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唐代温州刺史考

唐代温州刺史考

唐代温州刺史考

--据郁贤皓主编《唐刺史考全编》

卷一五O 温州(东嘉州、永嘉郡)

隋永嘉郡之永嘉县。武德五年置东嘉州,领永嘉、永宁、安固、乐成、横阳五县。贞观元年废东嘉州,以县属括州。上元二年分括州之永嘉、安固二县置温州。天宝元年改为永嘉郡。乾元元年复为温州。领县四:永嘉、安固、横阳、乐城。

唐代温州刺史考


周孝节? 武德中

《姓纂》卷五永安周氏:“孝节,唐嘉州刺史。”《新表四下》同。按武德四年五月真定令周法明遗族子孝节攻蕲春,见《通监》。孝节曾为括州都督,疑此嘉州当为东嘉州,姑存疑。


李怀让 高宗时

《新书·宗室世系表上》梁王房:“温州剌史蒋国公怀让。”乃梁王李澄之孙、京兆尹慎名之父。


王审礼 开元二十六年(738)

《严州图经》卷一题名:“王审礼,开元二十六年八月口日自温州刺史拜。”《全文》卷三五二樊衡《为幽州长史薛楚玉破契丹露布》称“侍御史王审礼”。《精舍碑》有王审礼,在裴令臣後,竹承构前。


张九章 约天宝中

《全文》卷四四O徐浩《唐街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九龄)神道碑》:“季弟九章,温、吉、曹等州刺史。”九龄卒开元二十八年。按《旧书·张九龄传》谓:弟九章历吉、明、曹三州刺史,末及温州。

唐代温州刺史考

李 江 天宝十二载(753)

《广记》卷二一六引《定命录》:“天宝十二载,永嘉人蒋直云:郡城内有白幕。太守李江忽丁忧。”


季广琛 乾元二年一上元二年(759---761)

《旧书·肃宗纪》:乾元二年四月,“贬季广琛宣州刺史”(“宣”疑“温”之误),上元二年,“温州刺史季广琛为宣州刺史”。


康云间 上元二年一宝应元年(761--762)

《千唐志·有唐山南东道节度使赠尚书右仆射嗣曹王(李皋)墓铭并序》(贞元八年五月十二日):“王在温州时……又尝与刺史康云间攻袁晁。”按李皋贬温州长史,乃上元元年事。


李 皋 约广德元年(约763)

《旧书》本传:“上元初,京师早……皋度俸不足养,亟请外官,不允,乃故抵微法,贬温州长史。无几,摄行州事。”《新书》本传略同。《韩昌黎集》卷二八《曹成王碑》:“王姓李氏,讳皋,字子兰……上元元年,除温州长史,行刺史事……迁真於衡……贬潮州刺史……杨炎起道州,相德宗,还王於衡。”又见《元龟》卷六七五、卷九二三。按上元二年至宝应元年康云间在任。李皋摄行州事当在康云间离任後。

唐代温州刺史考


王 晃 约代宗初

《新书·王涯传》:“父晃,历左补阙、温州刺史。”《新表二中》 太原王氏同。《旧书·王涯传》未及晃为温刺事。《全文》卷六O 八刘禹锡《唐兴元节度使王公先庙碑》:“第四室曰温州刺史赠太尉府君讳冕……惟大尉府君生6》治平时,以文学自奋……天宝中,历右拾遗、左补阙……属幽陵乱华……因佐闽粤……中原甫甯,江南为吉地……乃以府君牧温州。”按“冕”为“晃”之讹。《广记》卷二一七谓贬温州司仓,与碑不合。《郎官柱》礼部员外有王晃,在陶翰後,李华前。


裴士淹 大历九年(774)

《全文》卷五三O顾况《祭裴尚书文》:“呜呼,天祸瓯邦,尚书告薨;哀哀瓯民,罢市辍舂。”按“瓯邦”指温州。大历九年顾况在温州,《全文》卷五二九顾况《释祀篇》:“龙在甲寅,永嘉大水。”甲寅即大历九年。裴尚书当即裴士淹,大历元年至五年在礼部街书任,见《旧书·代宗纪》。


孙 会 大历中?

《千唐志·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工部街书致仕孙府君(公父)墓志铭》(大中五年七月三日):“父会,皇郴、温、庐、宣、常五州刺史,赠工部尚书。”公义卒大中五年,享年八十。《丙寅稿·孙瑝志》:“王父会,侍御史,郴、温、庐、宣、常五州刺史,晋阳县开国男,赠工部衔书。”按开元二十九年孙会为郴州太守,贞元三年为常州刺史,其为温帅陈0史疑在大历中。


崔 溆 建中时?

《新表二下》崔氏清河小房:“潋,温州剌史。”乃延州刺史崔玄弼曾孙。北图藏拓片《唐河中府猗氏县主簿卢公故夫人清河崔氏墓志铭并序》(宝历二年十一月九日):“温州刺史潋之孙,夏州行军司马兼御史中丞放之季女。”宝历二年四月十八日卒,春秋三十七。

唐代温州刺史考

裴希先 贞元三年一六年(787--790)

《全文》卷五O一权德舆《唐故朝议郎使持节温州诸军事温州刺史充静海军使河东裴府君(希先)神道碑铭并序》:“後牧临邛,乃迁永嘉……居三年,以疾受代……贞元六年冬十一月殁於锺陵之私第。”《新表一上》东眷裴氏:“希先,温州刺史。”


路 应 贞元六、七年(790、791)

《全诗》卷八一八皎然有《寄路温州》,卷八八七有路应与李缜、戴公怀、孟翔唱和诗们山岩四瀑布即事》,戴公怀诗云:“今日永嘉守。”诗题中均有“寄上秘书包监、侍郎七兄、吏部李侍郎十七兄、婺州赵中丞、处州齐谏议、明州李九郎十四韵”。按处州齐谏议乃齐抗,其刺处在贞元五、六年。《宝刻丛编》卷一三温州引《金石录》:“《唐仙岩四瀑布诗》,路应等唱和,行书,贞元七年三月。”按贞元四年在处州刺史任。

唐代温州刺史考


李 众 约元和初

《全文》卷六二八吕温《湖南都团练副使厅壁记》:“元和三年 冬,天子命御史中丞陇西李公以永嘉之清政,京兆之懿则,廷赐 大旆,俾绥衡湘。”按《新表二上》陇西李氏姑臧房有“众,字师,湖 南团练观察使、左散骑常侍”。


薛 义 元和中

《新表三下》薛氏:“父,温州刺史。”乃元和末越州刺史薛戎及长庆间江西观察薛放之兄。《全诗》卷三二三权德舆《送薛温州》,疑即此人。


韦 宥 元和中?

《广记》卷四二二引《集异记》:“唐元和,故都尉韦宥出牧温州,忽忽下乐……宥,故驸马也。”据《会要》卷六,韦宥尚德宗女唐安公主。《元龟》卷四七云:婚末成而主卒。《姓纂》卷二东眷韦氏彭城公房:“宥,台州刺史。”《新表四上》作“宣州刺史”。

唐代温州刺史考


韩 武 元和中?

《姓纂》卷四昌黎棘城县韩氏:“武,温州刺史。”按《新表三上》昌黎棘城县韩氏:“武,右拾遗。”乃韩休之孙,韩愰、韩洄之侄,皋之从弟。


韩 襄 大和末?

《全诗》卷七四五陈陶有《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又卷七四六有《赠温州韩使君》。《浙江通志》卷一二二:唐温州刺史韩襄,文宗时任。友人陶敏云:陈陶大和五年前後在福建,大和未由福州至温州。


张又新 开咸中

《全文》卷七二一张又新《煎茶水记》:“[余]及刺永嘉,过桐庐江至严子濑……及至永嘉,取仙岩瀑布用之,亦下下南零。”《全诗》卷五四九赵嘏有《送张又新除温州》。《本事诗》卷一O:“李相绅镇淮南,张郎中又新罢江南郡,素与李构隙。”按张又新大和元年为汀州刺史,李绅开成未为淮南,疑张又新罢江南郡指罢温州。

唐代温州刺史考


孙景商 会昌二年一四年(842--844)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十四册《唐故天平军节度郓 曹濮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朝散大夫检校礼部尚书使持节郸口口诸军事兼郸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兵部尚书孙府君(景商)墓志铭并序》(大中千年十月二十七日):“时宰相李德裕专国柄,忿公不依己,黜为温州刺史,移滁州剌史。”


苏 球 会昌四年(844)

《闽中金石志》卷一《木龙赞》跋引《泉州府志》:“太守苏球作 《木龙赞》。刺史苏球,以会昌元年六月任泉州清源郡,四年十月转温州。”

唐代温州刺史考


聿 庸 会昌中?

《闽书》卷五三:“[韦)庸自郢州刺史兼检校尚书祠部郎拜官 (泉州刺史),留心民瘼,转温州刺史,鸿胪少卿。右开成中任。”


颜 某 会昌、大中间?

《云溪友议》卷下《杂嘲戏》:“温州颜郎中,儒士也。下知弧矢之能,张佑观其骑猎马上,以诗戏之。”


裴 阅 大中五年(851)

《全文》卷七四九杜牧《裴阅除温州刺史等制》:“忠州刺史、上柱国裴阅等……可依前件。”


裴 开 大中七年(853)

荣新江云,圆珍《请弘传两宗官牒案》:大中七年十、十一月 间,“到永嘉郡,相看刺史、敕赐绋鱼袋、将作监裴开”。又见《圆珍传》。未知与裴阅有关否。

唐代温州刺史考


段 庆 咸通十二年(871)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四册《大唐故乡贡进士段府 君(庚)墓志铭并序》(咸通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段氏将葬其 季,事前十九日,其元兄新授温州刺史庆,谓诸父弟口曰……”


鲁 定 乾符三年(876)

《通监·乾符三年》:十一月,“王郢因温州刺史鲁寝请降”。


崔 绍 乾符四年(877)

上图藏拓片《唐故温州刺史清河崔府君(绍)墓志铭并序》:“有唐乾符纪元龙集丁酉故温州大守崔府君终於郑州荣阳县之传舍,享年四十四……以家道贫寞,求为外任,乃拜永嘉太守 ……府君以季父方镇宣城,尽室修觐,旋遇宣州府君薨背,府君 护奉北归,痢血于道,奄从大数,以乾符四年八月十六日告终。”

唐代温州刺史考

胡 璇 约中和初

《通监考异·天复二年》引薛史:“朱褒,温州人,兄弟皆为本牙校。刺史胡墦卒,朱诞据郡,褒逼诞而代之。”


朱 诞 中和时

见上条。


朱 褒 中和三年一天复二年(883—902)

《新书·刘汉宏传》:“中和二年……明年,汉宏屯黄岭……时锺季文守明州,卢约处州,蒋镶婺州,杜雄台州,朱褒温州。褒兵最强,故汉宏使褒治大舰习战。”《吴越备史》卷一《武肃王》:中和四年四月,“[刘)汉宏因谋杀王人,密徵水师於温州刺史朱褒,出战船於望海”。天复二年五月“庚戌,温州刺史朱褒卒,兄敖代之”。又见《通监·天复二年》五月。《新书·昭宗纪》作天复二年四月。《全诗》卷六九二杜苟鹤《寄温州朱尚书并呈军悴崔太傅》注:“朱名褒。”

唐代温州刺史考


朱 敖 天复二年(902)

《吴越备史》卷一《武肃王》:天复二年五月“庚戌,温州刺史朱褒卒,兄敖代之”。《新书·昭宗纪》:天复二年十二月“癸巳,温州将丁章逐其刺史朱敖”。《通监·天复二年》同。


丁 章 天复二年一三年(902—903)

《吴越备史》卷一《武肃王》:天复二年十一月,“是月,温州裨将丁章逐刺史朱敖,敖奔无诸,章遂据郡”。三年“夏四月,温州丁章为木工李彦斧杀之,裨将张惠据温州”。


张 惠 天复三年一天佑二年(903-905)

《通监·天复三年》:三月,“知温州事丁章为木工李彦所杀”。注:“未有朝命为刺史,止称知州事。其将张惠据温州。”《天佑二年》:八月,“处州刺史卢约使其弟佶攻陷温州,张惠奔福州”。

唐代温州刺史考


卢 佶 天佑二年一四年(905-907)

《吴越备史》附《吴越州考》:“温州,唐天佑二年八月卢佶寇扰,四年三月伐之,四月克之。”又卷一《武肃王》:“天佑四年三月……王命文穆王讨温州,夏四月戊午,克温州,斩卢佶而还。”


吴 璋 天佑四年(907)

《吴越备史》卷一《武肃王》:“天佑四年……王命都监使吴璋为温州制置使。”


待 考 录


郑 册

《广记》卷四九引《原化记》:“温州刺史郑册,好黄老之术。”

唐代温州刺史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