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重磅!调控升级!现房销售制度来了!开发商迎来大考!

在外界强烈预期楼市将宽松之际,继驻马店与广州出台放松楼市政策被撤回之后,今天,海南省宣布楼市政策收紧升级!这是2018年4月海南全域限购后又一次重磅新政。

重磅!调控升级!现房销售制度来了!开发商迎来大考!


01

这是3月3日央行电话会喊话强调“房住不炒”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之后,海南是首个正面做出回应的省份。3月7日下午,海南省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关于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制的通知》,核心内容是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制,并创新提出发展安居型商品住房,以及实行本地居民多套住房限购政策和商品住房现房销售制度等。

主要包括三点:

1. 本地居民限购第三套住房。对在海南省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省户籍和常住居民家庭(含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停止向其销售安居型商品住房和市场化商品房。

2. 实行现房销售制度。通知提出改革商品住房预售制度,自文件印发之日起,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只能现房销售。

3.遏制投机炒房。各市县对本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负主体责任,避免将住房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责任落到实处。

02

围绕房地产预售制度是否取消的讨论由来而久。

商品房预售, 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先出售给购房者,由购房者预先支付定金或房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房地产开发的门槛。

中国内地现行的商品房预售制度起始于1994年,并在《房地产管理法》和随后发布的《城市房地产经营管理条例》、《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等法律文件中予以明确。

对于房企而言,通过预售制度,开发商在建设初期,就可以通过提前销售,占用购房者的资金,进而形成以较少的自由资金撬动项目建设所需的庞大资金的“杠杆”效应, 实现“空手套白狼”的经营模式 。

然而,商品房预售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在商品房预售制度下,对于购房者而言是先交钱再拿房,存在很多不可预料的因素和风险。

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基本都与预售制度有关。虽然,预售制度加快了房企的销售节奏和建设数量,是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但对购房者来说,因为保障度太低,存在各种不确定风险,由此产生的大量纠纷经常让购房者付出不小的代价。特别这两年由于调控,出现大量精装修房子,更是加剧这种纠纷,精装修大部分都是劣质代名词。 

比如昨天福州地产信息报道的这篇文章:交房在即!精装变“惊装”!还漏水!

福州这个小区的业主,最近一点也开心不起来,甚至有点愤怒。因为他们花几百万买的"精装房"变成了“惊吓房”,即将交付的房屋现状与所谓“每平米4000标准”的约定严重不符,触目惊心,引起业主集体拒绝接受!

看房约定是这样:

重磅!调控升级!现房销售制度来了!开发商迎来大考!


结果开放日看到是:

重磅!调控升级!现房销售制度来了!开发商迎来大考!


重磅!调控升级!现房销售制度来了!开发商迎来大考!


重磅!调控升级!现房销售制度来了!开发商迎来大考!


 

03

现房销售对房企影响多大

现房销售早几年再度被热议。2018年9月,广东省房地产协会曾向各副会长单位下发《关于请提供商品房预售许可有关意见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商品房预售制度存在导致工程烂尾、违法违规销售、交易不公平、房屋面积管理职能难以厘清、不平衡发展和低效率竞争等风险,建议降低预售制带来的高杠杆效应,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全面实施现售。随后2018年10月,深圳就推出了全国首个商品房现房销售试点项目深圳龙华金茂府。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重资产的行业,房地产公司普遍有着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划分,剔除掉银行、非银金融两个行业之后,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率常年高居全行业之首 。

疫情冲击之下,房地产企业资金本就紧张的情况下,一旦预售制取消,改为现房销售,意味着预售部分资金也被缩减,资金压力将会更大。

现房销售一方面将增加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将降低开发商的周转率。如果全面实行现房销售,则通过预售款项偿还开发贷和进行后续开发的环节被切断。对地产商而言,建设开发阶段的资金需由自筹资金和外部贷款弥补,且这些款项使用周期均会被拉长至项目完工销售,项目周转率将被迫下降。

有地产业内人士指出,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企业,民营与国(央)企融资渠道和成本相差很大。原来民营企业还能靠高周转对冲资金压力,但高周转就牺牲了品质。现房销售下,能低成本融资的将是最终赢家,相比之下民营房企压力会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