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阿里員工一天有26小時,怎麼做到的?

據說阿里員工 1 天有 26 小時,真的嗎?

答案就藏著阿里同學的日常工作中。

阿里人一天的工作日常,是一場辦公黑科技展,更是一部“時間減史”。

今天有幸來到號稱“宇宙西廠”的阿里巴巴西溪園區逛逛,親身體驗下阿里人的一天,感受員工的數字化辦公和生活。

早晨上班,通過人臉識別直接刷臉進入辦公大樓。

阿里員工一天有26小時,怎麼做到的?

來到工位,感覺室內溫度有點高,不用再到處找開關或是打電話求助,手機直接調節。

阿里員工一天有26小時,怎麼做到的?

開會前在手機上收到一條信息提醒,系統已按照當前會議類型、參會人位置等,自動推薦了個空閒會議室。不用再擔心會議室資源緊缺,臨時開會要一層層找空閒會議室。

遠在北京的,以及在出差途中的同事通過音視頻快速加入到會議溝通中。演示的PPT資料不用挨個傳送,電腦直接無線投屏,異地同學也能收到。

阿里員工一天有26小時,怎麼做到的?

中午去食堂吃飯,AI識別自動計算菜價,刷臉1秒完成支付。

阿里員工一天有26小時,怎麼做到的?

如果不想去食堂,對AI助理“內外小蜜”說,幫我訂份健康餐,省去排隊打飯的煩惱。

阿里員工一天有26小時,怎麼做到的?

有份文件需要大家彙總資料,以前得挨個去聯繫,現在通過“Teamfile”大家直接在雲端同時編輯提交,互不干擾。

晚上回家,通過阿里自研軟件“歡行”叫車,加班車費不用自己墊付,系統還會根據以往用車習慣一鍵叫車。

阿里員工一天有26小時,怎麼做到的?

……

在阿里,“黑科技”辦公產品正不斷孵化出來,改變著員工們的工作與生活方式,讓方便、快捷成為習以為常的事情,彙集成一部“時間減史”。

阿里員工一天有26小時,怎麼做到的?

“無效”時間被節省下來,相當於時間的延長。一天節省2小時的話,阿里員工一天就有26小時了。

以前,北京與杭州團隊開會要花兩天時間在往返路上;現在,打開音視頻會議,1小時溝通完畢。

以前,不同崗位的同學使用辦公工具互不相通;現在,各種格式文件在“語雀文檔”上可直接查看,還能一鍵進行翻譯,無縫協同從2小時到2分鐘。

通過釘釘實現組織在線、溝通在線、協同在線、業務在線和生態在線。無論你在國內還是國外,無論是PC端、手機端、PAD端,釘釘上隨時可以找到你想找的同事,快速達成工作、項目、流程、業務、生態等的協同,效率提升3倍。

那些我們用分鐘計算的事情,現在幾秒鐘就能搞定:1秒鐘刷臉通行、吃飯、取快遞;2秒鐘手機、電腦無線投屏;5秒鐘用手機掃一掃,不同類型的發票同時識別並錄入,秒速報銷……

另一方面,人的能力也進一步得到延伸:

通過0代碼開發平臺“宜搭”,不懂代碼的法務、採購等運營同學,在無需開發的情況下,也可以自己搭建應用平臺。平均需要半個月開發的應用,現在只需要2小時就搞定。

通過“有數”,研發人員可以直接在應用中嵌入數據分析圖表,節省的數據報表彙總時間,可以用來專注在分析與決策上。

人工智能也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在合同審查、空間管理、人員與薪資資源分配等企業管理上。原來大量低效的、重複的勞動時間被釋放,各崗位人員可以將更多精力放在專業性提升上。

而在這些一站式智能工作生活體驗的背後,是阿里巴巴內部企業數字化的不斷髮展和實踐。

阿里巴巴經過20年發展,已經成為一家全球化、多元、多樣、多業態經濟體。面對自身龐大的架構和繁複的業務體系,阿里內部正依託創新技術的變革,打破信息壁壘,連接組織各系統,實現人與人的高效協同。

數字化正在重構著阿里員工的工作與生活,辦公黑科技正讓員工連接更緊密、協同更加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