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类风湿关节炎要怎么做早期诊断?

鸭梨_采了个花


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果你能在发病初期(前1年左右),确诊,然后配合好好治疗,是很容易把病情稳住的,然后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不会有太多的烦恼了。(因为很多人早期都不把自己的症状当回事,认为是简单的关节痛而已,瞎吃药瞎治疗不去看医生,所以让病情越来越严重)


好了,说回来。怎么能快速判断,自己到底是不是患了类风湿呢?


首先就是看有没有明显的晨僵症状!


这个晨僵和别的不一样,类风湿关节炎的晨僵会在早上起来,关节持续僵硬,疼痛,肿胀,持续1个小时以上这样子。


然后就是对称性疼痛。简单的意思就是左边和右边,会出现相应的疼痛症状,而不是单边。


如果你出现这些症状,就得赶紧去医院检查检查了。


要确诊类风湿检查,一般要检查这几项:血、尿常规、血沉、C- 反应蛋白、生化(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等)、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RF-IgM)、抗环状瓜氨酸(CCP)抗体、关节 X 线片等。


好啦,就说这些吧,有其他问题可以关注我,或评论问。



医聊健康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人们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于类风湿的治疗也不仅仅局限在原来的控制症状为主,而是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达到疾病低活动度,改善关节功能及疾病预后为主。所以,类风湿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多以双手指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伴有晨僵。现在国际上已经对RA的诊断提出了明确的指征,依据临床表现即全身多个小关节疼痛,常为双侧对称性,伴有晨僵大于1小时,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CCP等。此外,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也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手段,常用的为双手X线,提示关节间隙变窄、骨破坏等。

以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但若以上述指标为标准,易对不典型及早期的类风湿关节炎造成误诊和漏诊,所以要格外重视。对于出现症状,但症状较轻的患者,除了类风湿因子和CCP之外,可以考虑做关节超声或者磁共振检查,这两项检查对于关节早期的滑膜增厚、滑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早期诊断类风湿。另外,对于各项检查指标均正常,但以后仍有发展可能的患者,要嘱咐患者门诊复查,做到早期预防。

总之,想要早期诊断,主要还是从临床症状入手,对于症状可疑的患者,除了常规检查之外,再进行特殊检查,以便于早期诊断。

本期答主:陈泳淼,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类风湿关节炎(RA)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患病率约为 0.32-0.36%。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侵袭人体小关节,比如指关节。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能够根治类风湿关节炎,但是如果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给予很好的控制。

怎么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呢?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及X线改变。典型的病例按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分类标准诊断并不困难,但以单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某些不典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常被误诊或漏诊。对这些患者,除了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检查外,还可做核磁共振显象(MRI),以求早期诊断。对可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定期复查、密切随访。

有下述7项中的4项者,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1、晨僵至少持续1小时;

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同时肿胀或有积液。这些关节包括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和趾关节。

3、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或腕关节中至少有1个关节肿胀或有积液。 4、在二项所列举的关节中,同时出现对称性肿胀或积液的关节。 5、皮下类风湿结节。

6、类风湿因子阳性(所用方法在正常人群中的阳性率不超过百分之五)。 7、手和腕的后前位X线照片显示有骨侵蚀或有明确的骨质疏松。

第2--5项必须有医师观察认可。第2--4项必须持续存在6周以上。此标准在国外的敏感性为百分之九十一到百分之九十四,特异性为百分之八十九。国内经初步检验此标准的敏感性为百分之九十一,特异性为百分之八十八。

如果你出现以上的一些症状请尽早去医院就医,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检查,并作出诊断。


健康浩声音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很重要,如果出现典型的关节畸形(天鹅颈畸形、纽扣花畸形和爪形手等)和功能障碍时,治疗手段就不多了。反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会大大改善预后。

最近,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基于当前最佳证据,制订了符合我国病人价值观的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推荐意见对早期诊断提出明确的建议。

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影响重大,做出诊断是需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参考标准是美国风湿病学分会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早期诊断时需要考虑1、受累的关节部位、大小、多少;2、病程多长;3、血清抗体检查结果:包括类风湿因子和抗CCP抗体;4、急性期反应物:C反应蛋白和血沉情况。进行评分,总分为 10 分, 6分就能明确诊断 RA。诊断之前需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关节炎(见表1)。

希望帮到有需要的人,您的关注和点赞是我坚持科普的动力。


风湿免疫科孟医生


目前有许多血清学指标有利于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使早期诊断类风湿成为可能。此外,还有一些关节炎早期暂时达不到诊断标准,但有明显的关节炎症状,多数在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后疾病得以控制缓解下来。大量临床案例证实,多数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侵蚀发生在发病头1-2年内。此时,如不立即进行恰当的治疗,会导致关节畸形、功能受损。现实生活中,许多患者因偏信偏方或者虚假广告自行用药而延误了治疗时期,加大了今后治疗疾病的难度。因此提倡一旦出现症状,应该尽早到正规医院的风湿科诊治。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