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论狠毒,吕雉跟武则天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唐高宗李治没有政治才能,下面奏事,自己不会判断,要由宰相提出意见才能做出处理。由于他的昏庸和懦弱,大权就渐渐地落到皇后武则天的手里。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论狠毒,吕雉跟武则天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她的父亲早年跟随李渊起兵反隋,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武则天也算出身权贵之家。她14岁的时候,唐太宗听说她长得美,选她入宫,封为“才人”(妃子)。唐太宗死了以后,她和一些宫女都被送到感业寺去做尼姑。几年以后,唐高宗把她召回宫来,封为“昭仪”(妃子)。武则天很聪明,会耍手腕,刚回宫的时候,对王皇后非常谦恭,王皇后常常在唐高宗面前说她的好话。

没过多久,唐高宗就和武则天好得如胶似漆,形影不离,渐渐地把王皇后疏远了。王皇后见势不妙,又转过来说武则天的坏话,可这时候唐高宗哪里还听得进去?武则天十分得意,想进一步夺取皇后的位子。但是,当时尽管唐高宗宠爱武则天,可还没有要废掉王皇后的意思。于是,武则天绞尽脑汁,千方百计陷害王皇后。

不久,武则天生了个女儿,王皇后因为自己没有孩子,常常逗这个女孩玩。一天,王皇后刚刚离开,武则天就偷偷地把自己的亲生女儿掐死了,然后又照样盖好被子。唐高宗进来,掀开被子一看,发现女儿已经死了。武则天先是装出吃惊的样子,然后大哭起来。唐高宗问刚才谁来过,左右的人都说:“只有皇后来过。”唐高宗气愤地说:“皇后杀死了我的女儿!”武则天乘机说了皇后一大堆坏话。从这以后,唐高宗就起了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的念头。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论狠毒,吕雉跟武则天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围绕着要不要立武则天为皇后的问题,朝廷中两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一派是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重臣,他们为了维护名门贵族的利益,坚决反对。一派是以许敬宗、李义府和李勋为首的新贵族,他们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表示支持。

武则天想争取长孙无忌,她请唐高宗封长孙无忌的儿子做大夫,还送去十箱金银珠宝,但是长孙无忌始终不表态。

一天,唐高宗私下把他打算立武则天做皇后的事告诉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几个大臣。褚遂良说:“王皇后出身名门,是先帝给陛下娶的,再说皇后又没有过错,怎么能说废就废呢?”唐高宗见话不投机,就把他们打发走了。第二天上朝,唐高宗又提到废皇后的事,褚遂良说:“陛下就是要换皇后,也要选一个名门闺秀,武氏出身寒微,怎么配得上呢?

再说,武氏曾经是先帝的妃子,陛下立她做皇后,今后人们会怎么议论陛下呢?”听到这儿,唐高宗气呼呼地一挥手,让褚遂良退下去。武则天在帘子后面听见了,更是怒不可遏。她最怕人家说她做过唐太宗妃子这段历史,所以恨透了褚遂良。她在帘子后面大声喊道:“还不赶快把这狗东西打死!”长孙无忌阻止说:“遂良是先帝老臣,有罪也不能加刑!”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论狠毒,吕雉跟武则天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过了几天,唐高宗问李勋:“我打算立武昭仪做皇后,褚遂良他们坚决反对,这事怎么办好呢?”李勋说:“废立皇后,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一定要外人同意呢?”李勋当时任司空,掌握着军权,唐高宗听出他是支持立武则天做皇后的,便下了决心。永徽六年(655年)冬天,唐高宗下诏废了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一当上皇后,就参与朝政,先把褚遂良贬到外地做官,随后又逼长孙无忌自杀,同时罢免了二十多个反对她的人。她还提拔许敬宗、李义府做宰相,加强了自己的势力。

过了几年,唐高宗患病,不能临朝,便委托武则天处理朝政。武则天把国家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她的威信越来越高,后来有很多事情她根本不和唐高宗商量。唐高宗见大权落到武则天手里,自己说话不算数,很恼火,就秘密地把大臣上官仪找来,让他起草废武后的诏书。消息传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怒气冲冲地去见唐高宗。唐高宗十分害怕,想把诏书藏起来已经来不及了,只好结结巴巴地说:“我本来没有这个意思,都是上官仪鼓动的。”武则天立即把上官仪处死了。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论狠毒,吕雉跟武则天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当时,大臣们把唐高宗和武则天一并称为“二圣”,实际上,实权完全掌握在武则天手中,唐高宗不过空有其名罢了。

唐高宗深感武氏一派的威胁越来越大,担心李家的天下保不住,就想趁自己还在世,传位给太子李弘(武则天的长子)。但是,武则天竟用毒酒杀死了李弘,立次子李贤做太子。不久,又把李贤废为庶人(平民),改立三儿子李显为太子,弄得唐高宗束手无策。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病死了,太子李显继位,就是唐中宗,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执政。她不能容忍唐中宗重用皇后韦氏家族的人,又把唐中宗废了,立她的四儿子李旦为帝,就是唐睿宗。她不许睿宗干预朝政,一切由她自己做主。唐朝的一些元老重臣对这种状况非常不满,徐敬业等人打着拥护唐中宗的旗号,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武则天派出30万大军讨平了徐敬业,杀了倾向徐敬业的宰相裴炎和大将程务挺。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论狠毒,吕雉跟武则天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叛乱平定以后,武则天以胜利者的姿态召见群臣,对他们说:“你们这些人中间,有比裴炎更倔强难制的先朝老臣吗?有比徐敬业更善于纠集亡命之徒的将门贵种吗?有比程务挺更能征善战、手握重兵的大将吗?这三个人不利于我,我能杀掉他们,你们有比这三个人更厉害的吗?”这时候,再没有人敢吭声了。到了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67岁,唐睿宗和满朝大臣按照武则天的旨意向她上表,请求她亲自当皇帝并改国号。武则天下诏废了唐睿宗,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经过36年的苦心经营,武则天终于正式登上皇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即位靠的是美貌、狠毒、运气、野心、智谋!她有迷倒唐太宗和唐高宗父子俩的美貌,有让长子李弘暴毙,次子李贤被贬,亲手憋死女儿的狠毒,有高宗李治体弱多病,要其代理朝政的运气,有架空李显搞独裁的野心,有废掉唐中宗李显的智谋,这一切都是促成其登上皇位的重要因素!其实读历史远比看故事有趣,可以说一部《资治通鉴》,写透了人生百态,写尽了帝王将相,权术谋略。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论狠毒,吕雉跟武则天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资治通鉴》曾被宰辅张居正作为万历皇帝的第一部启蒙书,是宋朝以后历代皇帝的必修课,可见这套书的分量有多重。有人问我读什么书好,我总是建议他去读《资治通鉴》,你不知道干什么了,迷茫的时候,去读《资治通鉴》,想了解社会里的各种关系,去读《资治通鉴》,甚至想了解权术,也可以去读《资治通鉴》。

成千上万人的生死荣枯,被你一页翻过,多少王侯将相在你的指间滑过,与你对话的都是帝王将相,你还会被眼前的小问题困惑住吗?

也许,这就是我们读《资治通鉴》的意义,让自己变得大气一些。我一般给大家建议入手《白话资治通鉴》十套装,这本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

这套书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而且是全本。

出来后得到了国学大师钱穆的推荐。做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因为这一套在头条做活动,一套八大本,每本只需要23块钱,包邮到家,可以说是很超值了。

爱好历史,家里一定要备这样一套书,没事的事情翻一翻,就会发现看问题的角度会完全不一样。

大家可以点下面的链接购买,跟出版社定了一千套,很快就卖超了,现在由出版社直供发货,价格绝对全网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