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道德經》解義(12)

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1.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聖賢之人的思想,與非聖賢之人的思想不同。聖賢之人不是為自己,而是以百姓的利益為重。

解釋:聖賢之人之所以為聖賢,是因為他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而,平常之人是為自己想的多,為別人想的少。

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對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對待他,使他得到善良,從而變得善良。講信用的人,我以信任對待他。不講信用的人,我以信任對待他,使他得到信任,從而變得講信用。

解釋:對於人們所說的好人、不好的人,衡量的尺子是道,而非大家說他好他就是個好人,更不是某一個人說他不好他就是個不好的人。

3.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聖賢之人不忘初心,從不為自我利益而執著。聖賢之人以自我為榜樣,使眾人的心都回歸樸素自然。

解釋:聖賢之人的作用就是以自我為榜樣,做眾人的模範,教導眾人儘可能接近自然,迴歸自然。

4.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眾人都執著於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只相信眼睛和耳朵。聖賢之人使眾人都恢復像嬰孩一樣淳樸自然的狀態。

解釋:初生的嬰兒最接近於自然,淳樸、敦實,無慾無求。

《道德經》解義(12)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兇虎,入軍不被甲兵。兇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1.出生入死。

不生即滅,不滅即生。

解釋:生滅是相對的。不符合生長的規律就滅亡,符合生長的規律就不會滅亡。

2.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明白了生滅規律的,能長生長壽,能長生長壽的,十個人裡有三個。不明白生滅規律的,十個人裡也有三個。生長得好好的突然就滅亡了,十個人裡還有三個。這是什麼原因?因為把生命看得太重,欲求太多,反而累及生命。

解釋:有明白的人,有糊塗的人,還有半明白半糊塗的人,各佔大約十分之三。慾望過度的人與無慾無求的人,結果怎麼能一樣?

3.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兇虎,入軍不被甲兵。兇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聽說那對萬物的生長規律比較明白的人,在外出行不會遇見兇惡的猛獸,在別人看著危險的地方也能避免故意來的傷害。猛獸在他面前,無法用自己的犄角和利爪襲擊他。兵器在他面前,也無法使自己的鋒刃發揮作用。這是什麼原因?因為他所在的是不滅之地,不滅即生。

解釋:明白了事物的生滅規律,遵從道,順應道,就能規避兇險,得以平和安定。

《道德經》解義(12)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萬事萬物是由道孕育而來的,但,萬事萬物還要以德性來修養自己,以五穀來供養自己的身體,以所處的環境形勢來成就自己。因此,萬事萬物沒有不遵從道的,沒有不注重自己的德性的。

解釋:一個人得到了生命還不夠,還要修養自己的德性,還要吃飯,還要培養自己的信義,還要進入一個合適的生活環境。其中,生命和德性是最重要的。

2.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尊崇大道,把德性視為珍貴,萬物才得以自然生長,循環不息。

解釋:背道而馳,不注重德性的修養,就不是個有智慧的人。違反了自然規律,萬物也難以順利生長。

3.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所以,道孕育了萬物,德性修養了萬物。而後,萬物生長、發育、成熟、結果。萬物要被培養、愛護。修養了萬物而不把萬物佔有,不稱頌自己的功勞,不以有為的心去看待那些事,這就是高深的德行。

解釋:道是一種修為的方法,而德是藉著道修出來的,德跟隨一個人一刻也不離身,但,一個人做了不好的事,就會減損自己的德,他的德行也不像以前那麼高深了。

《道德經》解義(12)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其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1.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萬物都有來源,那個來源的地方,就是萬物的母親。認識了母親,就能認識孩子。認識了孩子,又知道孩子的根在母親那兒,母親和孩子的關係是永恆不變的,由此可知:道存在,萬物就不滅。

解釋:道是天地、萬事萬物的母親,只要道存在,天地、萬事萬物就永恆不滅。

2.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閉塞慾念出入的門徑,就不會為無窮無盡的慾望得不到滿足而感到痛苦。打開慾念出入的通道,無窮無盡的慾望紛紛擾擾,這個人就無可救藥了。

解釋:慾望太多,而得不到滿足,這正是人痛苦的根源。

3.見其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能從龐大的物體發現細微之處,叫做明察秋毫。以柔克剛才是真正的強大。通過發出的光亮發現光亮的來源,利用已經具備的優勢增強自身的能力,這就可以說是入道了。

解釋:於細微處見精神,往往能發現事物的規律,大道無形而顯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