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曾国藩:如何与多疑好利之人共事?想出应对之策,笨拙中暗藏玄机

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会遇到不同性格,不同信仰的人。其中,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最多的人应该是多疑之人,这样的人做事不仅不果断,还十分缺乏信任,而且还特别善于投机取巧和不愿意承担责任。曾国藩最怕与这样的人共事,可他偏偏遇到了。


曾国藩:如何与多疑好利之人共事?想出应对之策,笨拙中暗藏玄机


在穆彰阿的推荐下,曾国藩一下子成为翰林院侍讲,从一名候补检讨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五品京官。

这在大清的历史上十分罕见,可见曾国藩的能力和穆彰阿在道光皇帝眼中的分量。自然,翰林院里的大小官员也都猛然醒悟,不敢小看曾国藩了。

曾国藩自然知道,自己的这些上司和同事怕的不是他本人,而是穆彰阿。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京城里还没有几个官员敢得罪他。

曾国藩正式走马上任后,翰林院不论官职大小,也都来给他道贺,曾国藩一律将其拦在门外。他对下属说道:“我能得到皇上信任,是莫大的荣幸,唯有拼死办差,才能对得起皇上。今后,望各位鼎力相助,切莫辜负朝廷的信任。”

曾国藩的这番话虽然是套话,可也打消了下属心中的疑虑:我曾国藩不会记恨大家,请大家放心。

曾国藩是从候补检讨直接升为五品官员,当官的经验不足,于是,有溜须拍马者为了套近乎,就秘密向曾国藩告状,说陷害他的人是翰林院侍读学士赵楫。

曾国藩怎能不知道是自己的这位上司?赵楫生性多疑,虽然是汉人官员,骨子里却看不起汉人,一心巴结满人官员,这在翰林院,人人皆知。

从官职上来看,赵楫为从四品官员,而曾国藩为从五品官员,在等级森严的大清王朝,赵楫自然依旧是曾国藩的上司。

赵楫见风使舵,看曾国藩的背后靠山居然是穆彰阿后,完全改变了以前的态度,无论什么场合,都对曾国藩的办事能力假惺惺地大加赞赏。

曾国藩也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依旧以一个下官见到上司的礼数对待,这让赵楫受宠若惊,可他嘴上虽然连说惭愧,心里却依旧在想着方法整治曾国藩。曾国藩学识出众,将来一定会成为自己的上司,赵楫的心里十分不安。

曾国藩见赵楫对自己的态度来了一个大转弯,心里更是堤防起来,凡是只谈公事,私事完全不进行任何交流。


曾国藩:如何与多疑好利之人共事?想出应对之策,笨拙中暗藏玄机


曾国藩有了上次被诽谤的教训,越发明白一个道理和悟出其中的玄机:与多疑的人在一起共事,什么事情都干不出成绩来,因为多疑之人不想负责却想要结果,因此也是好利之人。与这样的人在一起做事情,自己早晚会受到伤害。


曾国藩:如何与多疑好利之人共事?想出应对之策,笨拙中暗藏玄机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曾国藩也有了应对之策,在翰林院始终与每个人都保存着距离,公事寸步不让,私事只字不提。这个方法虽然笨拙,可让一直想找把柄弹劾曾国藩的赵楫没有任何机会。

工作稳定后,曾国藩开始谋划,应该好好谢谢自己的恩师穆彰阿了。可送什么礼物,成了曾国藩的一个心病,礼物太轻,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太重,自己却又囊中羞涩。

曾国藩将怎么处理这件事呢?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