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更换质量好的音箱线和模拟线会提升音质吗?

流得精彩


基本没有卵用,我用示波器看过各频率的正弦波形,用电脑软件产生正弦波,经过声卡,功放,再到喇叭,在喇叭端用示波器看波形,一点都没有失真,我的功放是35元钱的小2.1声道功放,按烧友的话说就是一垃圾,线临时用铝包铜线凑合着测试用,那些个神乎其神的什么换成无氧铜金线啥的,就觉得声音就好听不少的,全是瞎jb逼逼,从来没见过他们用过仪器器验证过。


老郑90726


我来说说玩音响中当年早期关于线的一点点体验,当时和一起玩的同学还都只是穷初中生,两套音响音箱线用的一套随机鸡线,另一套是普通电线,攒了十来块钱买了三四米还算勉强过得去的音响线,一侧换上去后马上区别试听,当时就感觉以前的音乐都白听了……😱,但是随着预算越来越充足,线材越换越好后,线材的区别就渐渐变得细微了,个人认为,基本素质以下和达到基本素质的线材,区别那是巨大的,但是素质以上的线材,贵几倍的也未必能值回票价。


雁荡山伯爵


线材对音质有没有用一直都有很大争议,正因为有争议还真有人进行过研究,发现电流传输存在一种现象,叫集肤效应,360百科这么说:“集肤效应又叫趋肤效应,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时,电流将集中在导体表面流过,这种现象叫集肤效应。是电流或电压以频率较高的电子在导体中传导时,会聚集于总导体表层,而非平均分布于整个导体的截面积中。”推动音箱扬声器的电流是典型的交变电流,其电压、电流完全是不规则动态变化的,因此线材对音箱的电流是有实质性影响的。

说完了物理效应,再说音质,音质好坏是主观感受,评价声音好坏的影响因素太多了,甚至心情好不好都会让评价结论有巨大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个系统的声音感受也绝对不会相同。所以更换线材后音箱会不会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喜不喜欢,得自己耳听为实。

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更换线材不会改变音箱自身的声音特点,比如换线之后劲浪就会变成丹拿了,但的确会对声音清晰度、层次感、三频能量分布有一定的改变,具体什么样的线材最让自己喜欢,得慢慢去试,这也是发烧的乐趣之一,也是痛苦的源泉呀。


znluck


我玩音響很多年了,說實話,線材很重要。不過,我不是那種有錢人,買不起很貴的設備。我切身體會,視頻線材比音頻線材更加重要。百幾十塊錢的肯定比几快錢十幾塊錢的(隨機送的)好很多,几百塊錢的也用過,提升不太明顯。畢竟本人不是金耳朵火眼睛,但是自認為比一般人是強,因為我問過別人,基本上他們聽不出看不出好壞,也就是所謂聽個響,看個影。(絕大多數人都這樣),所以,一般人用幾十塊錢的線材足夠了,當然,如果不差錢,就儘量買國外名牌,至少是心裡感覺舒服。我個人是喜歡歐洲品牌。


楊五六


几元一米的换成几十元一米的,效果提升很大。几十元一米换成几百元几千元一米的,只有心理安慰。

十几二十元一米的3n/4n纯度ofc无氧铜线,就是线材材质的极限。任何线材的材质超越音源/功放/音箱的接口/接线柱的品质(还有器材pcb的铜箔/音箱箱内线),都不会起到更好的音质提升效果。

但是,虽然不能提升音质,却可以改变音色。不同的线材本身,会有不同的染色,比如肥瘦冷暖,比如高音清亮一点或低音紧凑一点……这些区别确实是存在的。

所以说,线材是能起到一定的“调味”作用的,也确实有点小奥妙,能对器材声音起到一点好的或者坏的影响。

至于几元一米的线,那就显得马虎了。那些几元一条的信号线,更可能连铜线都不是呢。


虎眼看书


金属有导电性,用金属材料制作的线叫导线。导线导电,但存在一定的电阻,影响导电效率。一般为铜钱。金银导电率高,但银线金线的成本也高。

几米长的导线,其电阻微不足道。

长距离传输,为提高传输效率,导线做的较粗。外包绝缘层也较厚,避免漏电伤人。所以家用220Ⅴ交流电,导线做的比音箱线粗。

导线传输电,有所谓的“集肤效应”,即集中在导线的表面。特别是高频交流电。

音箱线,不可能做的太粗,所以用许多细线导线制成,以加大表面积。因此,音箱线做的比电源线讲究一些,成本也高一些。

至于换音箱线就能提高音质,毫无道理可言,高品质的导线,提高传输效率,与音质是不同的概念。


有话少说


1 不会提升丝毫音质:普通的几千块一套的家用音响套机就不要去浪费钱了,因为一根线材的价格就可以买下来你这一套套机了,省省吧;

2 完美提升音质:如果是HI END级别的器材,那就十分有必要升级线材了,这些器材完全是靠线材来养活着的,并且每种线材都会有不同的效果。

总之,金耳朵对线材搭配的听感还是比较敏锐的。


落魄军魂20170401


对于低级音响来说,任你怎样更换线材,都是没有效果的。但如果您的系统是高挡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只要您动一条线,换一个扦头扦座,马上就会有极大的变化!



浩浩荡荡(通达)


金耳朵和木耳朵一块讨论这个问题很可笑,就像那个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有些人连mp3与wav都听不出区别,也或者音响系统档次低,那换好的线材也不会感觉到音质有什么提升。记得以前看试听技术,范登豪喇叭线竟然有一万美金一米。要相信,那些配有金耳朵的大烧们可不是白给的!


qlsh_zwx


一些发烧友和商家已经在五迷三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尤其把线材玩的出神入化的更是吹毛求疵,很多发烧友仅仅只是被商家忽悠的小白,如果用盲听法检测,估计百分之九十九的发烧友,包括商家的额头上都会被绣上“傻缺”二字。因为就带宽来看,一根头发粗细的模拟线就足以传输任何前置信号,最廉价的电源线就足以在任何房间里传输音箱输出信号,除非你打算以数百瓦乃至上千瓦的功率拆楼。影响音响最关键的是电路设计、元器件品质、扬声器单元设计、箱体设计,而一些发烧友和商家仅仅无限制的加粗音箱线、信号线,甚至把接线桩做的跟栓马桩一样雷人,看上去挺高大上,一旦盲听,必然笑料百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