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試論明清會館產生原因

商人是一個古老的社會階層,它是伴隨著商品交換經常化的出現而產生。中國曆代的富商大賈代不乏人,但屬於他們自己的社會組織——

會館的出現,卻一直到明清時期才出現。作為同籍商人在客地設立 的具有鄉土氛圍的民間社會中介組織, 它是對明清時期商品經濟和早期市場經濟因素髮展所帶來的一 系列變化進行社會整合的產物。在明清社會經濟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試論明清會館產生原因

會館產生的歷史背景

明清會館產生的歷史背景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總的概括起來包括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經濟背景

16世紀後,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開始出現了不同於以往的新因素、新變化,它們推動著中國經濟由傳 統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轉型,這其中表現為:

1、社會人口的急劇增長(基礎)

中國封建社會的人口,在從秦漢統一到明清前期的漫長歲月裡,由於戰爭、饑荒以及封建統治者的過度剝削等因素一直是限制了人口數量增長的,而這種狀況的改變一直到明代時候才出現了一些變化。到清代後,這種局面就被徹底的打破了。

試論明清會館產生原因

據記載,明初人口為七千萬,到萬曆年間增長到一億多人口。 進入清代後,特別是康熙年間實行的“滋生人丁永加賦”的獎勵人口增殖政策的實行 ,使中國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劇增長起來。乾隆時代 人口增加到3億多,至道光年間突破4億大關,達到4.3億 。

2、市場擴大,商人增多

人口急劇增長無疑對經濟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一方面它刺激著社會需求的擴張和市場的擴大, 推動著市場商品結構由向地主統治階級提供奢侈品為主轉變為以鹽 、棉 、麥、米等民生日用品為主; 另一方面它促使明清時期一些地方外出經商的人口相應增加。

試論明清會館產生原因

3、全國性市場網絡的形成

明清時期,由於商品經濟發展,各級市場逐漸形成,並在經濟生活中發揮較大的作用。在這一時期,農村集市漸漸增多。而它的增多使得大量的各地土特產集聚,這讓生產者之間互通有無。除此之外,它也促進了城鎮市場的繁榮。比如當時遍佈全國的,諸如北京、南京、揚州、蘇州、杭州、廣州、成都等大城市當時的商業都十分繁榮。而這也促進了全國性市場的形成。

試論明清會館產生原因

(二)、政治背景

1、統治階級、士大夫對商人及其所從事的職業的認同

商人會館要立足社會並長存下去必須得到統治階級的許可與支持 。而對商人會館的許可與支持是以認 同商人及商業的社會價值為前提的。

試論明清會館產生原因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歷代統治者基本都是實行一種重農抑商的政策的,然而歷史進入宋元以後,特別是明清時期,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 ,使得那種社會賤商的傳統慢慢有所改變,此時的士大夫階層開始對商人及其職業從原先的那種鄙視 、敵對轉而採取認同的態度。比如當時的封疆大吏王守就仁就明確說道:

“四民異業同道,商以通貨有益於生人之道 ”

他認為工商與士農一樣都是有益於社會的,從而確認了商貿的社會價值 。又如清康熙、乾隆等帝也都把商人看作四民之一 ,其不僅不把商人排在末位,反而還要庇護。這樣在在最高統治者的倡導下,廣 大縉紳階層也隨之對商人及商業採取了認同的態度,這就為當時各地商人會館的興起了重要的政治輿論基礎。

試論明清會館產生原因

總之,在明清士大夫群中,商人及商業的社會價值得到較為普遍的認同,明清商人會館獲得了存在的社會輿論環境。

(三)、文化背景

1、 不同區域文的差異和歸屬感的需要

我們都知道中國國土遼闊,從南到道北、從東到西,各地在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方面差異都是比較懸殊的。各地的人們在各自所處的地理單元中生產、生活,最終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方言乃至價值取向,同時也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

試論明清會館產生原因

明清時期,在商品經濟的發展驅動下,開始有大批人棄農棄儒經商,他們不遠萬里跋涉,離鄉背井。他們身處異地的陌生環境,面對與出生地區迥異的方言、風俗習慣,漂泊人生頓生出一種孤苦淒涼的心境。人地生疏,再加上文化的隔膜,使他們倍感孤寂!他們內心渴求歸屬於某個群體,成為群體中的一員;他們渴望瞭解、渴望心靈的交流。

試論明清會館產生原因

但由於地區間文化差異的存在,使他們很難在經商所在地領略到文化心理上的親切感。這就迫使家鄉觀念極濃的中國明清時代的商人在同鄉中去尋找心靈的慰藉。使旅居客地的他們孤獨感消失無存。而這些心理需要的滿足也推動了商人會館的建立。成為重要的原因之一。

(四)、其它

商人經商的目的就是賺取商業利潤,而獲利目的的實現,就需要克服諸多障礙。中國的商品經濟發展到明清時期,己達到它在傳統社會所能達到的頂峰。

在市場競爭中由於同行間的激烈競爭以及官吏、牙行的敲榨盤剝等。使得他們知道要解決好這些問題,顯然靠單個商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於是,在這樣一個情況下,同一地區或同一行業的商人就在會館的旗幟下團結起來,凝聚為一個整體。來制裁或者抵制各種對自己經商不利的行為,以保證商務活動的正常進行。

試論明清會館產生原因

比如江西在上海做生意的商人建有江西會館。它的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劃一價格,避免同鄉競爭,兩敗俱傷。《上海碑刻資料選輯》就記載到:

“竊生等籍隸江西,在治為商為賈,每逢運貨到上,價值參差不一,以致各業難以獲利。緣無集議之所,是以同鄉共業,不能劃一。”

江西會館制定“條規”,規定商品價格,使同鄉共業的商人都有生存的機會。

寫在最後

商人是一個古老的社會階層,它隨著商品交換經常化的出現而產生。明清商人的社會組織——商人會館,之所以產生於明清時期,它是明清歷史發展的產物。市場擴大,商人增多;士大夫對商人及商業的認同,為商人會館的出現提供了歷史條件。歸屬感的需要,捍衛商業利益的推動,把商人會館的建立提上了議事日程。

參考文獻:《上海碑刻資料選輯》、《二刻伯案驚奇》、《順天府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