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不願意“叫人”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害羞,家長別因無知給娃貼標籤

不願意“叫人”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害羞,家長別因無知給娃貼標籤

家長們或許會發現,自家的孩子在面對陌生人和陌生的環境時,總是變得很害羞,不願意“叫人”,害怕跟陌生人打招呼、介紹自己,害怕在不熟的人面前表演節目,害怕展現自己。其實這有可能不是孩子害羞,而是家長們沒有培養孩子們有一個自信勇敢的心

不願意“叫人”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害羞,家長別因無知給娃貼標籤

培爾辛曾經說過“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損失,莫過於丟掉了自己的自信心”。所以對於害羞的孩子來說,家長要做的就是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敢於面對一切人和事的勇氣。那麼家長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培養他們呢?

不願意“叫人”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害羞,家長別因無知給娃貼標籤

一、拒絕貼“害羞”標籤

很多家長髮現孩子對陌生人有膽怯的表現。比如說當家長們帶領孩子外出,碰到了自己的朋友,家長們要求孩子同自己的朋友打招呼,但孩子會躲到父母的身後,變得很膽怯,即使家長再次讓他們開口說話,他們也總是搖搖頭,不作聲。這個時候別人就會說,“你家的孩子好害羞啊”。家長此時千萬不能順著別人的話說自家的孩子容易害羞。

不願意“叫人”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害羞,家長別因無知給娃貼標籤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告訴別人,自家的孩子只是有一些慢熱,並不是害羞。因為孩子們一旦被貼上害羞標籤,又很難將這個標籤去除掉,每當他們遇到一個陌生人,或者進入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他們會首先用自己害羞這一個標籤來心裡默默地暗示自己,這個時候他們就沒有勇氣去打招呼,去適應一個新的環境。所以對於不願意“叫人”的孩子來說,家長們一定不要把害羞的表情印象化加深,而是幫助孩子去除害羞的標籤。

不願意“叫人”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害羞,家長別因無知給娃貼標籤

二、區分慢熱和害羞的不同

很多家長在潛意識中認為害羞和慢熱是相同的,害羞可能是因為慢熱而引起的。但家長們要明白,害羞有可能是一種性格,但是慢熱卻不是。這兩個詞語有著本質意義都不同,當孩子害羞,他們很可能是不願意同別人交往交流,但是慢熱的孩子卻不是這樣的,他們能夠適應陌生的環境,能夠去和別人交流交往,只是比起快熱的孩子來說,他們更需要時間

不願意“叫人”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害羞,家長別因無知給娃貼標籤

孩子慢熱,家長們可以很快速地去培養他們去適應新環境。但是當孩子們經常感到害羞時,可能他們會出現自我不認可的心理,覺得跟別人打招呼,自己會很難為情,覺得在人多的地方表現自己,會害怕。所以家長們要明白,孩子可以慢熱,但是不可以經常害羞,這對於孩子的自信心建立來說,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不願意“叫人”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害羞,家長別因無知給娃貼標籤

三、培養孩子的勇敢和自信

對於經常不願意“叫人”的孩子來說,家長們要用一些方法來化解他們的慢熱,提升他們的自信心。比如說在家長可以要求孩子做自我介紹。將自己認為自己優秀的地方,告訴家長,將自己的興趣愛好,擅長的技能,通過自我介紹的方式說出來。經常自我介紹的孩子能夠對自己有準確的認知。當孩子們一遍一遍介紹自己時,他們會對自己有所肯定。同時,家長們可以帶領孩子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多交一些同齡的朋友

不願意“叫人”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害羞,家長別因無知給娃貼標籤

父母真正能給孩子的財富就是好的品格、高情商,這是孩子行走在世界的底氣,比多大的學業成就都更重要。瑩姨平時經常給孩子講一些關於勇敢自信的故事,在孩子小時候就種下好品格的種子,等孩子長大希望能夠長成參天大樹。瑩姨為粉絲們分享兩套培養孩子情商的故事繪本,《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中的《堅毅的小錫兵》故事就是教會孩子勇敢自信的,孩子非常喜歡聽!

不願意“叫人”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害羞,家長別因無知給娃貼標籤

還有一套專門給女孩子量身定製的書籍《笨笨的卡洛兒》,女孩的內心比較細膩,這套書籍就是寫了一些在小女孩內心中的小煩惱,通過解決煩惱,提高女孩的情商和自信。讓女孩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做一個善良大方的姑娘!

不願意“叫人”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害羞,家長別因無知給娃貼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