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拜了这么久的佛,你知道“寺”和“庙”有什么区别吗?别再混淆了

我国一直提倡“宗教信仰自由”,佛教在几千年的传播中已经进入不少人的生活中。作为一个佛教大国,很多农村都有寺庙的出现,村民们定期来这里礼佛。

生活中遇到什么烦心事,大家也会和“佛”对话,将自己的不快说出来。家里遇到了什么灾难,大家也会来到寺庙祈福,希望能快点度过磨难,反思为什么会有挫折的出现,是不是自己的原因。

拜了这么久的佛,你知道“寺”和“庙”有什么区别吗?别再混淆了

在每个城市里,寺庙都是人流量非常多的地方,在外出旅游时,大家也会去往寺庙拜访参观,感受其中的浓厚佛文化,即便不是信徒,大家还是愿意前来,可以让内心的烦恼排空。

我们总会不经意的将“寺庙”挂在嘴边,其实这两个字可是大有说头,早在汉代佛教传入之前,“寺”就已经出现了。

那么,拜了这么久的佛,你知道“寺”和“庙”有什么区别吗?别再混淆了。

“寺”最初是国王的行政机构,到了秦代后,它又演变成了官员日常办公的地点。比如说大家熟知的“大理寺”其实就是公务员上班的地方。

拜了这么久的佛,你知道“寺”和“庙”有什么区别吗?别再混淆了

到了汉朝时,“寺”是隶属于皇帝下的行政机构,其首长被称之为卿。如果是接待外宾、负责外交的话,那这一机构就被称之为鸿胪寺,和今天所熟知的外交部职务相同,卿也就是今天的外交部长。

在接待印度的佛使者时,当时的卿认为佛法助人向善,可以在民众之间传播,提议让使者住在寺内。

可这也不行,鸿胪寺每天都要接待异国的使者,久居其中也不是办法,因此才增加了一个寺,也就是佛寺。首批来到中国的印度僧人居住在中国后,从此不再离开,这个寺就是大家熟知的“白马寺”!

拜了这么久的佛,你知道“寺”和“庙”有什么区别吗?别再混淆了

如此一来,佛寺也变成了皇帝的直属机构,僧人也成为公务员,他们负责传递佛经、引人修行。

庙的出现时间更为久远,比寺还要长,它是缅怀先祖的地方。供奉三皇五帝的称之为“祖庙”,皇帝追念先祖的为“太庙”,平民所祭祀的为“祠堂”,如果是供奉鬼神就直接称为“庙”。

汉朝后,庙成为了祭拜神灵、圣贤的地方,比如说城隍庙、土地庙等。再到了后来,那些优秀的人也被人悼念,比如说“岳庙”、“关帝庙”等。

拜了这么久的佛,你知道“寺”和“庙”有什么区别吗?别再混淆了

其实寺和庙在很长时间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之所以会连在一起,还在于百姓们口口相传时的口误,将其叫成了“寺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