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東漢三國時期,如果蜀國要排出十二虎臣,該怎麼排?以正史論?

請別對我說no



十二虎臣?我們都知道,十二虎臣的說法,應該是指東吳孫權手下的十二位虎將,即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璋、丁奉;這些人,或者開闢孫吳基業,或者鞏固孫吳基業,或者為孫吳開疆拓土,總之,這十二人,都是為孫吳政權立下過赫赫功勳的人;所以!陳壽在《三國志》中,將諸人列為一傳,盛讚他們為“江表之虎臣”!

那麼?如果要在蜀漢眾將中,也列舉一個“十二虎臣”的名單,哪些人應該上榜呢?


首先!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這五位在正史中,被陳壽並列為一傳;而且這五位都乃世之名將,是蜀漢最重要的幾位將領,在功績以及軍事能力方面,也都是名列前茅的;所以不需要太多解釋,關張馬黃趙五人必須入選;

除去以上五位,“蜀漢十二虎臣”就只剩下七個名額呢?接下來,我來說說,我認為應該入選的幾位名將;

第六位:魏延

繼關張馬黃趙之後,魏延當屬蜀漢第一大將;實際上,魏延,是一個悲劇人物;論才能,其才不輸“五虎”;論功績,其功也不下“五虎”;但論待遇,劉備在的時候還好,劉備死後,魏延直接被諸葛亮視為反賊,最終成了一個沒有謀反的“反賊”;在《三國志》中,魏延也被陳壽列入了《劉彭廖李劉魏楊》傳,即反賊傳!導致後世對魏延另眼相看!

第七位:姜維

姜伯約,不是孔明,卻勝似孔明;自打投降蜀漢之後,姜維就以降將的身份,拜為了諸葛孔明的心腹;之後跟隨諸葛亮南征北戰,喜歡學習諸葛亮的為人,模仿諸葛亮的行事;在北伐問題上,姜維最終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號稱“要把北伐進行到底”,九伐中原之後,力不從心,國力破敗,任人宰割;但姜維雖敗,他的軍事能力,他對蜀國的貢獻,依然是不可磨滅的;我敢肯定,如果沒有姜維,蜀國必定滅亡的更快;



第八位:鄧芝

鄧芝是一位全能型選手,屬於完美型人才;“文可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這句話就是說的鄧芝,文武雙全之典型代表;同時,在外交方面,鄧芝也有著極高的建樹;


第九位:王平

這位應該是蜀漢後期戰神,屬於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那種;當然!街亭之戰除外,街亭乃為馬謖之敗,王平實為勝仗;王平以千餘步卒迷惑張郃,張郃不敢貿動,全軍皆得幸免;嚴格來說,王平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役中,唯一沒打敗仗的將軍;包括後面一戰平魏延,對抗張郃、曹爽等諸多戰役中,王平的軍事才能,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十位:劉封

劉封,反賊也!與魏延一樣,被列入反賊傳中,而且位列第一;但是!劉封壓根就沒有謀反,被劉備斬殺,完全是政治問題;也就是說,諸葛亮害怕劉封太猛了,劉備死了之後,沒人能制住劉封,所以勸說劉備把他殺了;死前一句“恨不聽孟子度之言!”飽含著千般的無奈與失望!對劉備的失望,對諸葛亮的失望,自己一片赤誠,竟落得反賊名號;劉備以劉封欺負孟達,不救關羽的藉口斬殺劉封,實在有失仁者風範;但不管怎麼說,劉封的才能還是不差的,否則劉備豈能收他為子呢?

第十一位:霍峻

葭萌城一戰,足以!以數百兵士堅守葭萌城,劉璋派遣數萬大軍圍攻一年,不但沒有攻下葭萌城,反而被霍峻抓到時機,打了個出其不意,大破萬餘軍馬,斬殺其首將;也正是因為霍峻,因為霍峻守住了葭萌城一年之久,劉備才有足夠的時間拿下益州;所以!霍峻之功功不可沒;

第十二位:張冀

張冀,怎麼說呢?借用陳壽的一句總評“張冀亢姜維之銳氣”軍事能力沒得說;在姜維第七次兵出中原之際,期間張冀幾番與姜維意見不一,多次苦勸不聽,導致大軍無功而返;

所以!如果蜀漢也排出“十二虎臣”,我認為應該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延、鄧芝、王平、劉封、霍峻、張冀;


愛尚文史


首先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不能入選,不是不夠資格,而是要評十二虎臣反倒拉低了“五虎”的地位。另外,蜀漢後期兩個絕對有能力入選的名將,霍弋和羅憲也不能入選,因為他們有一部分功績是在蜀漢滅亡,歸入西晉建立的。所以,所謂十二虎臣對標的是東吳十二虎臣,內部地位不算最高,卻是對一個政權屬於中堅力量,並立下一定功績的猛將之選。因此,蜀漢十二虎臣如下:

第一,姜維。

歸蜀後軍事能力得到諸葛亮的肯定,不但推薦給自己的副手蔣琬,張裔,還領著他覲見劉禪。從此,姜維參與了諸葛亮剩下的幾次北伐,又繼承了諸葛亮北伐遺志,主動向曹魏出擊,勝負皆有,考察兩國的差距,十分不容易。最不容易的是,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姜維策動鍾會謀反,實際上姜維是想完成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是復國,可惜功虧一簣。所以,把姜維放入十二虎臣,已經很憋屈了。

第二,魏延。

魏延的軍事能力十分強悍,能守能攻,還得到劉備的垂青,代替張飛擔任漢中太守。夷陵之戰後,趙雲已老,魏延可以說是蜀漢第一宿將了,多次參與諸葛亮北伐,並且和吳懿打敗了曹魏雍州刺史,後起之秀郭淮等人,策應了諸葛亮大軍。四伐時,魏延又和吳班,高翔大破司馬懿軍,這一戰也是北伐時期,司馬懿敗得最慘的一戰。可惜,魏延和楊儀不和,又被自己的個性和政治能力所累,導致身死。

第三,霍峻。



要不是去世得早,恐怕蜀漢第一任漢中太守不是魏延,而是霍峻了。霍峻是荊州的一個地方武裝首領,帶著部曲跟隨劉備入蜀,以500人守劉備在巴蜀唯一的根據地,葭萌關。劉備向成都推進後,霍峻先是拒絕了張魯招降,又對抗從水路而上的一萬劉璋軍。結果,霍峻不但以少勝多,守住了葭萌關,還打起了防守反擊,陣斬劉璋的大將。

第四,劉封。



劉備的義子,為人剛猛,卻驍勇善戰,後跟隨諸葛亮作為援軍入蜀,每戰皆克。特別是攻打上庸一戰,劉備讓年輕的劉封為副軍將軍,統管孟達和申耽等人,可見培養之情。可惜,劉封還是辜負了劉備,襄樊之戰不但不救關羽,還逼走孟達,丟了上庸,假如劉封選擇救關羽,或許將改變整個蜀漢和自己的命運走向。

第五,吳懿。

諸葛亮北伐初期,公認的兩員宿將,一個是魏延,另一個就是吳懿了。由於史料缺失,吳懿之前的戰績,包括在劉璋時代的戰績不明,但是能成為宿將,可見還是很有軍事能力的,後取代魏延,鎮守漢中。

第六,王平。

極有可能原本為巴西賨人首領,歸降了劉備,卻成了蜀漢的福音。馬謖失街亭,王平表現冷靜睿智,得到重用。四伐大破司馬懿,也是王平在南圍,抗住了曹魏宿將張郃的進攻,為諸葛亮,魏延提供了戰略支撐。蔣琬執政後,王平,馬忠,鄧芝都成為蜀漢最重要的將領,這對不識字的王平來說,十分難得。另外,王平還打敗過曹爽的入侵。

第七,馬忠。

劉備曾說:“雖亡黃權,復得狐篤。”狐篤就是馬忠,因為從小被領養,後複姓改的名。蜀漢北伐最頭疼的還是南中反叛的問題,可是隻要馬忠在,南中就不是問題。

第八,陳到。



名位常常僅次趙雲,以忠勇而聞名,並統帥著劉備的白毦兵,官至永安都督,徵西將軍。

第九,張嶷。

跟隨馬忠在南中平叛,作戰驍勇,表現出色,升任越巂郡太守,此地是南中最大的刺頭,但是在張嶷的治理之下,漢夷臣服。可惜,最後犧牲在戰場。

第十,吳班。

吳懿的堂弟,早年便是豪俠,官位僅次於吳懿。夷陵之戰,吳班和馮習就打敗過陸遜等人,諸葛亮四伐,和魏延等大破司馬懿軍。

十一,張翼。



早年作為沔陽長參與了趙雲的漢水之戰,後作為庲降都督鎮守南中,可惜法過嚴苛被馬忠替代。諸葛亮北伐時,張翼還作為前部督參與作戰。姜維時代,只有張翼能和姜維就北伐事務進行庭爭,姜維每次北伐也要拉上張翼。

十二,廖化。

不多說,福將一枚,到了後期和張翼分任左右車騎將軍。

另外蜀漢還有程畿,陳式,高詳,馬岱,虎步監孟珙等將領,或者資料少或者功績不足,所以沒有列入;還有黃權,孟達因為投魏就不列入了;


大飛熊騎士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琅邪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漢族,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軍事家。蜀漢丞相。諡曰忠武侯。

關羽(162?-220),漢族。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良人(今山西運城市)。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前將軍,漢壽亭侯,軍事家。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

趙雲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姜維,諸葛亮去世後姜維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與鍾會死於亂軍之中。

馬超,馬超率領兵馬徑直到成都,屯兵於城北,城中所有人都因為馬超威名而驚恐,不到十天的時間,成都軍民就崩潰了,劉璋隨即開城投降。劉備平定西川后,遷升馬超為平西將軍,並命他總督臨沮軍事,因為劉備無法追封馬超更高爵位,爵位還是之前的都亭侯。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劉備與曹操爭霸於漢中之地,劉備派馬超與剛剛在巴西大勝張郃的張飛、吳蘭、雷同等將領屯兵於下辯,以虛張聲勢,實際卻給予馬超等人很少的兵力。而馬超卻策動氐族雷定七部萬餘人響應劉備,牽制曹軍先鋒主力。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張飛與馬超、吳蘭、雷銅等率軍駐紮沮水,假裝攻打武都、陰平兩郡。吳蘭、雷銅被曹洪、曹休等人識破擊敗,吳蘭部將任夔戰死。三月,曹操親率大軍來爭奪漢中,劉備據守,馬超與張飛引兵退回漢中。陰平氐王強端逆斬吳蘭,把首級獻給曹軍。 

接下來有魏延,張飛,黃忠,王平,鄧芝,高翔,廖化等虎臣。


華夏讀者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關羽張飛二人肯定在列,二人從黃巾起義時就追隨先主,幾十年間劉備顛沛流離,二人始終不離不棄,直至最後奠定蜀漢基業。三國演義杜撰了桃源三結義以及千里走單騎等精彩的內容。雖不盡實,但可見三人的關係非同一般。二人對於蜀漢基業的奠定有著很大的功勞。

諸葛亮。先主三顧茅廬,《隆中對》更是為劉備勾畫了爭取天下的藍圖,劉備從此時起才算有了自己的一流軍師。而後夷陵戰敗,諸葛亮更是為了蜀漢基業不遺餘力,六出祁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趙雲。趙雲在很早的時候就追隨了劉備,與先主的感情不在關張二人之下。演義裡趙子龍單騎救主,突圍曹軍大營如入無人之境。劉備死後,也曾跟隨諸葛亮北伐,立下不少戰功,無怨無悔為了蜀漢奉獻一生。

魏延,黃忠。這兩人本來跟隨長沙太守韓玄。後來追隨劉備。有人說魏延反覆無常,腦後有反骨。其實單從劉備認命魏延鎮守漢中就可見魏延的能力。漢中為蜀漢咽喉,任職之人肯定有著不平凡的能力。而黃忠追隨劉備之後,雖為老將,但也為蜀漢立下不少功勞。

馬超。馬超跟隨劉備以後雖然少有建功,但為人驍勇,更是位居五虎上將之列,可見此人不凡。

其後,張苞,關興,關平,姜維,李嚴,嚴顏等人,都為了蜀漢的奠定有不可或缺的功勞。我認為也可入此列。

至於鳳雛龐統,法正法孝直可惜都英年早逝,不然也可入此列。


龍小飄


在正史裡,十二虎臣指的是東吳的程普、黃蓋等十二員虎將,但是不包括周瑜這樣以統帥為主的武將,如果在蜀漢裡排,那麼也要參考東吳的標準來衡量。

首先看蜀漢的五虎將,五虎將裡張飛、黃忠、趙雲肯定可以入選十二虎臣。關羽後來坐鎮荊州,其實已經是偏統帥了,不過當年他也是一位衝鋒陷陣的猛將,所以個人意見可以入選。而馬超本來是一鎮諸侯,後來歸降劉備已經很少帶兵,基本是一個虛銜在成都養老,所以個人覺得他不能算。所以五虎將裡選關羽、張飛、黃忠、趙雲四人。

第五人是魏延。根據《三國志》記載,魏延“勇猛過人”,在蜀漢後期是將軍裡第一任,而且在實戰中有擊敗魏國名將郭淮的戰績,可以算十二虎臣之一。

第六個是吳懿。吳懿在幾次北伐時表現活躍。在陽溪一戰時,吳懿和魏延擊敗魏將費曜、郭淮。所以他也可以算十二虎臣之一。

第七個陳到。陳到在《三國演義》里名聲不顯,《三國志》裡記載也不多,不過一句“名位常亞趙雲,俱以忠勇稱”就足夠了,所以也算一個。

第八個是霍峻。霍峻在劉備起兵攻打劉備時,率數百人鎮守葭萌城。張魯派人利誘,霍峻不受收買。劉璋部將扶禁、向存等人率萬餘大軍圍攻葭萌。霍俊守城一年沒有失守,而且還趁扶禁等人鬆懈時主動出擊,大破敵軍。以數百破萬餘,這個戰績也是非常傲人的,足以入選十二虎臣。

第九個是王平。王平在街亭以疑兵計嚇退張郃,在滷城之戰據守南圍,又擊退張郃,兩退張郃。而在曹爽伐蜀之戰時,王平以三萬人擋住曹爽十萬大軍,最終迫使對方撤軍。憑這幾個戰績,他足以入選十二虎臣。

第十個是張翼。張翼在蜀漢晚期多次隨姜維北伐,也是屢建戰功。蜀漢滅亡之時又和姜維一起守劍閣,是蜀漢後期重要將領之一,可以算一個。

第十一個是廖化。雖然有“蜀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的諺語,似乎廖化能力有問題,但是實際上廖化的水平也不錯。在荊州失陷以後,廖化詐死帶著老母返回益州,真正的千里走單騎。在蜀漢後期也是非常活躍,還擊敗過魏國名將郭淮,所以也可以算十二虎臣之一。

第十二個是鄧芝。本來按照鄧芝的資歷,應該是放在前面。不過鄧芝是文武雙全,還出使過東吳,表現不光在武將方面,所以放在了後面。

另外姜維雖然也多次率軍北伐,不過他的地位和吳國的周瑜、呂蒙等人相似,因此不適合排在這裡。而霍弋、羅憲在蜀漢滅亡以後,霍弋守南中,羅憲守永安,都有不錯表現,不過此時蜀漢已亡,所以不算在蜀漢十二虎臣之中。

所以就個人意見,關羽、張飛、黃忠、趙雲、魏延、吳懿、陳到、霍峻、王平、張翼、廖化、鄧芝這十二個人可以算蜀漢十二虎臣。


不沉的經遠


我們都知道東吳有十二虎臣:程普、黃蓋、韓當、蔣欽、甘寧、陳武、潘璋、徐盛、丁奉、董襲、淩統、周泰。

如果蜀國也排個十二虎臣、該怎麼排?

很多朋友說必須同一時期,末將以為不必這樣,末將覺得只要是效力於蜀國即可。

另外許多人是在五虎上將的基礎上在加上七人湊足十二虎臣,末將以為也不妥。因為末將覺得除了魏延以外,蜀漢其他武將與五虎上將根本不是一個層次【以東吳為例,呂蒙就不屬於江東十二虎臣,因為他的層次更高,所以把他歸納到了東吳四英傑之中】

所以蜀漢要選十二虎臣的話,末將不會排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這五人依舊是五虎上將,他們的地位是無法撼動的。即使五虎上將只存在演義之中】

除去五虎上將,我們再看,有資格入選十二虎臣的:馬岱、陳到、霍峻、王平、姜維、向寵、鄧芝、吳壹、廖化、高翔、張翼、霍戈。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十二虎臣不選關、張、馬、黃、趙是怕拉低他們的層次還可以理解!那為何魏延、李嚴、劉封等都不能入選呢?

輪能力,魏延、李嚴、劉封這三人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魏延、李嚴甚至可以與五虎上將齊名。不讓他們入選主要是因為排十二虎臣的另一個規則-忠誠。

入選東吳十二虎臣的十二人無疑都是忠心耿耿之人。所以在蜀漢選十二虎臣也應當遵守這一原則。魏延、李嚴、劉封等雖然沒有背叛國家,但是他們卻是以叛臣的身份記錄在了《三國志》與其他叛臣合為一轉。




至於末將在上面排出的蜀漢十二虎臣,如有需要替換的,大家一起探討。


左將軍


如果按正史排,關羽張飛黃忠魏延姜維李嚴王平傅儉廖化張凝夏侯霸向寵。為什麼沒有馬超趙雲?馬超沒有西涼鐵騎,什麼都不是,投劉備後一勝難求。只是因為地位高才得到四方將封號,與實力無關。趙雲活得久加上劉備死時剛好在場是託孤見證人,但趙雲一生難領兵作戰,更難求一勝。第一次領兵三千打著劉琦荊州刺史旗號收取桂陽,還要請劉備諸葛亮去安民。劉備到死都沒再讓趙雲領兵作戰了。第二次領兵作戰是70歲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與鄧芝領五千兵為疑兵攻打箕谷曹真被擊敗,還居然燒燬棧道才逃脫被降級。加上南征孟獲回來降級,連續被兩次降級的整個三國就趙雲一人。

另外趙雲地位較低,劉備稱漢中時勸進表一百二十名沒有趙雲名字。劉備稱王時文武排班一百零三人沒有趙雲。


逍遙1906


不知道你是怎麼排?是以整個蜀漢時期合在一起排,還是隻論蜀漢前期?畢竟蜀漢前期除了關張趙馬黃魏,真的沒有出色的將領。所以我這裡只能慣穿整個蜀漢,除去五虎上將加魏延以外的蜀漢名將。他們分別是:關平,張苞,關興,向寵,馬岱,夏侯霸,王平,張巍,張翼,吳班,吳懿,廖化,共十二將。至於孟達因人品問題就不算,周倉是虛構,趙統較平庸,姜維是統帥。吳蘭,雷銅,兩位中生代悍將過早的陣亡於漢中之戰,是戰術失敗造成的。特別是夷陵之戰損失的高級將領:傅彤,馬良,黃權,馮習,趙融,沙摩柯,張南,劉寧,杜路等等徹底讓蜀漢失去了爭霸的機會。


陽光海岸59108


十二虎臣這個說法的原因:三國志吳書中,有十二個將軍合為一傳

他們分別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璋、丁奉


揭秘黑幕


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必然是在列,其餘七人為魏延、王平、姜維、廖化、吳班、吳懿、馬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