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這個“假和尚”,和200多個女人生下孩子,這是善行,為他鼓掌


這個“假和尚”,和200多個女人生下孩子,這是善行,為他鼓掌

說起「生孩子」這件事兒,這個和尚比女人更熟悉。

江蘇南通有一位名叫道祿的和尚,出家8年,先後讓200多個女人,生下了200多個孩子。

她們中最大的46歲,最小的16歲;有未婚的學生,也有已婚的婦女。

有人調侃他多子多福,有人說他是酒肉和尚。

甚至還有人責罵他,出家人不正經,跟多個女人有染。

然而,就在大家紛紛譴責他品性不端時,卻意外地發現了道祿和尚背後驚人的秘密

為子祈福,為子出家


道祿在家時家裡從商,家產豐厚,讓他產生出家念頭的是自己的孩子,他是近親結婚,害怕自己的孩子不健康。就去廟裡求菩薩保佑自己的孩子,自己願意50歲出家,伴菩薩左右。後來,得菩薩保佑他真的擁有了一個健康的孩子。


後來,因為不順的婚姻,他看破紅塵,提前35歲出家。道祿師父說,自己年輕的時候花天酒地,是菩薩指引自己做一個善良有用的人。


慈悲心懷,勸阻墮胎

出家之後,道祿漸漸熟悉僧人的生活。

他發現,每當教內重大節日,啟建大道場超拔冥陽眾生的時候,

10個超度牌裡,有9個都是墮胎的母親為孩子祈求超度。

一天傍晚,前往普賢寺燒香禮佛的香客們已經散去。

道祿去關山門,遇到一個女人正要走進山門,道祿攔下了她,告知此時寺院要關山門。

可女人執意要進去,原因是:“我要去給我的孩子求超度。

原來這位女子當時懷有身孕,準備超度完了去墮胎。

佛家認為勸阻墮胎是救人性命,道祿也理所當然的這樣做了。

可是女子卻絕望地回答:“我不墮胎能怎麼辦呢?家裡不會同意的,我既沒有地方去,也沒有人可以幫我。

這個“假和尚”,和200多個女人生下孩子,這是善行,為他鼓掌

從那一刻,道祿這才意識到,這些被迫打掉孩子的女人,也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

於是第二天他就在網上公佈了自己的聯繫方式,並承諾——

凡是意外懷孕又不願墮胎的,可以到我這兒來,我願意救助。

從那以後,道祿每天都會收到各種各樣的求助信息。

最多時,半年內有70多個孕婦找上門來。

她們之中有高學歷的女白領,有尚未畢業的女大學生,有緘默不語的高齡孕婦……

她們來自社會的各個領域,不同階層。

唯一相同的是,她們都是懷著孩子的母親,她們身上,都揹負著難以言說的故事。

道祿對此懷著很大的慈悲心,他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強。她們沒結婚,敢把孩子生下來,是何等的勇敢。這種人你不幫她,你幫什麼人?

這個“假和尚”,和200多個女人生下孩子,這是善行,為他鼓掌

不畏人言,堅持救助

隨著孩子們越來越多,不斷進出的女孩子,都讓外界議論紛紛,眾口鑠金,哪怕是知情人,也害怕風言風語。道祿沒有辦法只好離開了寺廟,自己去了一個單戶。但是流言並沒有止住,最後還是被開除僧籍,逐出僧團。

但不論外界如何指點和評論,道祿都認為,自己這樣做是對的,是值得的。

他也依然相信,自己早已皈依三寶,誓願做一位出家人。

從發心救助這些孕婦和嬰孩之初到現在,儘管頻頻遭受指責和非議,但道祿初心不改。

他堅信,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救助這些孩子,就是在人間行佛陀的慈.

不僅是道祿這一個並不是個例,在生命面前,出家人一定會傾力相助。

地震時期的108個孩子

這個“假和尚”,和200多個女人生下孩子,這是善行,為他鼓掌

羅漢寺與在寺廟接生的嬰兒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大地震,無數樓房倒塌。只有千年古剎名寺羅漢寺,在地震中巍然不動。

地震發生後,婦幼保健院院長向醫院附近的羅漢寺求助,安全轉移18名產婦和20多名孕婦,讓孕婦在寺廟完成生產。

法師無條件接收災民,無條件共享物資。

羅漢寺主持素全大師,提出的三個“無條件”:無條件接收災民,無條件提供生活,無條件開放庫房,災民按需自取。寺廟毫無保留,將所有物資都拿出來,共享給所有的災民。僧人還把睡覺的地方都讓出來,撐傘在雨裡守夜。

寺廟破戒(不近女色、忌諱血光之災)為孕婦搭建產房。


我們都知道孕婦在寺廟生產這件事,已經打破了僧人的戒律戒規。素全大師卻看透了許多:“修行之人最大的忌諱,就是見死不救”。


於是在安頓普通災民的同時,寺院僧人幾乎集中一切力量,為待產孕婦搭建了,產房和休息區。


取佛像雨棚為嬰兒遮風雨,殺雞燉肉為孕婦提供營養,素全和僧眾取下了遮擋佛像的雨棚,為新生兒遮風擋雨。

這個“假和尚”,和200多個女人生下孩子,這是善行,為他鼓掌

為保證產婦營養,寺廟同意殺雞燉肉。許多僧人十幾年都沒聞過肉,乍一聞到肉的味道都吐了。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寺廟拿出所有好的桌椅,成為孕婦們的臨時病床,許多孩子就是在那被接生。有些餐桌上現在都有著當時留下的血跡。

就這樣,在地震期間,羅漢寺中共誕下108名嬰兒,也就因為這樣玄妙的緣分,孩子們被稱為“羅漢娃”。

對女性、血光、葷保持距離,是僧人信仰踐行了多年的習慣。但在眾生疾苦面前,他們選擇暫時放下這些戒律清規,只為救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