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火焰蓝”的战疫守夜记

疫情期间的冬夜格外安静,有这样一群人,身着“火焰蓝”,在防火监督现场,在灭火救援现场,在火灾调查现场,在消防宣教现场,勇敢前行,没有因为疫情耽搁一丝一毫工作,静静守护着这座城。他们的名字是消防员。

火眼金睛 守好防火门

晚上8点,城市已经被灯火点亮,肖聪还在办公桌前整理本日未完结的工作。她是烟台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科的一名消防监督员,和很多参与战疫的工作者一样,她正月初三就返回了工作岗位。她所在的防火监督科是全市消防监督工作的业务指导科室,要统筹全市14个消防大队的消防监督工作,还有自己列管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之前肖聪有4年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工作经验,从图纸中审查建筑消防设计漏洞的工作帮助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对于单位消防管理和隐患整改方面的问题,她总能直击要害。为了提高工作效能,督促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她每日都要借助“钉必应”平台开展线上监管,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消防技术服务,排查火灾隐患。为全面了解单位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情况,经常需要在晚上开展错时抽查。


全市消防指战员枕戈待旦,闻令而动,防疫期间,共处置各类警情238起,出动消防车辆489辆次,出动消防员2874人次,营救疏散被困群众80人。

幕后纽带 解十万火急

凌晨1点,烟台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的电话响起,“您好,烟台消防119,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吗?”接警调度员刘儒攀接起电话,一边抚慰电话那头报警人的情绪,一边引导报警人快速说出有效信息,以便合理调派出警力量。不到十分钟,电话响了十几次,刘儒攀和一同值班的队友不厌其烦地答复着。“一个小区地下室着火了,可能最近大家睡的都比较晚,发现的人挺多,现在市民的危机意识很强,纷纷打电话报警,”刘儒攀解释道,“同一个地点的火警,接到十几个报警电话很正常,报警人急,咱们接警的可不能毛躁,必须了解清楚起火现场火势大小、起火物质、现场有无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有无人员被困,这些细节与一场灭火救援的成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前,我们把疫情期间作为接警的重要内容,要准确判断接报的警情、疫情。”

“火焰蓝”的战疫守夜记

“火焰蓝”的战疫守夜记


指挥中心墙上写着一句话:“指挥中心就是阵地,值守席位就是战位,值班处警就是战斗。”接警员是张活地图,也是报警人和出警消防员之间的纽带。1993年出生的刘儒攀已经在接警调度岗位上工作了6年,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上岗就是全天候。“有警必接,闻警必动,当好守夜人,我骄傲!”刘儒攀操着河南老家方言说道。全市32名119接警员甘做幕后英雄,让报警人心安,为冲锋在前的队友助一臂之力。

“火焰蓝”的战疫守夜记


全市1461名消防指战员只是万千战疫守夜人的缩影,守夜人们像夜空中的星,默默地发着自己的光,点亮黑夜。齐心抗疫,所忧同也,手捧星光,共克时艰。瞧,春暖花开,奔你而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