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发现餐饮新商机


在2009年的时候,考古队在安阳进行了考古发掘。据当地群众反映,有大批盗墓贼进出该地区。考古队对当地许多盗墓贼参观的墓穴进行了抢救性挖掘。这次挖掘本来并不重要,但万万没想到却有重大发现——魏武帝曹操墓。

但在历史上,要知道魏武王是有两个人的,一个是十六国时期的刘骧,根据墓的年代另一个是三国时期的曹操,考古学家举得它们可能挖到曹操墓了。

但社会上仍有一些声音认为安阳曹操墓不是真正的曹操墓。据传说,曹操历史上共有七十二座墓。安阳高陵可能只是其中一座假墓。那么安阳的曹操墓是真的吗?

1、墓葬规模巨大但朴实无华

陵墓全长近60米。砖拱顶的形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陵相似,这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文献中也清楚地记载了曹操提倡薄葬。而且墓中未发现封土,这与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虽然该墓规模虽不小,但内部装饰简朴,未发现壁画,显示古朴。曹操平时可以使用武器、石枕等物品。一些看似精美的玉器和其他装饰品应该是曹操的日常服饰。这件事很难说。曹操墓很难判断。只有曹操要求薄葬,才容易混淆。因为有很多人都是薄葬。

2、出土的文物符合历史记载

墓葬中出土的器物和石像具有汉魏时期的特点,与时代相一致。但在这一点上,可以说这是一座汉墓,但不一定是东汉的。我们怎么能和曹操谈点关系呢?

3、墓穴位置与历史相符

墓葬的位置与文献记载和出土的鲁潜墓志记载也完全一致。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史书记载,曹操是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死于洛阳,葬于高陵。但真正高陵在哪里?未知。不过,《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没有错。据官方记载,曹操葬在高陵。但高陵是个模糊的地方。

但最重要的是,国家文物局已经多次认定安阳曹操墓为真墓。尽管墓葬中的埋藏物可能有假冒伪劣的嫌疑,但所发现的地层关系却不可能是假的。


LongTime常锬


如果所谓曹操墓的新发现是在江苏或者安徽,我倾向于相信。这次说在河南,我觉得就像韩国人说中秋节是他们定的一样荒谬。因为我曾到河南开封旅游,在欣赏“清明上河图”的美景之余,饶有兴趣的买了当地特产“黑衣花生”,卖家介绍,这个花生只产在开封,剥除外壳,花生米面上的一层“花生衣”上漆黑的,而花生米又是原色。我们一起去的都买了。回程的车上我们拿出来品尝,没一伙我们的嘴巴上,牙齿和手全部漆黑,用手搓花生衣,发现黑色是染上去的,大家大呼上当,作假真是巧夺天工,曹操墓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兴海亭


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下面我分享下我的看法。

刚看了曹操墓考古的纪录片,安阳县当时对挖掘很是犹豫,终于还是下定决心提供经费。查了一下当地财力,2018年公共预算收入5亿多。怪不得当时如此犹豫。

早听说魔笛形似克圣人,前几天看颁奖的时候发现魔笛爹也像老年克圣,那几乎可以预见魔笛老了也是个帅老头(发量少不吸烟//河南安阳曹操墓出土大小两个头盖骨,经鉴定一个是曹操的一个是曹操小时候的,我感觉是真的。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如有更好的答案还烦请评论区讨论,小弟给大家一起学习以下。咱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最后祝大家每天开心快乐每一天,工作顺利,事业有成。


才佬乡土文化


先来答疑:借用曹操墓考古队队长潘伟斌的话:时间证明安阳高陵就是曹操墓

2013年,安阳“曹操高陵”在上报第七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后,被公布为“国保”单位时,将其命名为“安阳高陵”,从而模糊了“曹操”二字,引起了许多学者的诟病和老百姓们的不解。

不过,时间证明了一切。2016年,在洛阳东南郊西朱村发现了一座曹魏大墓,与曹操墓有了许多一一印证关系,从而摆脱了造假的嫌疑

去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曹操高陵》一书,是对安阳高陵的权威性总结。

曹操头骨出土时的情景

曹操长啥样?《三国演义》里说,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髯”;《魏氏春秋》注曰:曹操“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

曹操墓考古队队长潘伟斌透露,将借助高科技设备对尸骨进行鉴定,未来,有可能对曹操相貌进行DNA复原,人们将有望一睹魏武王曹操的尊容。

曹操DNA鉴定工作已经开始

2008年12月,安阳曹操高陵发掘工作开始,并于2009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六大考古发现,全国重要考古发现和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目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曹操墓修复出来的文物973件,从材质上分,计有:铁器、铜器、金器、银器、玉器、云母、骨器、陶器、瓷器、石器、漆木器、丝织品等等,考古报告已经出版。

去年,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经过对曹氏家族进行采样、研究,以今推古,宣布:找到了曹操家族DNA。

对于通过DNA检测这种现代技术鉴定,学术界基本还是很认可的。今年以来,已有国内权威部门与考古队取得联系,并达成初步合作协议,将对安阳高陵墓中出土的三具骨胳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

由于曹操墓内出土有三个人骨个体,经历多次被盗,已经混在一起,考古队已经与国内最权威的相关科研部门达成初步协议,将对安阳高陵墓中尸骨进行分拣,借助高科技设备进行鉴定,对墓主人的生前食谱,健康状况等方面的研究。

未来,有可能对曹操相貌进行复原,如果此工作进展顺利,人们将有望一睹魏武王曹操的尊容。

揭秘曹操墓

揭秘1:号称薄葬的曹操,其墓葬内为什么出现金银玉器?

曹操墓出土的陶鼎

1800年前,溘然长逝的曹操遗令“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既是一种防盗措施,又是一种节俭的理念,开启了中国古代丧葬史上将近400年的薄葬之风。

薄葬之说,曾引发一些人对曹操墓的真伪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安阳高陵二号墓内出土有金器、玛瑙等重要文物,似乎有违曹操遗令。

潘伟斌研究员解释说,曹操墓内并没有发现大型金银铜等礼器。礼器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和标志,曹操墓中所随葬的礼器如圭和璧等,均以石质代替;鼎为陶制,属于专门用来随葬的典型明器。

曹操墓出土的丝织品

而且,这一现象也和《后汉书.礼仪志》中皇帝随葬的东园秘器,所规定的皇帝用鼎,瓦鼎十二正好相符。

潘伟斌研究员进一步介绍说,曹操墓中所出土的金银器,均为衣服上的饰品,比如金纽扣、金簧、金丝等。这种现象恰恰又证明了曹操生前的遗令中所要求的“敛以时服”这一史实。

因此,曹操墓中所出土的玉觹(xī)、金银器具等文物,正好说明了他去世后,的确是严格按照其遗令来安葬的。

揭秘2:曹操墓中发现三具尸体,谁才是墓主人?

曹操墓中发现三具尸体,一具为男性,约为六十多岁,与曹操去世时六十六岁年龄相符,被确认为曹操;另两具为女性,分别为二十多岁和五十多岁。

一座陵墓内出土三具尸体。考古队当初是如何判定这座墓是曹操的墓葬?如何确定所出土的男性尸体为曹操本人的呢?

潘伟斌队长说,一方面该墓葬所出土的男性年龄与曹操本人去世时的年龄相符,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根据考古发掘资料,比如从墓葬开口的地层来看,这座墓的时代是东汉末期的。

出土圭、璧的墓葬均为王侯以上级别的墓葬,而单独的王后陵墓中并不出土圭这种重要礼器。而且墓葬内还出土有“魏武王常所用”石牌,指明了墓主人的身份。

王陵与帝陵的区别,一个标志之一就是出土鼎的数量。根据《后汉书.礼仪志》东园秘器条中记载,皇帝用鼎,瓦鼎十二,曹操高陵中恰恰出土了十二个陶鼎。而曹操生前已经享有了皇帝的所有礼遇,故其去世时安葬的级别也应该是皇帝一级的。

在曹操墓中还出土有一个大型铁镜,由于史料记载曹操生前曾经向汉献帝进献错金铁镜,向皇后进献错银铁镜,向贵人和公主进献铁镜。

“当时,我推测该铁镜应该是错金铁镜。”潘伟斌说,后来由于锈蚀,背后有部分崩落,里面暴露出来了金丝,证实了我当初的这个推测,经过CT扫描,果然在其背后发现有花纹,证明了该铁镜是错金银铁镜。

规划:

一座“三国”城两年后将在安阳崛起

曹操墓尘埃落定,安阳曹操高陵保护、建设工作也进入了加速期。

2017年9月底,安阳曹操高陵本体保护与展示工程开工建设,这也标志着曹操高陵保护工程进入正式建设阶段。该工程总占地面积490亩,预计2019年11月竣工。

下一步,安阳市将依托曹操高陵本体保护与展示工程,建成一座集考古文化展示、市民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遗址+公园”型人文旅游景点,逐步实现对外开放,让更多的人走近“曹操墓”。

潘伟斌说:曹操墓发现,曾经经历了太多风波,先是有人质疑,而后为了达到否定它是曹操墓的目的,诬陷我们作假,说我们提前在南阳购买了石牌,埋进该墓内。不过,时间证明了一切:安阳高陵就是曹操墓

以上就是答疑全部内容,那么你是怎么看的呢?


大河客户端


河南安阳发现了曹操墓,这是很多年前的“新闻”了。但直到今天,关于这座墓的真假还是争论不休。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

1、 一个当地文化爱好者发现了一块墓志(1998年),墓主人是东晋十六国后赵时期的官员叫鲁潜。墓志中详细记录了魏武帝高陵与鲁潜墓的位置关系。

2、 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发现两个被盗的东汉大墓(2005-2007年),符合上述位置关系描述。

3、 考古发现(2008-2009年)西高穴二号墓等级较高,但已多次被盗。墓中出土了一些石头牌,是各类陪葬品的铭牌,文字显示“魏武王….”。还有一些文物是从盗墓者手中回收的。墓中发现一男二女少量遗骨,医学鉴定显示男性60岁左右。

4、 就上述信息,经当地政府邀请文物专家分析确定该墓为曹操高陵(2009年底),并位列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后来申报并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阳高陵”。但社会上也有大量反对者,质疑该鉴定造假或不严谨。

阅读了能公开看到的相关资料,直觉的答案就是“墓主人证据不足”。

1、 鲁潜墓志是个起因,也是个关键点。这份墓志是取土烧砖时发现的,但鲁潜墓的遗迹根本找不到了。126字的墓志中,对墓主人生平只言片语,却用了半个篇幅记录鲁潜墓与魏武帝高陵的位置关系,显得不伦不类。

2、 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方盗墓者之一,创业的时候就盗挖了汉武帝叔叔梁孝王刘武的陵,据说还设立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的官职。这位盗墓的祖师爷,自己的墓葬怎么会不担心被盗呢?后赵距离东汉末约120年,鲁潜是如何清楚知道曹操墓位置的,而其他文献却未见如此明确的记载。

3、 墓中出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等石牌,这个“魏武王”的称谓很怪异,把生前爵位和死后谥号放在了一起。今天我们使用“汉武帝、唐太宗”这些缩略称谓,并不代表当时也这么用的。

4、 紧邻的西高穴一号墓是谁的,没有见到官方资料介绍及与二号墓的对比分析。

上述简单的逻辑分析,就有很多疑点。这里的怀疑并非怀疑某某人造假,而是考古鉴定的证据链不足。孤证不为证,事有反常必为妖,学术应该是严谨的、且不急于给出答案的。

一些反对意见的朋友,把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七批国保名单中“安阳高陵”没有“曹操”二字,认定为是“不确定墓主人”,这也是一种误读。如果否定曹操墓,应该使用“安阳西高穴东汉墓”,“高陵”二字不能抹去曹丞相的影子。

但关于学术上的争议,也并非行政机关的一份文件就可以“盖棺定论”且“不容置疑”的。同时一些专家的论调也缺乏胸襟,学术是讨论和争论的,并不是武断的让持反对意见者闭嘴。学术没有朝堂与江湖的阶级差别,人人都有发言权。

曹操墓的真伪,已并非简单学术之争,而是一种社会病态。


几苇渡


国家层面的学术界都倾向于该墓为曹操墓,而民间所谓“质疑者们”都是夹带私货的一波利益相关方,安徽毫州人不能承认,因为承认了就无疑印证了自己境内的所谓”曹操墓”是假的,所以曹操墓决对不许在河南发现,而河北邯郸反对得更激烈,因为邺城遗址虽然因解放后为解决水患成立的平原省的原因割裂历史承袭强行从安阳划出后,中国史学界公认仍把邺城的历史及承袭归为安阳这让邯郸如鲠在喉,所以,曹操和邺城的关系,绝不许发生在安阳,即便曹操本人愿意,也决不能葬在安阳,这就是某些夹藏私货的邯郸人给出的反对初衷。学术归学术,争论归争论,本不在一个频道,却被人为、故意地缠绕在一起,干扰学术,动机令人不齿。


563284456987268


2009年12月27日,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安阳古墓为曹操墓这一令各界激动的消息。

然而,各种质疑声也随之而来,以闫沛东,倪方六为首的所谓学者对次持有不同意见。在曹操墓被发掘之前,一位名叫徐玉超的村民发现了一块墓志,上有铭文云:“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经专家考证,此墓志主人为后赵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由此铭文可知,安阳古墓确为魏武帝墓。

但是历史上谥号为魏武帝的除了曹操还有姚襄,冉闵。据史料记载,鲁潜死于公元345年,而姚襄,冉闵二人皆在其后去世,墓志何以未卜先知?因此墓志上记载的只可能是先鲁潜一百多年死去的曹操的墓。曹操《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曹操本就是唯物主义者,实用至上,故而要求薄葬,况且安阳古墓有被盗的痕迹,可以解释古墓外不植树,古墓内不随葬金银玉器,以及一些史料中记载的器物没有出现在墓中的现象。

曹操墓虽然不像别的帝王一样恢宏气魄,但是其墓室结构和规格均是侯王级别,出土的大型金错铁镜是王以上的器物、出土石牌记有輴车和十二个陶鼎与圭璧组合,是天子礼仪的规格。结合《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描述的邺城和西门豹祠遗迹,安阳古墓与史料记载的曹操墓方位吻合。

各位看官如果觉得还有疑问,可去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修的《曹操高陵》一书。里面的分析更加系统。

至于曹丕让人绘制的羞辱于禁的浮雕,应该是墓外部的建筑,不可能把曹操的墓挖开了再绘制。这种外部建筑是很难保存下来的,并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国史拾遗


曹操是我国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不过由于宋代以后人们对他有所偏见,便故意歪曲他的形象。例如《三国演义》就有意将他刻画成一个谋权篡位的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所以不少后世认为他阴险狡诈、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个不折不扣的奸臣。实际上他于乱世之中统一了我国北方地区,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他唯才是用,为我国人才选拔制度提供了参考,这样一位盖世英雄是值得世人尊敬的。虽说人们对曹操褒贬不一,但他仍是三国里最受关注的人物之一。就连他死后的陵墓也成了世人的焦点,然而一直以来人们都寻找不到他的墓地。相传他死前担心有人会破坏他的陵墓,所以实行了密葬,甚至设置了七十二疑冢。近些年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古邺城北城西12公里处)出土的一陵墓被专家确认为是曹操的,那么他们是依据什么做出这一定论的?

一、地理位置与之相符

首先《三国志》、《晋书》等正史中有关于曹操葬于这一带的记载。其次曹操生前对自己墓葬位置有明确安排:一是言要“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二是提出“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的要求;三是命其后人“时时登铜雀台, 望吾西陵墓田”。经实地考察,安阳丰乡是铜雀台一带登高西望所见最好的位置。而且这里地势较高,漳河无法径流,土地较为贫瘠,至今都难以耕作,十分符合曹操生前诉求。另外,这一带先前出土的后赵十一年鲁潜墓志上就明确记载到,鲁潜葬在曹操墓的西北角。这一反映与如今出土的曹操墓只隔了一条漳河,属于一个方向。

二、墓中文物证据确凿

虽然这座墓葬与秦皇汉武的陵墓相比要简朴得多,但其规模还算壮观,总长度近60米。整个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的墓葬类似,而且该墓室未发现封土,这与文献中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最重要的是该墓被出土时仅有8件随葬品。它们身上分别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等铭文。在墓室清理当中发现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经专家初步鉴定这是一男两女三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专家认定此遗骨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

尽管诸多证据都指认安阳曹操墓是真的,但一些人对于陵墓中的石碑还存在质疑,认为这是假造的。因为石碑上“魏武王”的称号将阴名和阳名混为一体,不仅违背祖制,还会遭天下人诟病,位卑者甚至有杀身之祸。

对此专家给出相应的解释:

1、 考古的地层关系没有办法造假。石牌上的皮壳、土垢、水垢无法造假到这种程度。而且当时从事清理地层、绘图、清点文物等工作的众多人员见证了考古现场。

2、 从文字方面,石牌上的文字的结构、书体、用法以及文字内容都经得起时代风格、典章制度、组合关系检验。鉴于大墓中没有出土墓志或印章,唐际根指出,“如果是造假,当造墓志或者印章啊!”

3、经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事实上,曹操生前是魏王,有自己的封地,武王虽是谥号,但也只能是有封地前提下的“武王”,故应称“魏武王”。历史上还有中山靖王、鲁恭王等称呼存在。

尽管文物局对“曹操墓”已盖棺定论了,但笔者认为从目前的证据来看仍属于阶段性成果。在此阶段,用“可能”、“基本”等有回旋余地的判断来展示成果更加妥当。急匆匆地用“确认”等板上钉钉的字眼,一旦后续有所突破性反转,难免会将自己置于相当被动的地步。


邓海春


非常感谢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自古以来,所有的王侯将相都会将自己的陵墓建造的极其奢华,毕竟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就比如秦始皇陵墓,十三陵等等,但是在这些豪华陵墓背后所带来的是盗墓贼的猖獗。故而相应的各种防止被盗墓就成了各个皇帝们想尽办法要做的事。其中曹操在这一点上做的可谓是非常到位。

说起曹操,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作为一代枭雄,他的性格其实一直都被塑造成了多疑的样子,再加上他本身就是盗墓这方面的鼻祖,所以对于自己的陵墓做了很多的防范措施,毕竟按照中国的传统来说,人死为大,死后被人盗墓那肯定是得不到安生的。那么曹操到底做了哪些防范措施呢,第一就是一切从简,并且昭告天下,他的陵墓中没有珍贵的陪葬品,也没有建造豪华,这一点从根本上断绝了很多人发财的想法。第二点就是故布疑阵,就像是狡兔三窟一样,曹操的陵墓到今天为止发现的没有八九,也有四五个了,但是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曹操墓,到现在恐怕都还存在很多争议。

由此可见,隐藏真正的陵墓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一点上其实诸葛亮也做的非常不错,作为一代智囊,他的陵墓到今为止都没有被发现。回到正题,在2009年12月27日,有文物局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将安阳古墓定为了曹操墓,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算是一件好事,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各种的质疑声。毕竟之前出过有专家说“发现曹操墓中有一大一小两具骨骸,小的是曹操小时候”这样搞笑的言论,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当时闫沛东,倪方六等这些学者都认为并不一定就能下安阳古墓为曹操墓的决定。毕竟在此之前,有一位叫做徐玉超的村名发现了一块墓志铭,上面写的是“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

有专家考察发现,这个墓志的主人是后赵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曹操作为东汉末年蜀国君主,所具备的影响力可谓非常巨大,毕竟头顶着军事家,政治建,文学家,诗词家等等的头衔,故而这里的西高穴也有很大的可能,因为在附近村民之中有很多的历史信息,都能够和曹操的生平所符合。所以说,安阳古墓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曹操墓,那还是有待商榷。


栉比舆言


2009年在河南安阳一南水北调的施工工地上,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的大墓。在经过考古专家多方考察验证之后,证实这座大墓就是东汉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的陵墓。至此,困扰了中国考古界上千年的谜底终于揭开了。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词家,是中国历史上历代帝王之中为数不多文武双全的帝王,魏、蜀、吴三国之中最强大的魏国开国君主。

曹操生前虽未称帝,但其平生的文治武功却是许多开国帝王无法望其颈背的。曹操的诗文流传至今,许多被编进了大、中小学课本,曹操的兵家谋略更是许多军事学院的必修课。

但是这位曹丞相还有一个不为多数世人所知的身份,摸金校尉的鼻祖、盗墓界的掌门人。

既然曹操是盗墓界的掌门人,对盗墓的套路肯定是了如指掌。为了避免被他的徒子徒孙打扰和不孝弟子的光顾,这位掌门人居然祭出了他的镇派绝学“七十二疑冢”。

七十二个,有说在邺城的铜雀台下,有说在漳河河底,有的说在邺城西门豹祠旁。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恐怕连我们这位曹丞相自己都蒙圈了。就这样,一代枭雄曹操的陵墓慢慢消失在人们视线当中了。

纵观中国历代帝王将相的陵墓无不奢华铺张,而陵寝之内又陪葬着无数的奇珍异宝,这才引得盗墓贼们风涌而至。他们不但将墓内的珍宝尽数盗走,就连墓主人常常也是暴尸荒野。曹操对这些焉能不知?

所以,曹操于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颁布了对他后事的《终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由此可见我们这位魏王千岁的过人之处,即不大肆陪葬,又不立标识。

就连官方的的资料也只有《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记载数语:溢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

后又有《全唐文》卷十的一点记载,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丽,路过邺城时曾拜揭高陵并祭奠曹操,对这位魏武帝评价甚高。自北宋以后再无任何关于高陵的记载,但是曹操陵寝墓地的传说却从未停止过。

1998年,河南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一农民挖土时发现一块墓志,该墓志明确指出曹操陵墓的具体方位,墓志上刻有:其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

以上记载明确指示出曹操墓就在西高穴村。2009年,该墓被发现后挖掘出大量的金、银、铜器及兵器。

这其中最能证明此墓就是曹操墓的是一块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的刻碑,这和曹操生前的身份完全相符合,“魏武”是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封曹操的。

该墓共出土三具尸体,一男二女。其男性经科学检测,去世时应在60岁左右,这也与曹操66岁的寿命相符合,所以此墓被确定为魏武帝曹操的陵墓。

大概曹操是盗墓界的鼻祖,也可能是曹操墓防盗措施到位,该墓和陪葬品完好无损。这与其他皇陵帝墓“盗墓者一来,寸草不留”的待遇有着天壤之别,这可能就是曹操与其他帝王的不同之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