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太平军悍将陈国瑞:降清后与刘铭传“械斗”,后被流放黑龙江

天京事变后,拜上帝教信仰破产,太平天国众多悍将失去了奋斗之目标与动力,纷纷主动向曾经被视为“妖魔”的清王朝投降,以谋取一官半职。一般而言,叛降之将就应该夹着尾巴做人,老老实实干活,安全度过余生。但是,有些人总是按耐不住,作为降将,还非常嚣张跋扈,结果要被清朝处死,要么流放到黑龙江宁古塔,去冰天雪地里待着。这不,太平天国叛将陈国瑞:作战勇猛无敌,曾以500兵马击败8000“捻军”,威震敌胆,成为僧格林沁麾下一员骁将。但是,此人过于嚣张跋扈,目中无人,“贼性”未改,经常与同僚起冲突,还曾率兵抢劫刘铭传军火。为此,慈禧太后勃然大怒,下令捉拿陈国瑞,将其发配黑龙江宁古塔充军,以示惩罚。


太平军悍将陈国瑞:降清后与刘铭传“械斗”,后被流放黑龙江

陈国瑞,湖北应城人,早年家境贫困,跟叔父一起生活,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但是,陈国瑞力大无穷,且弑杀成性,村庄附近之猫、狗大多被其打死,搞得天怒人怨。为此,叔父决定送他去学习武术,将来投军,谋得一官半职。1853年10月,太平军西征军攻入湖北,陈国瑞跑来投奔韦俊军团,参加反清斗争。在太平天国,陈国瑞作战勇猛,遇战当先,很快就当上了军帅,可以自领一军作战。1856年12月,天京事变之后的韦俊处境孤立,湘军又团团包围武昌,陈国瑞决定投奔清朝,隶属总兵黄开榜部。陈国瑞叛变后,主要不是与太平军作战,而是北上剿灭两淮“捻军”,多数时候要听从漕运总督袁甲三(袁世凯叔祖)调遣。1857年6月,总兵龚耀伦攻打淮安“捻军”,陈国瑞率500兵马绕道偷袭,杀敌3000余人,获得大胜,由此而升任游击一职。


太平军悍将陈国瑞:降清后与刘铭传“械斗”,后被流放黑龙江

攻打淮安初露锋芒,让袁甲三对其刮目相看,并极力向僧格林沁推荐他,希望他能有更好的舞台发展。1860年10月,僧格林沁20000蒙古铁骑在八里桥惨败,被7000英法联军狂揍一顿,算是了3000多兵马,还被咸丰革除职务。1861年3月,淮北“捻军”声势大振,清朝再次恢复僧格林沁职务,命其前往两淮作战,消灭贼寇。此时,袁甲三推荐悍将陈国瑞自然符合僧王心意。效力僧格林沁,陈国瑞开始迎来人生之巅峰。4月,僧格林沁率蒙古铁骑与“捻军”在徐州开战大战,双方死伤三个时辰,不分胜负。此时,陈国瑞率500敢死队绕道偷袭“捻军”大营,纵火焚烧粮草,还中途伏击王春玉8000援军,斩杀数千人。《清史稿》对此如是载:“冒雨袭破其三营。别贼趋救,昏暗不辨,自相杀,乘势蹙之,歼数千。捻势遂衰。”500狂打8000,陈国瑞还真是够猛。


太平军悍将陈国瑞:降清后与刘铭传“械斗”,后被流放黑龙江

此次徐州会战,陈国瑞大出风头,500敢死队击败8000敌军。为此,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上奏朝廷,给陈国瑞弄来总兵一职(正二品武官),以示笼络。一战就拿下总兵衔,陈国瑞心花怒放,他决定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1863年,被陈玉成痛骂为“墙头草”的奏王苗沛霖第三次起兵反清,纵横两淮,占地为王。苗沛霖反叛,僧格林沁大怒,直接出兵进行讨伐,可却遇到了挫折,因为蒙古骑兵在“壕沟、堡垒”战术面前无能为力;屡次攻打营寨都被炮火、墙垒挡回来,死伤不小,士气低落。此时,陈国瑞再次拿出看家本领,就是率军玩偷袭,直接攻打苗沛霖屯粮之地,让敌军失去继续抵抗之物质基础。很幸运,陈瑞国再次获得胜利,苗沛霖猝不及防,粮草被焚毁,狼狈而逃,后被部下杀害。《清史稿》载:“亲引军渡河焚贼粮屯,连破数垒。沛霖夜遁,为人所杀。”如此,陈国瑞名声大噪,清朝授予他提督衔(从一品武官),以示激励。


太平军悍将陈国瑞:降清后与刘铭传“械斗”,后被流放黑龙江

追随僧格林沁混,陈国瑞可谓是风光无限,一路官运亨通,令人羡慕。但是,陈国瑞的好运很快就到头了。1865年5月,僧格林沁孤军深入,在山东菏泽高楼寨被梁王张宗禹、遵王赖文光伏击,7000八旗劲旅全军覆没,本人则在麦田中被小兵张皮绠杀死。没了这位八旗第一名将,慈禧只能将军权放给曾国藩,让他北上督师,指挥各路兵马追杀“捻军”。如此一来,陈国瑞就得听从曾国藩号令了,这是他所不愿意的。因为,陈国瑞只服从僧格林沁一人,别人则不入法眼。为此,陈国瑞只能是受曾国藩冷落,很少能杀敌立功,也很少能拿到军火、饷银。曾经风光无限,此时却受到冷落,陈国瑞自然不服。为此,他直接出兵抢劫刘铭传大营,与“淮军”厮杀,公开搞“械斗”。史载:“与刘铭传交恶,发兵争斗,杀伤甚多,踞长沟相持不下。”公开挑起内斗,清朝震动。


太平军悍将陈国瑞:降清后与刘铭传“械斗”,后被流放黑龙江

陈国瑞不给面子,曾国藩直接上奏朝廷弹劾,差点将其一撸到底,史载:“遂撤去帮办军务,褫黄马褂,暂留处州镇戴罪立功。”所谓的戴罪立功,在湘系、淮系督师期间,自然是没有东山再起之机会了。按理说,此次事件过后,陈国瑞应该老实一点才是,赶紧夹着尾巴过日子,不要再闹事了。1871年,陈国瑞在扬州闲赋,整天无所事事。此时,名声狼藉的李昭寿也正好在扬州度假,挂着提督衔过着小日子,继续作威作福。陈国瑞呢?僧格林沁主持军务时期,经常抢夺李昭寿功劳不说,还劫掠粮草。当时,有僧王做靠山,李昭寿不敢对其发火,只能忍着,可心里却非常不快。也许是欺负李昭寿上瘾了,陈国瑞在扬州依然给对方面子,经常去李昭寿家中闹事。如此,双方大打出手,带着家丁进行械斗,让扬州市民看了清朝官员之笑话——“狗咬狗”,没有一个是好的。


太平军悍将陈国瑞:降清后与刘铭传“械斗”,后被流放黑龙江

两位朝廷从一品大员,居然在公开场合厮杀,成何体统。为此,慈禧勃然大怒,直言:“再怙恶,当即处以极刑。”此时,陈国瑞应该老实了,可并没有。不久,他再次与地方官员起冲突,还弄死了胡士礼,造成命案,影响相当恶劣。如此,慈禧不再容忍,直接将其发配去黑龙江宁古塔充军,去尝尝冰天雪地之滋味。光绪年间,清朝决定再次起用陈国瑞,但李鸿章极力反对,说他本性难移,故而作罢。史载:“鸿章谓其情性未改,精力已衰,遂不复用。光绪八年,殁於戍所。”如此,陈国瑞无法复出,老死宁古塔。

参考书目:《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