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探祕寧陵”地名:“趙村寨”與捻軍有哪些事?

在寧陵縣城東北有一個鄉名曰趙村鄉,因鄉人民政府原駐趙村,故名。趙村,位於縣城東北12公里處,有集會,為寧陵、梁園區交界處。說起“趙村”之名的由來,《商丘地區地名薈萃》載:“趙村集:初名早村,後改稱趙村,清咸豐三年(1853年)築寨興集改今名。1958年趙村人民公社成立駐此,1960年公社遷駐劉窯村。1984年公社改鄉後,該村仍屬趙村鄉。”目前,該鄉政府駐地雖在劉窯村,但仍沿襲原稱為“趙村鄉”。

趙村集為什麼到清代改名呢?原來,清咸豐年間為防禦捻軍及盜匪,趙姓會首將12個小莊合成大村,構築寨堡,遂命名為趙村寨;後逢集會,稱趙村集。按《商丘地區地名薈萃》的記載,趙村築寨的時間為清咸豐三年(1853年),其實這是錯誤的。據清宣統三年《寧陵縣誌·寨堡》所述,寧陵縣築寨防捻均是在清咸豐八年(1858年),從華堡建第一寨起,全縣紛紛仿築,共建村寨47處。

當時,捻軍究竟對寧陵有多大影響,竟讓全縣以築寨防禦作為中心任務來抓?以趙村為例,竟將周邊12個小村都拆遷掉彙集在一起,若非特殊情況老百姓一般是不會自毀家園另遷他處的,可見當時對防禦捻軍是官民一致的選擇。我們來看下捻軍在趙村及寧陵周邊的一些活動,即可知曉當時遷村築寨的原因。捻軍是太平天國時期北方的農民起義軍,源於捻子(一稱捻黨)。捻子是民間的一個秘密組織,“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夥”,早期活動於皖北淝水和渦河流域,後在太平天國影響下發動大規模起義。早期捻子是向鄉民募捐香油錢,購買油捻紙。後來,也有恐嚇取財、勒索而實與盜賊無異的現象。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數越多,所謂“居者為民,出者為捻”,而清朝官方稱之為捻匪。咸豐初年,捻軍開始進入河南商丘一帶活動,“穎、亳一帶及歸德屬之永、夏、虞、商捻匪猖獗,北聯長槍會,匪依商丘金樓寨為巢穴,出沒肆掠。”(清宣統《寧陵縣誌·兵革》)自咸豐四年(1854年)至咸豐七年(1857年),寧陵知縣龍德照及鄉村會首劉廷棟、史演龍等多次赴商丘縣協助圍剿捻軍。到了咸豐八年(1858年),捻軍進攻寧陵,“八年冬十月犯寧,殺掠甚眾。”(同上)官兵、鄉勇進行抵禦,死傷甚重。地方鄉紳倡議辦團練,築寨堡,練武屯糧,以保衛家園抵禦捻軍。全縣相繼修築寨堡,趙村寨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修建的。

然而即使如此,捻軍仍在寧陵縱橫焚掠,“捻匪一歲數至。九年春復破寧城,知縣龍德照遇害。弄兵者八九年,同治八年始平。”(同上)可見捻軍對寧陵縣城及鄉村的破壞及傷害甚巨。來看一些清宣統《寧陵縣誌》的記載:“咸豐九年,縣公署、察院俱毀於寇”,“寧城書院,咸豐九年毀於寇”。戰亂中,寧陵抗捻遇難者甚多。寧陵把總秦心田,其弟外委秦心立、弟心平、子合巽,當時都是駐城守兵,在抗擊捻軍攻城中,俱禦敵殉難。寧陵城被攻陷殉難者還有呂積純、呂直卿等;寨堡被攻破殉難者有平樂寨長梁果和符燦芳、趙明倫等。寧陵庠生李載歌轉戰而東“歿於包公廟”,武庠生蘇克已“歿於麻冢集”。咸豐十一年(1861年),武庠生杜金標“遇匪接仗,被戕身死”(清宣統《寧陵縣誌》)。以上皆入忠義祠。咸豐八年(1858年),李龍躍“被捻匪掠,不屈死之”,從祀郡城忠親王祠。

在清宣統《寧陵縣誌》卷十“列女志”記載死難者有:王建國女,17歲,“咸豐八年十月二十一日捻匪突至,家人驚走,投溪死”,監生侯一清女20歲“懼汙自縊”。60歲梁明山妻馬氏、子婦李氏抱兩歲女、周松峰妻莊氏“俱投水死”,人稱“三烈”。咸豐九年,張家新婦“匪掠而犯之,氏不屈死”,張位乾其肖氏“被掠不屈,賊剖殺之”,張聖文妻鄭氏“被掠不屈,罵賊而死”,關金重妻顧氏、王幫琦妻張氏“遇捻匪,被害”。生員何步雲女凍姐、朱魁芳妻周氏攜14歲女等“寨破,懼汙投井死”。監生秦宏毅妻宋氏“城陷,子孫四人殉難,氏不食死”。

咸豐九年(1859年),知縣龍德照遇害前日,陝西延安營守戎某公(不詳姓名)率兵200人過寧陵,捻軍攻城,龍德照“請留戰御。次日城陷,裨將某死於城南河岸。”此時,戎某公在馬上倉猝失刀,急覓不得,賊騎擊之,墜馬死。”(清宣統《寧陵縣誌》)當年,南陽鎮總兵邱聯恩在追擊捻軍從寧陵至舞陽北舞渡時,“歿於陣”,士人在張弓集建邱公祠祀之,今張弓集東村有邱公祠遺址。

趙村築寨的直接起因是抵禦捻軍,還有個原因即為防禦盜匪。作為地處兩縣結合部的趙村,歷來匪亂禍害甚重。如清康熙三十二年《寧陵縣誌·兵革》記載:“順治五年七月二十日,縣東北趙村集有惡棍董林宇等叛,北結河朔李化鯨為亂,內結劣衿於潤為應,劫鄉村人眾,夜寇寧陵,焚掠東關。署縣事郡糧廳楊桂英率眾登陴御之,手刃不用命者二人,眾始定。內應懼其威,亦不敢發。黎明賊逃散,郡中官兵進剿,平之。”

(寧陵史志辦 馬學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