世界裡輪番上陣,你的未來也存在於內在無時間性的領域裡,只不過對你而言,“未來的你“尚未出現在時間裡罷了,可是在內在的世界裡,它已經發生!


物質世界裡的你,只是內在真正的你以自我和肉體形式顯現的,也是一般人看到的那部分。就如房間裡的水氣,雖然你看不到,但使用除溼機除溼兩個小時候,你會發現原來的空桶裡已經蓄滿了水。


很多時候,我們並未覺察到內在純能量的存在,而只感覺到已經變成我們的肉體、自我,變成眼中所見世界的一部分。但我們不能永遠只活在偽裝實相里,我們還要知道,世界是從哪裡來,往哪裡去,要知道“我是誰“,要知道內在的自性,與內我之間的關聯等一些列事實。


過去的宗教觀把自性投射給了神、佛,認為上帝花了七天創造世界。但事實是,自性每天都在重新創造肉體,當下他正在創造人類感受的世界。如果我們可以接觸到內在自性的能量,就能讓身體在當下恢復健康和活力。


禪修者藉助打坐恢復精神,一般人則通過睡覺恢復體力,那是因為人的意識心重新回到能量裡,和內在的自性在一起,重新與宇宙萬物產生連結,便能夠恢復體力和精神。


當你心情愉悅、精神飽滿的時候,內在的自性和自我的連結是最好的,自我感覺到的能量最清晰,景象特別清楚,鳥鳴聲異常悅耳,空氣尤其清新,花朵也分外豔麗。但如果你的心情跌倒谷底,或是精神相當疲倦的時候,你看到的世界則是景象模糊、色彩暗淡,人生也缺乏活力,那是的自性在創造世界時是不清晰的,所以你感覺到的世界也就不再亮麗。


  • 自性是獨一無二的

內在的自性會幻化出空間裡的物體,幻化出時間中發生的事情,他是你的自我、肉體、你之所以為你的內在來源。內我在這個時空“說“出這個時空的你,也可能在西元十八世界的時空中”說“出另一個自己,也許是一個住在挪威、留著長髮的女性。內我在很多時空裡,”說“出自己不同的部分,但所有的創造都是在同一瞬間發生的。


個人存在的核心,稱為“感覺基調“,那是內在自性的特質,是內在說出山河大地、肉體、自我的部分獨有的一種感覺氣氛。如果我們能覺察內在的感覺基調,就會明白自性的力量、強度和作用。


試著去感覺內在的自性,它具有高智慧、大能量,以至可以形成肉體、心智,形成世界。順著你的感覺進去,感覺你之所以為你的感覺,體會它的存在。因為,它就是你,你就是它。


自性是每個人的來源,就像插座上的電,是從發電廠來的。現在順著自己的電,連結到內在的發電廠,感受到那份能量和存在的狀態。當你感受到時,可以更清楚地掌握人生的方向,也更容易讓身體恢復健康,你會明白自己是生命的創造者,那是我們的理性所不知道的。


ps:我們怎麼證實自性的存在?

你越活越快樂,這算不算是證據?當暴風雨來臨時,雖然我們看不到太陽,但它依然懸在高空,將雲朵照得熠熠發亮。

不論你的人生多美悲慘,不管你活著或者死去,不管你是否對世界充滿了怨恨,你的自性都在,只是被烏雲遮住了。當你進入內在的核心,你會感覺得到,這叫做不證自明。


光的喜悅之輪


何謂自性?清淨圓明本具之性。無無明,無諸法之空相本體,不斷滅丶不常現,一心三藏之大圓滿性。能生萬法而自體不生丶不滅丶不垢丶不淨丶不增丶不減。清淨本空,無色聲香味觸法,無五陰丶六入丶十二處丶十八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智亦無得。居十方虛空而無際,為廣大一性而圓滿。


真空妙有無量壽


具圓滿自身的清淨為自性 自性在作用 而自性本身能容納萬物 而以萬物為根 同六根六塵相應 而第六識轉第八識第七識而超越六塵六根 而無相非相時無所住 而生其心 諸佛非佛諸法非法 是名是佛是法 無形用萬物無我用以形 是空非是空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菩提心以眾生 大願以世界 我觀亦如是 是非皆是空 非彼彼此長 自作得自作 自心以自心 當下明即是 過去成空花


鏡花水月128063329


自性!就是自己的本性!人性的所有人類的共性!而自性!則是在人性的宏觀定義下,僅自己形成的一些特性!比如成長過程中的環境人物事物,思想,認知,形成成年後的人的自性! 有的人小時候很活潑調皮,但長大後,死氣沉沉,沒了生氣!就因為這個小孩小時候被成長的環境束縛,父母的打壓教育,身邊的人的影響,都是這個磨具的一部分!一個人失去的天性!就相當被馴化的動物,長成的是別人希望的乖乖樣!自然沒了生氣!若想掙脫束縛,就要打碎磨具!首先要有自我意識和認識!再一點一點去打碎!適當那個真實天性的自己!才能活出自己的模樣


東耀313


自性就是本真。本真是不變的真如;變化是由妄(罔)所遮蔽自性的衍化![祈禱][泣不成聲][呲牙]

佛教文化中有“相由心(本真)生”的說法,即是一切山、河、樹、草、花、鳥、人等等都是“心”的化身。或者可以說:山是“心”;河是“心”;樹是“心”……。但是不能反過來說:“心”是山;“心”是河;“心”是樹……。舉個錘子:人民幣是“錢”;美元是“錢”;港幣是“錢”;黃金是“錢”;德國“馬克”是“錢”……。反過來說“錢”是人民幣顯然就不對了,還有許多“其它的”也是“錢”[捂臉]。

同樣道理,當我們知道“某學說”符合“本真”時,不能就一根筋似滴認定“某學”就是“真”,“其它的”就一定是“非真”。這在“明眼者”看來既狹隘又迂腐……。[摳鼻][靈光一閃][what][震驚][吐血][哈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