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安陽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發現餐飲新商機


在2009年的時候,考古隊在安陽進行了考古發掘。據當地群眾反映,有大批盜墓賊進出該地區。考古隊對當地許多盜墓賊參觀的墓穴進行了搶救性挖掘。這次挖掘本來並不重要,但萬萬沒想到卻有重大發現——魏武帝曹操墓。

但在歷史上,要知道魏武王是有兩個人的,一個是十六國時期的劉驤,根據墓的年代另一個是三國時期的曹操,考古學家舉得它們可能挖到曹操墓了。

但社會上仍有一些聲音認為安陽曹操墓不是真正的曹操墓。據傳說,曹操歷史上共有七十二座墓。安陽高陵可能只是其中一座假墓。那麼安陽的曹操墓是真的嗎?

1、墓葬規模巨大但樸實無華

陵墓全長近60米。磚拱頂的形狀和結構與已知的漢魏王陵相似,這與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稱。文獻中也清楚地記載了曹操提倡薄葬。而且墓中未發現封土,這與曹操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的情況相符。雖然該墓規模雖不小,但內部裝飾簡樸,未發現壁畫,顯示古樸。曹操平時可以使用武器、石枕等物品。一些看似精美的玉器和其他裝飾品應該是曹操的日常服飾。這件事很難說。曹操墓很難判斷。只有曹操要求薄葬,才容易混淆。因為有很多人都是薄葬。

2、出土的文物符合歷史記載

墓葬中出土的器物和石像具有漢魏時期的特點,與時代相一致。但在這一點上,可以說這是一座漢墓,但不一定是東漢的。我們怎麼能和曹操談點關係呢?

3、墓穴位置與歷史相符

墓葬的位置與文獻記載和出土的魯潛墓誌記載也完全一致。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等史書記載,曹操是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死於洛陽,葬於高陵。但真正高陵在哪裡?未知。不過,《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沒有錯。據官方記載,曹操葬在高陵。但高陵是個模糊的地方。

但最重要的是,國家文物局已經多次認定安陽曹操墓為真墓。儘管墓葬中的埋藏物可能有假冒偽劣的嫌疑,但所發現的地層關係卻不可能是假的。


LongTime常錟


如果所謂曹操墓的新發現是在江蘇或者安徽,我傾向於相信。這次說在河南,我覺得就像韓國人說中秋節是他們定的一樣荒謬。因為我曾到河南開封旅遊,在欣賞“清明上河圖”的美景之餘,饒有興趣的買了當地特產“黑衣花生”,賣家介紹,這個花生只產在開封,剝除外殼,花生米麵上的一層“花生衣”上漆黑的,而花生米又是原色。我們一起去的都買了。回程的車上我們拿出來品嚐,沒一夥我們的嘴巴上,牙齒和手全部漆黑,用手搓花生衣,發現黑色是染上去的,大家大呼上當,作假真是巧奪天工,曹操墓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興海亭


安陽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下面我分享下我的看法。

剛看了曹操墓考古的紀錄片,安陽縣當時對挖掘很是猶豫,終於還是下定決心提供經費。查了一下當地財力,2018年公共預算收入5億多。怪不得當時如此猶豫。

早聽說魔笛形似克聖人,前幾天看頒獎的時候發現魔笛爹也像老年克聖,那幾乎可以預見魔笛老了也是個帥老頭(髮量少不吸菸//河南安陽曹操墓出土大小兩個頭蓋骨,經鑑定一個是曹操的一個是曹操小時候的,我感覺是真的。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如有更好的答案還煩請評論區討論,小弟給大家一起學習以下。咱們一起來探討這個話題,

最後祝大家每天開心快樂每一天,工作順利,事業有成。


才佬鄉土文化


先來答疑:借用曹操墓考古隊隊長潘偉斌的話:時間證明安陽高陵就是曹操墓

2013年,安陽“曹操高陵”在上報第七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後,被公佈為“國保”單位時,將其命名為“安陽高陵”,從而模糊了“曹操”二字,引起了許多學者的詬病和老百姓們的不解。

不過,時間證明了一切。2016年,在洛陽東南郊西朱村發現了一座曹魏大墓,與曹操墓有了許多一一印證關係,從而擺脫了造假的嫌疑

去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曹操高陵》一書,是對安陽高陵的權威性總結。

曹操頭骨出土時的情景

曹操長啥樣?《三國演義》裡說,曹操“身長七尺,細眼長髯”;《魏氏春秋》注曰:曹操“姿貌短小,而神明英發”。

曹操墓考古隊隊長潘偉斌透露,將藉助高科技設備對屍骨進行鑑定,未來,有可能對曹操相貌進行DNA復原,人們將有望一睹魏武王曹操的尊容。

曹操DNA鑑定工作已經開始

2008年12月,安陽曹操高陵發掘工作開始,並於2009年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全國六大考古發現,全國重要考古發現和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目前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曹操墓修復出來的文物973件,從材質上分,計有:鐵器、銅器、金器、銀器、玉器、雲母、骨器、陶器、瓷器、石器、漆木器、絲織品等等,考古報告已經出版。

去年,復旦大學人類遺傳學實驗室經過對曹氏家族進行採樣、研究,以今推古,宣佈:找到了曹操家族DNA。

對於通過DNA檢測這種現代技術鑑定,學術界基本還是很認可的。今年以來,已有國內權威部門與考古隊取得聯繫,並達成初步合作協議,將對安陽高陵墓中出土的三具骨胳進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

由於曹操墓內出土有三個人骨個體,經歷多次被盜,已經混在一起,考古隊已經與國內最權威的相關科研部門達成初步協議,將對安陽高陵墓中屍骨進行分揀,藉助高科技設備進行鑑定,對墓主人的生前食譜,健康狀況等方面的研究。

未來,有可能對曹操相貌進行復原,如果此工作進展順利,人們將有望一睹魏武王曹操的尊容。

揭秘曹操墓

揭秘1:號稱薄葬的曹操,其墓葬內為什麼出現金銀玉器?

曹操墓出土的陶鼎

1800年前,溘然長逝的曹操遺令“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既是一種防盜措施,又是一種節儉的理念,開啟了中國古代喪葬史上將近400年的薄葬之風。

薄葬之說,曾引發一些人對曹操墓的真偽提出質疑,他們認為安陽高陵二號墓內出土有金器、瑪瑙等重要文物,似乎有違曹操遺令。

潘偉斌研究員解釋說,曹操墓內並沒有發現大型金銀銅等禮器。禮器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徵和標誌,曹操墓中所隨葬的禮器如圭和璧等,均以石質代替;鼎為陶製,屬於專門用來隨葬的典型明器。

曹操墓出土的絲織品

而且,這一現象也和《後漢書.禮儀志》中皇帝隨葬的東園秘器,所規定的皇帝用鼎,瓦鼎十二正好相符。

潘偉斌研究員進一步介紹說,曹操墓中所出土的金銀器,均為衣服上的飾品,比如金紐扣、金簧、金絲等。這種現象恰恰又證明了曹操生前的遺令中所要求的“斂以時服”這一史實。

因此,曹操墓中所出土的玉觹(xī)、金銀器具等文物,正好說明了他去世後,的確是嚴格按照其遺令來安葬的。

揭秘2:曹操墓中發現三具屍體,誰才是墓主人?

曹操墓中發現三具屍體,一具為男性,約為六十多歲,與曹操去世時六十六歲年齡相符,被確認為曹操;另兩具為女性,分別為二十多歲和五十多歲。

一座陵墓內出土三具屍體。考古隊當初是如何判定這座墓是曹操的墓葬?如何確定所出土的男性屍體為曹操本人的呢?

潘偉斌隊長說,一方面該墓葬所出土的男性年齡與曹操本人去世時的年齡相符,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是根據考古發掘資料,比如從墓葬開口的地層來看,這座墓的時代是東漢末期的。

出土圭、璧的墓葬均為王侯以上級別的墓葬,而單獨的王后陵墓中並不出土圭這種重要禮器。而且墓葬內還出土有“魏武王常所用”石牌,指明瞭墓主人的身份。

王陵與帝陵的區別,一個標誌之一就是出土鼎的數量。根據《後漢書.禮儀志》東園秘器條中記載,皇帝用鼎,瓦鼎十二,曹操高陵中恰恰出土了十二個陶鼎。而曹操生前已經享有了皇帝的所有禮遇,故其去世時安葬的級別也應該是皇帝一級的。

在曹操墓中還出土有一個大型鐵鏡,由於史料記載曹操生前曾經向漢獻帝進獻錯金鐵鏡,向皇后進獻錯銀鐵鏡,向貴人和公主進獻鐵鏡。

“當時,我推測該鐵鏡應該是錯金鐵鏡。”潘偉斌說,後來由於鏽蝕,背後有部分崩落,裡面暴露出來了金絲,證實了我當初的這個推測,經過CT掃描,果然在其背後發現有花紋,證明了該鐵鏡是錯金銀鐵鏡。

規劃:

一座“三國”城兩年後將在安陽崛起

曹操墓塵埃落定,安陽曹操高陵保護、建設工作也進入了加速期。

2017年9月底,安陽曹操高陵本體保護與展示工程開工建設,這也標誌著曹操高陵保護工程進入正式建設階段。該工程總佔地面積490畝,預計2019年11月竣工。

下一步,安陽市將依託曹操高陵本體保護與展示工程,建成一座集考古文化展示、市民休閒文化娛樂於一體的“遺址+公園”型人文旅遊景點,逐步實現對外開放,讓更多的人走近“曹操墓”。

潘偉斌說:曹操墓發現,曾經經歷了太多風波,先是有人質疑,而後為了達到否定它是曹操墓的目的,誣陷我們作假,說我們提前在南陽購買了石牌,埋進該墓內。不過,時間證明了一切:安陽高陵就是曹操墓

以上就是答疑全部內容,那麼你是怎麼看的呢?


大河客戶端


河南安陽發現了曹操墓,這是很多年前的“新聞”了。但直到今天,關於這座墓的真假還是爭論不休。

事件的起因是這樣的:

1、 一個當地文化愛好者發現了一塊墓誌(1998年),墓主人是東晉十六國後趙時期的官員叫魯潛。墓誌中詳細記錄了魏武帝高陵與魯潛墓的位置關係。

2、 安陽安豐鄉西高穴村發現兩個被盜的東漢大墓(2005-2007年),符合上述位置關係描述。

3、 考古發現(2008-2009年)西高穴二號墓等級較高,但已多次被盜。墓中出土了一些石頭牌,是各類陪葬品的銘牌,文字顯示“魏武王….”。還有一些文物是從盜墓者手中回收的。墓中發現一男二女少量遺骨,醫學鑑定顯示男性60歲左右。

4、 就上述信息,經當地政府邀請文物專家分析確定該墓為曹操高陵(2009年底),並位列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後來申報並被國家文物局批准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陽高陵”。但社會上也有大量反對者,質疑該鑑定造假或不嚴謹。

閱讀了能公開看到的相關資料,直覺的答案就是“墓主人證據不足”。

1、 魯潛墓誌是個起因,也是個關鍵點。這份墓誌是取土燒磚時發現的,但魯潛墓的遺蹟根本找不到了。126字的墓誌中,對墓主人生平隻言片語,卻用了半個篇幅記錄魯潛墓與魏武帝高陵的位置關係,顯得不倫不類。

2、 曹操是歷史上著名的官方盜墓者之一,創業的時候就盜挖了漢武帝叔叔梁孝王劉武的陵,據說還設立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的官職。這位盜墓的祖師爺,自己的墓葬怎麼會不擔心被盜呢?後趙距離東漢末約120年,魯潛是如何清楚知道曹操墓位置的,而其他文獻卻未見如此明確的記載。

3、 墓中出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慰項石”等石牌,這個“魏武王”的稱謂很怪異,把生前爵位和死後諡號放在了一起。今天我們使用“漢武帝、唐太宗”這些縮略稱謂,並不代表當時也這麼用的。

4、 緊鄰的西高穴一號墓是誰的,沒有見到官方資料介紹及與二號墓的對比分析。

上述簡單的邏輯分析,就有很多疑點。這裡的懷疑並非懷疑某某人造假,而是考古鑑定的證據鏈不足。孤證不為證,事有反常必為妖,學術應該是嚴謹的、且不急於給出答案的。

一些反對意見的朋友,把國家文物局公佈的第七批國保名單中“安陽高陵”沒有“曹操”二字,認定為是“不確定墓主人”,這也是一種誤讀。如果否定曹操墓,應該使用“安陽西高穴東漢墓”,“高陵”二字不能抹去曹丞相的影子。

但關於學術上的爭議,也並非行政機關的一份文件就可以“蓋棺定論”且“不容置疑”的。同時一些專家的論調也缺乏胸襟,學術是討論和爭論的,並不是武斷的讓持反對意見者閉嘴。學術沒有朝堂與江湖的階級差別,人人都有發言權。

曹操墓的真偽,已並非簡單學術之爭,而是一種社會病態。


幾葦渡


國家層面的學術界都傾向於該墓為曹操墓,而民間所謂“質疑者們”都是夾帶私貨的一波利益相關方,安徽毫州人不能承認,因為承認了就無疑印證了自己境內的所謂”曹操墓”是假的,所以曹操墓決對不許在河南發現,而河北邯鄲反對得更激烈,因為鄴城遺址雖然因解放後為解決水患成立的平原省的原因割裂歷史承襲強行從安陽劃出後,中國史學界公認仍把鄴城的歷史及承襲歸為安陽這讓邯鄲如鯁在喉,所以,曹操和鄴城的關係,絕不許發生在安陽,即便曹操本人願意,也決不能葬在安陽,這就是某些夾藏私貨的邯鄲人給出的反對初衷。學術歸學術,爭論歸爭論,本不在一個頻道,卻被人為、故意地纏繞在一起,干擾學術,動機令人不齒。


563284456987268


2009年12月27日,省文物局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了安陽古墓為曹操墓這一令各界激動的消息。

然而,各種質疑聲也隨之而來,以閆沛東,倪方六為首的所謂學者對次持有不同意見。在曹操墓被髮掘之前,一位名叫徐玉超的村民發現了一塊墓誌,上有銘文雲:“墓在高決橋陌西行一千四百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迴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經專家考證,此墓誌主人為後趙大僕卿駙馬都尉魯潛。由此銘文可知,安陽古墓確為魏武帝墓。

但是歷史上諡號為魏武帝的除了曹操還有姚襄,冉閔。據史料記載,魯潛死於公元345年,而姚襄,冉閔二人皆在其後去世,墓誌何以未卜先知?因此墓誌上記載的只可能是先魯潛一百多年死去的曹操的墓。曹操《遺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畢,皆除服。其將兵屯戍者,皆不得離屯部。有司各率乃職。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曹操本就是唯物主義者,實用至上,故而要求薄葬,況且安陽古墓有被盜的痕跡,可以解釋古墓外不植樹,古墓內不隨葬金銀玉器,以及一些史料中記載的器物沒有出現在墓中的現象。

曹操墓雖然不像別的帝王一樣恢宏氣魄,但是其墓室結構和規格均是侯王級別,出土的大型金錯鐵鏡是王以上的器物、出土石牌記有輴車和十二個陶鼎與圭璧組合,是天子禮儀的規格。結合《水經注》,《元和郡縣圖志》描述的鄴城和西門豹祠遺蹟,安陽古墓與史料記載的曹操墓方位吻合。

各位看官如果覺得還有疑問,可去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編修的《曹操高陵》一書。裡面的分析更加系統。

至於曹丕讓人繪製的羞辱于禁的浮雕,應該是墓外部的建築,不可能把曹操的墓挖開了再繪製。這種外部建築是很難保存下來的,並不能作為判斷依據。


國史拾遺


曹操是我國三國時期的一代梟雄,不過由於宋代以後人們對他有所偏見,便故意歪曲他的形象。例如《三國演義》就有意將他刻畫成一個謀權篡位的治世能臣、亂世奸雄,所以不少後世認為他陰險狡詐、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個不折不扣的奸臣。實際上他於亂世之中統一了我國北方地區,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他唯才是用,為我國人才選拔制度提供了參考,這樣一位蓋世英雄是值得世人尊敬的。雖說人們對曹操褒貶不一,但他仍是三國裡最受關注的人物之一。就連他死後的陵墓也成了世人的焦點,然而一直以來人們都尋找不到他的墓地。相傳他死前擔心有人會破壞他的陵墓,所以實行了密葬,甚至設置了七十二疑冢。近些年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古鄴城北城西12公里處)出土的一陵墓被專家確認為是曹操的,那麼他們是依據什麼做出這一定論的?

一、地理位置與之相符

首先《三國志》、《晉書》等正史中有關於曹操葬於這一帶的記載。其次曹操生前對自己墓葬位置有明確安排:一是言要“葬於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二是提出“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的要求;三是命其後人“時時登銅雀臺, 望吾西陵墓田”。經實地考察,安陽豐鄉是銅雀臺一帶登高西望所見最好的位置。而且這裡地勢較高,漳河無法徑流,土地較為貧瘠,至今都難以耕作,十分符合曹操生前訴求。另外,這一帶先前出土的後趙十一年魯潛墓誌上就明確記載到,魯潛葬在曹操墓的西北角。這一反映與如今出土的曹操墓只隔了一條漳河,屬於一個方向。

二、墓中文物證據確鑿

雖然這座墓葬與秦皇漢武的陵墓相比要簡樸得多,但其規模還算壯觀,總長度近60米。整個墓室的形制和結構與已知的漢魏王侯的墓葬類似,而且該墓室未發現封土,這與文獻中曹操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的情況相符合。最重要的是該墓被出土時僅有8件隨葬品。它們身上分別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等銘文。在墓室清理當中發現人頭骨、肢骨等部分遺骨,經專家初步鑑定這是一男兩女三個個體,其中墓主人為男性,專家認定此遺骨年齡在60歲左右,與曹操終年66歲吻合。

儘管諸多證據都指認安陽曹操墓是真的,但一些人對於陵墓中的石碑還存在質疑,認為這是假造的。因為石碑上“魏武王”的稱號將陰名和陽名混為一體,不僅違背祖制,還會遭天下人詬病,位卑者甚至有殺身之禍。

對此專家給出相應的解釋:

1、 考古的地層關係沒有辦法造假。石牌上的皮殼、土垢、水垢無法造假到這種程度。而且當時從事清理地層、繪圖、清點文物等工作的眾多人員見證了考古現場。

2、 從文字方面,石牌上的文字的結構、書體、用法以及文字內容都經得起時代風格、典章制度、組合關係檢驗。鑑於大墓中沒有出土墓誌或印章,唐際根指出,“如果是造假,當造墓誌或者印章啊!”

3、經過大量文獻資料的查閱發現:事實上,曹操生前是魏王,有自己的封地,武王雖是諡號,但也只能是有封地前提下的“武王”,故應稱“魏武王”。歷史上還有中山靖王、魯恭王等稱呼存在。

儘管文物局對“曹操墓”已蓋棺定論了,但筆者認為從目前的證據來看仍屬於階段性成果。在此階段,用“可能”、“基本”等有迴旋餘地的判斷來展示成果更加妥當。急匆匆地用“確認”等板上釘釘的字眼,一旦後續有所突破性反轉,難免會將自己置於相當被動的地步。


鄧海春


非常感謝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自古以來,所有的王侯將相都會將自己的陵墓建造的極其奢華,畢竟也是一種地位的象徵,就比如秦始皇陵墓,十三陵等等,但是在這些豪華陵墓背後所帶來的是盜墓賊的猖獗。故而相應的各種防止被盜墓就成了各個皇帝們想盡辦法要做的事。其中曹操在這一點上做的可謂是非常到位。

說起曹操,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作為一代梟雄,他的性格其實一直都被塑造成了多疑的樣子,再加上他本身就是盜墓這方面的鼻祖,所以對於自己的陵墓做了很多的防範措施,畢竟按照中國的傳統來說,人死為大,死後被人盜墓那肯定是得不到安生的。那麼曹操到底做了哪些防範措施呢,第一就是一切從簡,並且昭告天下,他的陵墓中沒有珍貴的陪葬品,也沒有建造豪華,這一點從根本上斷絕了很多人發財的想法。第二點就是故佈疑陣,就像是狡兔三窟一樣,曹操的陵墓到今天為止發現的沒有八九,也有四五個了,但是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曹操墓,到現在恐怕都還存在很多爭議。

由此可見,隱藏真正的陵墓確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這一點上其實諸葛亮也做的非常不錯,作為一代智囊,他的陵墓到今為止都沒有被發現。回到正題,在2009年12月27日,有文物局在北京召開了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上將安陽古墓定為了曹操墓,雖然在很大程度上算是一件好事,但隨之而來的也是各種的質疑聲。畢竟之前出過有專家說“發現曹操墓中有一大一小兩具骨骸,小的是曹操小時候”這樣搞笑的言論,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相信。當時閆沛東,倪方六等這些學者都認為並不一定就能下安陽古墓為曹操墓的決定。畢竟在此之前,有一位叫做徐玉超的村名發現了一塊墓誌銘,上面寫的是“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迴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

有專家考察發現,這個墓誌的主人是後趙大僕卿駙馬都尉魯潛,曹操作為東漢末年蜀國君主,所具備的影響力可謂非常巨大,畢竟頭頂著軍事家,政治建,文學家,詩詞家等等的頭銜,故而這裡的西高穴也有很大的可能,因為在附近村民之中有很多的歷史信息,都能夠和曹操的生平所符合。所以說,安陽古墓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曹操墓,那還是有待商榷。


櫛比輿言


2009年在河南安陽一南水北調的施工工地上,發現了一座東漢晚期的大墓。在經過考古專家多方考察驗證之後,證實這座大墓就是東漢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的陵墓。至此,困擾了中國考古界上千年的謎底終於揭開了。

曹操是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詞家,是中國歷史上歷代帝王之中為數不多文武雙全的帝王,魏、蜀、吳三國之中最強大的魏國開國君主。

曹操生前雖未稱帝,但其平生的文治武功卻是許多開國帝王無法望其頸背的。曹操的詩文流傳至今,許多被編進了大、中小學課本,曹操的兵家謀略更是許多軍事學院的必修課。

但是這位曹丞相還有一個不為多數世人所知的身份,摸金校尉的鼻祖、盜墓界的掌門人。

既然曹操是盜墓界的掌門人,對盜墓的套路肯定是瞭如指掌。為了避免被他的徒子徒孫打擾和不孝弟子的光顧,這位掌門人居然祭出了他的鎮派絕學“七十二疑冢”。

七十二個,有說在鄴城的銅雀臺下,有說在漳河河底,有的說在鄴城西門豹祠旁。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恐怕連我們這位曹丞相自己都蒙圈了。就這樣,一代梟雄曹操的陵墓慢慢消失在人們視線當中了。

縱觀中國曆代帝王將相的陵墓無不奢華鋪張,而陵寢之內又陪葬著無數的奇珍異寶,這才引得盜墓賊們風湧而至。他們不但將墓內的珍寶盡數盜走,就連墓主人常常也是暴屍荒野。曹操對這些焉能不知?

所以,曹操於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頒佈了對他後事的《終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

由此可見我們這位魏王千歲的過人之處,即不大肆陪葬,又不立標識。

就連官方的的資料也只有《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記載數語:溢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

後又有《全唐文》卷十的一點記載,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親征高麗,路過鄴城時曾拜揭高陵並祭奠曹操,對這位魏武帝評價甚高。自北宋以後再無任何關於高陵的記載,但是曹操陵寢墓地的傳說卻從未停止過。

1998年,河南安陽安豐鄉西高穴村一農民挖土時發現一塊墓誌,該墓誌明確指出曹操陵墓的具體方位,墓誌上刻有:其墓在高決橋陌西行一千四百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迴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

以上記載明確指示出曹操墓就在西高穴村。2009年,該墓被發現後挖掘出大量的金、銀、銅器及兵器。

這其中最能證明此墓就是曹操墓的是一塊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的刻碑,這和曹操生前的身份完全相符合,“魏武”是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封曹操的。

該墓共出土三具屍體,一男二女。其男性經科學檢測,去世時應在60歲左右,這也與曹操66歲的壽命相符合,所以此墓被確定為魏武帝曹操的陵墓。

大概曹操是盜墓界的鼻祖,也可能是曹操墓防盜措施到位,該墓和陪葬品完好無損。這與其他皇陵帝墓“盜墓者一來,寸草不留”的待遇有著天壤之別,這可能就是曹操與其他帝王的不同之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