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西游记原著里,观音菩萨为什么要借金银角双童下界为妖呢?

恒实说


唐僧师徒四人路上遇到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其实就是观音菩萨向太上老君借的金银二童子,下界的任务就是借为妖阻挠取经队伍。天上神仙这么多,为什么观音菩萨会向太上老君借人呢?

可能的原因之一、太上老君手下人多,腾得出时间

为了考验取经队伍,看着凡间妖魔的折腾还不过瘾,如来佛主与观音菩萨决定找各路神仙帮忙出人,给唐僧等人制造麻烦,比如南极仙翁、文殊菩萨、海龙王、嫦娥等人都先后放出宠物什么的下界为妖,帮助考验唐僧他们。由于大多神仙大很忙,所以观音就看上太上老君手下比较闲的弟子了。

可能的原因之二、老君主动请观音给的机会

首先:金银二童子常年陪伴太上老君,必定也是无聊。所以,太上老君适时给他们放了个两三天假,让他们尽情的到人间玩耍。俗话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老君给他们几天假,也就是地上能耍个好几年。为了名正言顺的出去不被处罚,所以,太上老君主动找了观音推荐人选了。

其次:想当年,太上老君得是有多亏,好不容易炼成的仙丹少了一大半,几万年铸成的炉子被毁,要不是出于自己身份,他巴不得抽孙悟空几个响亮的耳光。再说,当年看炉子的小孩是金银二童子的好朋友,因为孙悟空的原因被罚到火焰山当了土地,你说他们能不恨孙悟空。听说观音找人下界,太上老君和弟子们当然是自告奋勇了。





戴草帽的小老鼠


小说,相对于纪实文学,更有写作上的自由度,可以虚构情节和人物。所以观音借金银角下凡为妖也就见怪不怪了。

《西游记》主要就是取经过程中的历经劫难、不断打怪的故事,如果每次打怪都是战而胜之,每次妖怪都是败后死之,每次妖怪的背景来历都是雷同相似,那西游记也就失去了吸引力了。

小说的意义更在于现实主义的指导、反思、教育和参考意义。西游记里的妖怪,来历、法力、结局各不相同,除了增加书的趣味性,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意义。菩萨、大神们坐骑、宠物和“野生动物”最后的结局不一样,可以对应一些社会现象和文化,让人有更多的思考。

而在《西游记》里,有很多妖怪孙悟空是打不赢的、有些是打得赢却打不死的,但归根到底,最后都是给唐僧他们让路的!说明,主流问题是无法改变的,要增加故事的曲折性、趣味性,只能从局部想办法!

而观音,本身也是“取经”的组织安排、监督保护者之一,作为一个“领导”,适当地给“下属”的工作增加点阻力和检验,也合情合理。

所以,见怪不怪,方得其味。


老易说事


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凑够81难,另一部分是了解因果

作为翻拍几次的经典,相信大家对于西游记当中的剧情非常熟悉,除了白骨精之外,其它的妖怪,几乎都有一定的后台。在西行的过程当中,师徒四人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妖怪,这些妖怪手握强大法器,几乎让师徒四人直接“团灭”。

比方说东来佛祖帐下的黄眉大王、太上老君手下的青牛精、如来舅舅大鹏鸟等等,即使是孙悟空,都有些战不过。要说到西游记当中法宝最多的妖怪的话,绝对要属金角、银角两位大王。这二位本是太上老君帐下的童子,观音菩萨为何要借他们俩下界为妖呢?

取经路难关太少,仙家童子来凑

观音和太上老君的关系,非常好,按照辈分,观音未曾西化之前乃是禅教的慈航真人,太上老君是她的大师伯。如来既已经定出了取经的八十一难,那么就必须找到几十个有实力的妖怪,如果单单是下界土生土长的野妖怪的话,没有任何和后台以及宝物,根本就不是师徒四人的对手。不要孙悟空出手,这些妖怪甚至连八戒、沙僧都不一定打得过,所以为了能够在取经路上面制造像样的困难,必须去找仙家童子或者是坐骑前来充数,这样子才能有一定的可能性,能够给师徒四人造成麻烦。

悟空与老君丹炉素有渊源,了解因果

金角、银角两位大王,本是太上老君炼丹房当中看守金灵炉、银灵炉的童子,而悟空与老君丹炉,素有渊源,甚至可以说有一点仇恨在里面。首先,孙悟空在天庭做“公务员”的时候,就前往炼丹房偷吃了大量的金丹,在大闹天宫被捉之后,太上老君曾把孙悟空丢掷到炼丹炉当中,随后孙悟空练成了火眼金睛蹦跶而出。无论是丹药被偷吃,还是孙悟空踢毁丹炉,两位看守丹炉的童子,都有看管不严失职之责。因为这事情,两位童子肯定没少受太上老君责备,所以让他们下山为妖、刁难唐僧师徒,也算是出了两位童子当年心中的那口恶气。

虽说为妖,但金角、银角两人做得还是非常到位的。下界之后,首先是结交了当地的豪强-千年狐狸精,并且将晃金绳送给她收买人心。此外,金角、银角两人,对待手下小妖都是不错的,所以才能占山为王,给师徒四人添加磨难。


浊酒话烟语


金角银角大王的来历

唐僧西天取经走到平顶山,被金角银角大王两个妖怪捉住了,孙悟空与他们斗智斗勇,打死了他们的干娘九尾狐狸,连骗了他们五件宝物,并成功把他们俩装入玉净瓶。

孙悟空心里很高兴,毕竟得到了五件宝物,他正准备挟宝而去,这时候太上老君出现了,说这二人是他看守金炉银炉的童子,并说人是观音菩萨借来的:

“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于是太上老君收走了这五件宝贝、又救活了两个童子而去。

借人之说的可信度

太上老君一共就六件宝物,金童银童二人下界,一下子就偷了五件,分别是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七星剑、芭蕉扇和幌金绳,剩下的那个金刚琢在青牛精那里。

这五样宝物,看似稀拉平常,然则每一件都不寻常,他们都是孙悟空所对付不了的。

然而怪就怪在这两个童子拿着这五件宝物,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硬生生让孙悟空逐个击破,一一骗到手,还搭上了他们干娘的性命,最后连自己也被装进了瓶里化掉了。

这个情节看起来很可笑,二人竟然让自己的宝贝给杀了,笨到这种程度,估计太上老君连掐死他俩的心都有了,但是还真不能不救他俩。

所以最后太上老君来收拾残局时似乎很不好意思,他干脆就说这二人是观音菩萨一再请求才借来的,反正孙悟空也不敢去对质,这样面子上也好看些。

二人下界的职责和使命

其实二人下界,还担负着特殊的职责和使命。

吃了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的传言,始于白骨精,但是她只是听信传言:

“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

到了金角大王这里,他详细说明了原因,而且说是下界之前就听说了:

“十世修行的好人,一点元阳未泄。”

唐僧修行了十世,一点原阳未泄,这才是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的关键,这点白骨精根本不知道,金角大王才是第一个泄露这个秘密的人,白骨精就是听他说的。观音菩萨之所以借他们,就是为了发布这个消息。

他下界还专门带着唐僧师徒的画像,就是一个明显的侧证。

他们俩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稀里糊涂地认了一个干娘,而且把幌金绳送给了她防身,然后又故意说请她来对付孙悟空,结果因为这条绳,他们的干娘反而搭上了性命,这事怎么看怎么像故意而为之。

二人为什么要下界

观音菩萨为什么要从太上老君手里借他们两个下界,原来是他们自己要求的。

下界为妖度度假,顺便为唐僧制造一劫,这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因为天上一天地上就是一年,能在下界享受上几年,这样的机会千年难得。

他俩眼睁睁地看着太上老君的守炉道人下去了,在下界逍遥自在,令人羡慕不已,可那人资格老,他们没法和他比。可紧接着太上老君的青牛也抽冷子偷偷跑下去了,这一下子二人彻底坐不住了,于是哭着闹着哀求太上老君也要下界。

可当初每一关、每一难都分配好了,太上老君就分到了两个名额,但是不包含他俩,于是他只能找观音菩萨想办法,因为她是西天取经的总指挥,有权利调整部署。

太上老君隐晦地一提这事,观音菩萨就立马安排了,于是二人趁机拿着太上老君的宝物下界,舒舒服服地过了几年称王称霸的好日子,一直等到孙悟空到来。


我就是竹韵


金角银角下界为妖,是观音去向太上老君所借?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在取经团队还未与金角银角相遇之前,佛道双方的间谍战已经打响多时。平白无故功曹传信,点明前方妖怪家住何地,法力如何,又有哪些宝物傍身,如此就不得不让人疑虑。在此之前,从未有过此种情况,间接上也说明妖怪难惹,后台强硬,是个硬茬,只能出来提醒。反观妖怪这边,准备的也不差,担心法力不够,又拿五件宝物傍身。还依影画形,功课做得如此充足,也是没谁了。

只能说妖怪水平实在太水,差到不敢让人恭维,一手好牌被打得稀巴烂。直至最后被团灭,太上老君不得不出来收拾残局,谁遇到此种场面,脸上也是无光。身为道祖,此时也不得不厚着脸皮来向孙悟空要人,这就有点大煞风景。估计这时道祖杀人的心都有了,奈何自己选人不明,倒把自己的脸面搭了进去。人之常情,事已至此,无可挽回。情面上总得找补找补,也便顺手倒打一耙,说是自己也是迫不得已,观音亲自去求了三次,才做的决定。高不?这种离间之计对太上老君来说,只能说是小试牛刀。关键这种二人对话,孙悟空还无法同观音当面对质。只能说,太上老君这个老头真的有点坏。


一文几值


在西游的原著中,认真的读者是看不到“观音菩萨借金银角双童下界为妖“这个说法的。

在平顶山莲花洞一难中,我们最后看到的原文是这样的:

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试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大圣闻言,心中作念道:“这菩萨也老大惫懒。当时解逃老孙,教保唐僧西去取经,我说路途艰涩难行,他曾许我到急难处,亲来相救;如今反使精邪掯害。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若不是老官儿亲来,我决不与他。既是你这等说,拿去罢。”

这说明“菩萨借金银角双童下界为妖”只是老君单方面的含糊说辞,当时并没有说一定是观音菩萨,而且孙悟空也只是单方面认为是观音菩萨,还不好去证实。

如此看来”金银角双童下界为妖是为了试唐僧师徒的真心“本身就是一种借口,那么这种借口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

平顶山莲花洞一节,整体来讲是个非常让人细思恐怖的章节。

唐僧师徒刚刚到达平顶山领域,就有日值功曹专门化做樵夫来进行提醒。不但告知妖怪是“画影图形,要捉和尚;抄名访姓,要吃唐僧“,而且特特点明妖精有五个宝贝。

这在西游中是不多见,也只在后面的狮驼岭方有如此的待遇,说明平顶山的妖怪绝对是来者不善的,事实也是如此。

这两个妖怪金银角大王,不但手段高强,会移山赶海大法,能遣来须弥山、峨嵋山、泰山压住行者。使得大圣力软觔麻,三尸神咋,七窍喷红。

更令孙悟空吃惊的是,这个妖魔能把基层神仙唤为奴仆,替他轮流当值。

并且手中的宝贝之多,在西游中也是无出其右的,足足有五样之多。

有兵器类七星剑,能与金箍棒并称。
有收纳类紫金葫芦、玉净瓶,能应声吸人化成血水。
有捆绑类幌金绳,有自动识别敌我功能。
有远程打击类芭蕉扇,此扇一出只烧得“石烂溪干遍地红”孙悟空见此恶火,却也心惊胆颤。

可以说平顶山莲花洞就是妥妥为对付孙悟空而量身定做的,只是无奈金银角双童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把一手好资源白白地浪费了去。

而且平顶山莲花洞也不是平空出现的,金银角双童在这里有压龙山压龙洞做外援,有老娘和娘舅两个狐精互为侧应。真真的说明这场遭遇战绝对是有预谋的。

更神奇的是,金角与银角有半个月未曾巡山,却在唐僧师徒到来这一天精准地巡起山来,并且认真细致地做足了对唐僧师徒的情报工作。

你说无巧不成书,鬼才信。

所以平顶山莲花洞一难,绝对不是什么考验真心之类的,为的就是要把取经团队彻底的灭杀。


那么太上老君为什么会下这么大的狠手呢?

答案是“利益”。

我们知道,满天的仙佛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这些神佛也是要人间的供奉才能把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否则你怎么解释,金平府的犀牛精要假装佛祖收酥合香油;玉皇浮游三界时,想在凤仙郡享用斋天素供;青牛精拿着金刚琢拦住西行之路,直到如来拿出十八座金山方才放行。

说明神仙不食人间烟火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神仙照样是需要凡间的资源的,并且是非常需要,天上的神仙下凡为妖总喜欢吃人当补药,就是最直接最好的证明。

而佛教东扩是注定要损害道教的利益的。

当黄鼠精吹起满天黄风,告诉大家西天取经行动正式开始了。那么既得利益受损者——道教的反扑也就随之而来了,而且是明目张胆的。

否则,借金银角大王几百个胆,他们也不敢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这种严重标明道教身份的咒语拿来使用。

但他们却用了,表明这次老君就是要把西天取经团队给灭了,只是没料道,自己的这些手下实在太特么的菜,分分钟就让人都收拾光了,太上老君才不得不出面收拾残局。

而且一开始还不敢以真面目示人,直到人家认出了,才急急忙忙升起玉局宝座表明身份,彻底打了脸。

也才有了后来青牛精拿着金钢琢的再次下界,也只到那时,老君才彻底的死了心,接受了佛教东扩这一事实 ,当然也收到了佛教的十八座金山作为补偿。

至于说金银角双童的干娘九尾狐,这里要更正一下,说干娘的是电视剧的说法,在原著中九尾狐可一直都是金银角双童口中的老母亲。并且根据民间所传“外甥像舅的说法”,金银角双童也与阿七狐大王非常的相像。

银角大王是:

头戴凤盔欺腊雪,身披战甲幌镔铁。腰间带是蟒龙觔,粉皮靴靿梅花折。颜如灌口活真君,貌比巨灵无二别。  七星宝剑手中擎,怒气冲霄威烈烈。


当头的是阿七大王。他生的玉面长髯,钢眉刀耳;头戴金炼盔,身穿锁子甲,手执方天戟。

并且甥舅关系极好,

那老魔见伤了他老舅,丢了行者,提起宝剑,就劈八戒。

而金银角双童书中也明确说是凡胎未脱,与太上老君说的托化为妖倒也一致。

另说太上老君与九尾狐有一腿,窃以为实在是无稽之谈,要知太上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曾化女娲,化盘古,化胡为佛岂会自降身份自污其身。

送双童托化不过就像南极星君托送金蝉子转生为江流儿一般。

幌金绳则极有可能是个信物,用来表明金银角童子的身份,你想以老君的身份,他能直接与自己在凡间的灰色收入代理人九尾狐联系吗?

九尾狐在凡间出门不但有香藤桥坐,更有几个小女妖捧着减妆,端着镜架,提着手巾,托着香盒,跟随左右。

迎往送来也是极有礼数,“鼓乐箫韶,一派响喨;博山炉里,霭霭香烟。”说明压龙山压龙洞就是道教在凡间的一处秘密据点。


片羽舞雪


一物降一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