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纪事之二:二流子变成大富翁,乡人都说他死了,没人认识他


纪事之二:二流子变成大富翁,乡人都说他死了,没人认识他

王老邪

在我们这儿,有一个行当,专给人家建房看风水,寻找吉穴墓地,大家都叫他“阴阳三”,三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其名字也由此而来。

说起三先生的本领,倒也货真价实。据他本人说,年轻时碰到过一位高人,曾经得到过高人的指点,可以上通仙界,下达地府,可以和神仙对话,与阎罗交流,只需让他看一下坟地,就可知主人家前五百年过往,后五百年生活。三先生如此了得,自然受到大家的尊崇,家里无论大小事,都要请请三先生,“让三先生看看”似乎成了大家的共识,当然也不能白使三先生,临走时,红包是少不了的,这倒也让三先生生活无忧,甚至还出现了剩余。

不过,三先生有一个毛病,就是好赌,每每腰里有了闲钱,就去牌场。对此,媳妇颇有点怨言,三先生倒也不客气,结结实实地把她揍了几顿后,媳妇见了他,倒连话都不敢讲了。于是三先生的胆子越来越大,甚至还在别人的带领下,进了大场子,玩的就是心跳。当三先生输红了眼后,就开始借了几万块“爪子钱”,也输了个精光。

所谓“爪子钱”,就是赌场专门借给赌徒的钱,借多少,给多少,利息高得吓人,不怕你不还,否则找上一帮亡命之徒,打你个残废,当然这不能算完,钱最终还是要还的。回来后,三先生越想越害怕,他知道他每天挣的钱,别说还本钱,就是利息也不够。经过思索,三先生决定远走高飞,树挪死,人挪活,出去闯闯总比在家等死强。

主意打定,三先生连招呼都没给媳妇打一个,就简单带着行李,趁着大家熟睡之际,走向了未知的远方。

对于三先生当年出走的行为,在今天看来,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但在当时,简直称得上惊骇之举,“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在农村人看来,如果不是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谁愿意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呢?

狼走千里吃肉,狗跑千里吃屎,像三先生这样的人物,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无论到那儿,都不会饿着,甚至还像在家乡那样经常成为人家的座上宾。在一次给村支书看过风水之后,人家留他吃饭,得知三先生的遭遇,村支书当即拍着胸膛留他在此安家落户。三先生有点犹豫,村支书急了:有啥条件?你说,村里的土地,随你挑,只要你捡块砖头,扔到哪儿,那地盘就是你的了。三先生想想找个安身之地也不错,省得经常在外跑来跑去,没个固定的窝儿,于是他就按照村支书的要求,圈了一片地,盖了几间房,住了下来。

那年月,农村的土地不值钱,看到三先生住下来,村人不但不烦,还挺高兴。因为有一位高人在身边,日后有个啥问题,找着也方便。三先生也重义气,凡是村人看宅基、找墓地,他分文不取,久而久之,他也落得个好名声。

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合着三先生命好,村子离城较近,没几年就被开发了。当政府征收三先生的地时,赔了他一大笔钱。这时的村支书又找到他,要和他合伙开发房子,三先生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这怎么行?我对盖房子一窍不通啊。村支书笑了:不用你做啥?就给我们的房子看风水,赚了钱,有你的股份。三先生释然了:这个行,我的老本行。

三先生的名声成了房子的卖点,这也使村支书开发的房子有了核心竞争力,大家都说:三先生的眼力好,他指点的房子一定顺风顺水,福泽子孙。

叶落归根,有了钱的三先生就想起了家,想起了媳妇,想起了娃。当黑色的轿车拉着他回到家乡之时,村里也有了许多变化,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留守家园。三先生走下了车,与老年人聊了好多,已经没人能够认识他。当他小心翼翼地打听三先生时,那些老年人都抬起了昏花的老眼,一个个沉默不言,好久,才有一个人悠悠地说:他啊!早死多年了,打牌,欠人家好多钱,媳妇被人拉去抵了债,一个娃,吃东家,喝西家,长大后没人教育,不懂事,偷东西犯了法,现在监狱里呢?

三先生犹如雷击一般,他没有说破自己的身份,就匆匆向轿车走去。在上车的当儿,他听到了一个老年人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怎么瞅着他倒像三先生呢?另一个人打断他道:怎么会?当年他的尸体被公安运回来时,我们大伙都亲眼看到,身上还揣着身份证呢?不会错。

三先生一阵眩晕,他这才清晰地记得,在那年出走的第二天,在火车上,他身上的钱和身份证一起被盗,当时只忙着外逃,哪里顾得上这些,只是让他想不明白的是,那个尸体到底是谁呢?他的媳妇到底去了哪里?儿子在哪个监狱?所有的一切都要弄个明白,只是事情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他能弄明白吗?

你对这个事情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