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包磊:義無反顧的逆行,無怨無悔的轉戰

她原本已回到老家,打算春節期間在父母膝前盡孝、給兒子當幾天慈母,當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傳到她的耳中,她毅然決定從潛江“逆行”返漢,投入到這場危險而艱鉅的戰“疫”中。她就是武漢市武昌區徐家棚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包磊。

39歲的包磊從2012年開始就一直在武漢市武昌區徐家棚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多年來,她早已把中心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把守護社區居民的健康當成了自己的職責和使命。

和往年一樣,平時捨不得動用公休假的包磊把假期都攢到了春節。1月19日,她辦好了休假手續,啟程回老家潛江。

“父親是癌症晚期,母親心臟又不好,平常工作特別忙,陪家人的時間很少,把假期攢到春節一起休,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陪父母、陪陪兒子。”包磊說。

然而,包磊的小小心願在2020年伊始落了空。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身在潛江的包磊得知情況後立即向單位“請戰”。她告訴中心黨支部書記王利群,自己是醫務工作者,在這種時刻她沒法置身事外,她要求回到武漢和同事們並肩戰鬥。

包磊:義無反顧的逆行,無怨無悔的轉戰

將孩子託付給年邁的父母,包磊風塵僕僕地在武昌站下了火車。所有武漢人都不會忘記,在這一天的早上10點,整個城市的離開通道封閉。本可置身事外的包磊,不怕艱難險阻,選擇回到武漢,成為一名最美“逆行者”。

包磊:義無反顧的逆行,無怨無悔的轉戰

2月2日晚8點,徐家棚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到了要派醫務人員支援紫荊醫院的通知,包磊再次主動請戰,請求去最前線支援。白天在中心忙碌了一天的包磊,晚上9點便趕到了紫荊醫院報到。

紫荊醫院剛被武漢市確定為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看著病患們臉上痛苦的表情,包磊壓制住心中的不安,盡力安撫病人情緒,“我們只有告訴患者我們有辦法,患者才能有信心戰勝病魔。”從醫多年的包磊很清楚,患者的信心非常重要。

包磊:義無反顧的逆行,無怨無悔的轉戰

疫情初期,醫療防護物資比較緊缺,醫護力量也比較薄弱,進駐紫荊醫院後,包磊最長時間連續工作了30個小時。在眾多幫扶和援助到達武漢後,紫荊醫院緊張的救治秩序得到有效緩解,包磊終於得到了短暫的休息。

在紫荊醫院收治患者工作進入正軌之後,包磊又被抽調到武昌區疾控中心,承擔支援電話接線員的工作。接線員的工作單一枯燥,但承擔著患者們的希望,要電話通知每位病患到定點機構進行核酸檢測。從上午8點半到晚上10點,一天下來,包磊接打電話說得口乾舌燥,但她寧可吃快一點、少上一次廁所,也要多打幾個電話出去。她說,“多打一個電話就可以多救治一些患者。”

2月9日晚上11點半,包磊又被調往紫陽社區醫院。她經常要從晚上10點半工作到次日中午12點,但她從無怨言。包磊說,醫護人員趕在病毒前面,就可以讓病患早日從病魔中脫離。

包磊:義無反顧的逆行,無怨無悔的轉戰

作為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基層護士,包磊近期又被派往江夏區方艙醫院(武漢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工作。方艙醫院160個病床實行“一醫一護”管理制度,眾多的病床分佈在1-6層,她和所有醫護人員一樣,每天都要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跑上跑下。不管再苦再累,她總是非常積極樂觀。

“從紫荊到紫陽,再到方艙,一切都在走上正軌,我們辛苦一點沒有關係,只要武漢能好起來。”包磊又一次忍不住哭出來。這一次她的眼淚少了絕望和焦慮,更多的是期望和激動。

從1月23日返漢,到現在與疫情拼搏戰鬥的一個多月裡,包磊都瞞著體弱多病的雙親。為了不讓父母擔心,每次進病區前,包磊都會專門叮囑弟弟,“進艙後,肯定沒法接電話,萬一爸媽要是聯繫我,你就告訴他們,我在加班,我很好!”待出病區後,她便主動給家裡打電話,兩位老人只是覺得“女兒在單位加班,很忙很忙”。

看著身邊同事在疫情面前勇往直前、不懼風險,看到確診病例一天天下降,越來越多的病人得到治癒,包磊的心裡充滿了信心和力量。隨著疫情防控的推進,她看到了希望和生機,她相信,她和家人團聚的願望將在這個春天實現。

(湖北之聲記者:周夢,通訊員:昌宣)

包磊:義無反顧的逆行,無怨無悔的轉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