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愛新覺羅胤祥被封為和碩怡親王,世襲罔替,清末的時候他的後代如何?還是王爺嗎?

別酒流年


前兩朝的事餘下的也是一架散落的不白的骨頭而已……這個姓氏還在嗎![捂臉]


九兒163972387


是王爺。

怡親王從胤祥正常傳到第六代載垣,他在咸豐朝很得寵。咸豐死的時候,載垣被任命為“顧命八大臣”之首。後來慈禧發動祺祥政變,肅順,載垣,端華被處死,怡親王被奪爵,降為不入八分輔國公。

到同治三年,復怡親王爵,由胤祥的另一支後代選了一個叫載敦的承爵。光緒十六年,載敦薨,他的兒子溥靜承襲了怡親王。

光緒二十六年,慈禧立溥儁為大阿哥,試圖廢掉光緒,遭到列強的反對。大阿哥的父親端王載漪因而痛恨洋人,支持義和團,怡親王溥靜與莊親王載勳、輔國公載瀾、貝勒載濂、載瀅、貝子溥倫群起響應。

庚子國變以後,怡親王溥靜被慈禧以“縱庇拳匪啟釁”罪名革去官職,復交宗人府圈禁,不久後去世,爵位被革除。(罪魁禍首端王父子流放新疆反而倖存。)

溥靜死後,他二歲的侄子毓麒襲怡親王爵,這是末代怡親王。毓麒後來做了溥儀的侍讀,喜歡京劇。因為不會理財,為人大方最後破產。後來,在戲班靠跑龍套、管服裝、管道具為生。1948年卒。

胤祥生前的怡親王府在王府井大街路東,他死的時候捐出,改為賢良寺。清末外埠大臣李鴻章等人,每次入京都愛住在賢良寺,感受十三爺的餘蔭。現寺已無存。

第二座怡親王府在朝陽門內。載桓死後充公,後賜孚郡王。

第三座怡親王府位於東單北極閣三條。這是胤祥另一個兒子寧郡王的府邸,載敦是他的後代。這座府邸就是清末最後的怡親王府。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愛新覺羅·胤祥(1686 -1730),是康熙第十三個兒子,深得自己的異母哥哥雍正的信任。

胤祥因為在九龍奪嫡之時全力支持雍正,在雍正即位後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後來怡親王這一爵位又被雍正下旨世襲罔替,俗稱“鐵帽子王”。雖然胤祥的後人在後世政治鬥爭時站錯過隊,但是和碩怡親王的爵位還是一直被承襲了下來,直到清朝滅亡。

一、 清朝的爵位和承襲制度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介紹一下清朝的爵位和承襲制度。清朝爵位分為宗室爵位、異性爵位和蒙古爵位。

其中,宗室爵位是針對清朝皇室,又分為十二等,分別是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和奉恩將軍,後四種爵位每一種又可再分為三等。

爵位世襲的制度,分為降等世襲和世襲罔替。降等世襲,就是每過一代就要降一等,比如親王其中一個兒子承襲為郡王,郡王一個兒子承襲為貝勒等,不過降襲也有底線,如親王最多降到奉恩鎮國公,郡王最多降到奉恩輔國公。

世襲罔替的意思就是不降等承襲,親王可以挑一個兒子繼續當親王,一直重複下去,因此也被稱為鐵帽子王。整個清朝一共出現了十二個鐵帽子王,胤祥一脈的和碩怡親王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無論是降等世襲還是世襲罔替,父親的爵位只能傳給其中一個兒子。如果沒有皇上的恩封,其餘諸子只能等到二十歲時通過考試來爭取一個不入八分輔國公以下的爵位。這就是清朝獨創的考封制度。

參加考封的宗室,事先會根據父親的爵位和母親的身份得到一個預設的爵位等級。但即使是親王的嫡子,這個等級也不會高過不入八分輔國公。


考試科目分為翻譯、馬箭和步箭,每一科成績分為優、平、劣三等。只有三項成績都為得到優,宗室子弟才能獲得預設的爵位,否則只能降等甚至拿不到爵位。

通過降等和考封制度,清朝有效規避了明朝中後期爵位氾濫的局面,既削減了宗室的力量,也給國家財政節省了一大筆支出。

二、 和碩怡親王的承襲情況

胤祥一共生了九個兒子,其中五個兒子夭折,而嫡出的次子弘暾十九歲去世,被追封為貝勒。胤祥去世之時,只有三個兒子在世,分別是庶出的長子弘昌,嫡出的四子弘皎和七子弘曉。

胤祥去世後,雍正悲痛不已,為了表達自己對胤祥的恩寵,對其後代大加封賞,其中弘皎被封為寧郡王,而弘皎承襲胤祥的怡親王爵位,並且這兩個爵位都是世襲罔替!而庶子弘昌,早在雍正元年就被封為貝子,無需再加封。

《清雍正實錄》:吾弟之子弘曉,著襲封怡親王。世世相承。永遠弗替。凡朕加與吾弟之恩典後代子孫,不可任意稍減。佐領屬下等項,亦不可挪移更改。再者、朕於雍正三年春曾降諭上口日。於王諸子之中再封一郡王。以昭恩獎。彼時王再四懇辭。情詞諄切。朕不得已、勉從所請。今吾弟薨逝,朕追念遺徼,中心輾轉,在賢王應有加隆之禮,在朕衷實有難己之情。雖與吾弟素願相違,朕亦不遑顧恤。弘皎著封為郡王,世襲罔替。

(雍正劇照)

所以,按照雍正的封賞,胤祥一脈本有兩個鐵帽子王爵位,一個怡親王,一個是寧郡王。只可惜,弘皎後來捲入了“弘晳逆案”之中,雖然寧郡王的王位得以保留,但是卻從世襲罔替變為了降等世襲。

“弘晳逆案”爭議頗多,筆者更相信是乾隆為了削弱宗室勢力,從而藉機發難。畢竟胤祥一脈已經有一個世襲罔替的親王, 再加一個世襲罔替的郡王,勢力太過龐大,足以威脅到皇權。

三、 因“辛酉政變”,怡親王爵位轉至弘皎一脈

弘曉是第二代和碩怡親王,弘曉死後,爵位傳給了次子永琅,永琅傳給了孫子奕勳,奕勳傳給了長子載坊,載坊襲爵一年後就去世了,因為死的時候無子,奕勳的次子載垣成為第六任和碩怡親王。

對比英年早逝的父親以及夭折的哥哥,載垣有了真正接近權力中心的機會。載垣歷任左中正,宗令和領侍衛內大臣,深受咸豐信任。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載垣隨咸豐逃往熱河。

(咸豐劇照)

次年,咸豐在熱河病死,死前命載垣等八人為顧命大臣。但是同時,咸豐又將自己的兩枚印章分別交給了慈安皇后和同治的母親慈禧,規定此後新皇帝所頒的一切詔書,都要同時蓋有這兩枚御印才能生效。

咸豐的如意算盤是讓八位顧命大臣和兩宮太后彼此相互制衡,誰曾想他一去世雙方就已劍拔弩張。先是慈禧派人提出要太后垂簾聽政,結果八位顧命大臣以未有此先例拒絕。

但是載垣等人低估了慈禧的野心和膽量,咸豐的靈柩還沒離開熱河,慈禧已經暗中拉攏了咸豐的親弟弟恭親王奕訢,密謀發動叛變。

載垣等人剛回到北京,就收到兩宮太后的召見。等到他們剛進入宮中,即被事先埋伏的侍衛逮捕。

慈禧和慈安兩位皇太后以同治皇帝的名義發佈諭旨,當眾宣讀八位顧命大臣罪狀,包括致使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圓明園被燒等。結果載垣被革職抄家,還被逼自盡。

鐵帽子王的封號不但救不了他的性命,怡親王的爵位也被清廷賜給了族弟載敦。

載敦是寧郡王弘皎的四世孫,自從寧郡王爵位從世襲罔替改為降等世襲後,傳到他這一代時,爵位已經降到了奉恩鎮國公。

突然一下子變成了世襲罔替的親王,真是天上掉餡餅。只可惜清朝已是日暮西山,鐵帽子王也終究有生鏽的一天。

四、 成為替罪羔羊,溥靜怡親王爵位被革除

溥靜是載噸的長子,1891年襲封和碩怡親王。1900年,恰逢義和團運動轟轟烈烈,並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列強則以清政府鎮壓義和團不利為由,組成八國聯軍向北京進發。

面對義和團和列強,清廷內分成了兩派,主和派主張對內鎮壓義和團,對外同列強議和。主戰派則提出要聯合義和團,打擊列強,其中就包括了怡親王溥靜。

結果清朝的實際掌權者慈禧站在了主戰派一方,於是清廷破天荒地同時向十一國宣戰。

戰鬥的過程當然是一邊倒,義和團種種帶有迷信色彩的旁門左道在子彈面前根本不起作用,八國聯軍一路打到了北京。

(老照片:入侵北京的八國聯軍)

慈禧一邊逃跑,一邊派李鴻章向列強乞和。為了達成和談條件,慈禧將宣戰責任全部歸到主戰派的大臣身上,並以光緒名義發佈諭旨懲處“肇禍”諸臣。

《清光緒實錄》:此次中外開釁,變出非常,推其致禍之由,實非朝廷本意,皆因諸王大臣等,縱庇拳匪,啟釁友邦,以致貽憂宗社……諸王大臣等,無端肇禍,亦亟應分別重輕,加以懲處。”

主戰派之一的溥靜雖然貴為怡親王,卻還是成為了和談的犧牲品。先是被革職,又被宗人府圈禁,並在兩年後去世,死後被慈禧下令奪爵。


本來他父親的爵位,就是因慈禧等人賞賜才襲封,此時為了換取列強和談,將其削職革爵也是“理所當然”。

(慈禧)

溥靜的怡親王爵位被剝奪後,改由他的侄子,時年2週歲的毓麒承襲,也成為末代怡親王。1948年,毓麒去世,也宣告了怡親王的稱號正式作古,此時,距離清朝滅亡已經過去了37年。

(親王爵位傳承表)

五、 總結

怡親王自胤祥開始,一共傳承了九位,直到清朝滅亡,是不折不扣的鐵帽子王。然而,不論是載垣還是溥靜,都成為慈禧手上的犧牲品,也說明在中央高度集權的封建王朝,鐵帽子王也並不夠“鐵”!


歪眼小史


剛日讀史


康熙一生有35個兒子,晚年時九子奪嫡,老四雍正順利出線,而其他的奪嫡失敗的集團卻經歷了圈禁、削爵、被殺等命運,雍正也因此蒙上了“暴君”的稱號,但暴君也有惺惺相惜的兄弟,他就是老十三胤祥。

胤祥在康熙朝是一個光頭阿哥,並沒有得到康熙的重用,也沒有得到任何爵位封號,卻在雍正奪嫡後逆襲。雍正元年(1723年)封為和碩怡親王,世襲罔替(俗稱“鐵帽子王”),是清朝第九位鐵帽子王。

清朝與明朝在皇室血親中封爵方式不一樣,清朝吸取了明朝“親王處處有、郡王滿天下”,傾舉國之力難養宗室的前車之鑑,採用了降等承襲。

降等承襲

根據清朝的祖制,所有的爵位都採用降等承襲的制度。如第一代為親王,那麼第二代繼承爵位的時候,就是郡王,且每一代只有一個人繼承,一直降到入八分鎮國公之後,才能世襲罔替。但有一種情況除外,那就是世襲罔替,也就是俗稱的”鐵帽子王“。

何為”鐵帽子王“

鐵帽子王顧名思義,就是永遠的王爺,繼承的時候不會降等級。大家都知道,王爺都是三妻四妾,不可能只有一個兒子,但鐵帽子王只有一個名額,一旦有人繼承了這個鐵帽子,那其他兄弟必須去參加考試,根據考試成績來封爵位,當然這個考試不會太簡單,畢竟清廷設計這個規定的目的就是減少開支。

流水的王爺,鐵打的帽子

雍正對胤祥這個親兄弟那是真好,不僅封為他鐵帽子王,他死後還將其“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胤祥的爵位由第七子弘曉繼承,同時第一子弘昌、第三子弘暾、第六子弘昑都封為貝勒、第四子弘晈為郡王。

也就是說,怡親王這個鐵帽子只有一頂,被後代弘曉戴走了,其他後代雖然也被雍正封了爵位,最高的也就是弘晈郡王,但沒有世襲,所以後代中除了弘曉以外,其他的都不是王爺了。

鐵帽子王其實並不等同於永遠的王,鐵的只是帽子,並非帽子下面的人。同時戴了這頂鐵帽子的,也並不意味著有了免死金牌,可以胡做非為,鐵帽子王是一個高待遇但還必須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不然帽子保留,戴帽子的人得換一個。弘曉繼承了胤祥的怡親王鐵帽子後,其後代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道光五年(1825年),胤祥後代載垣承襲怡親王爵位,但咸豐十一年(1861年),由於參與"祺祥政變”被賜死,怡親王的爵位也被暫停。但爵位畢竟是雍正親封的,慈禧也不能說取消就取消,於是同治三年,又恢復了怡親王爵位,但這一次繼承爵位的卻不是弘曉一支,而是胤祥第四子寧良郡王弘皎的後代。

所以晚清時,怡親王爵位又變成了弘皎一支,這可真謂鐵打的帽子,流水的王爺。

最後一代怡親王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西逃,當洋人討論追究責任時,怡親王溥靜成了“替罪羊”,被奪去了爵位。

光緒二十七年,怡親王爵位由溥耀之子毓麟承襲,這也就是大清最後一代怡親王,當時的毓麟還是幼童,所以正式冊封是在宣統元年。

清帝遜位以後,怡親王府的俸祿也就斷了供,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毓麟一家就靠府裡的積存度日,也吃穿無憂,生活水平也在普通百姓之上。

到了日偽時期,毓麟即沒有去投靠溥儀,也不為日偽政府做事,靠著典當家中祖傳度日,1948年病故,當時年僅48歲。

【END】


雨霽視角


所謂“鐵帽子王”特指清王朝十二家世襲罔替的親王、郡王,分別是禮、鄭、睿、豫、肅、莊、怡、恭、醇、慶十家親王和克勤、順承兩家郡王。所謂“鐵帽子”王的爵位本身並沒有更高等級之意,親王依然還是親王、郡王依然還是郡王。以克勤郡王為例,雖然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但克勤郡王的待遇始終只是郡王待遇,並不高於沒有“鐵帽子”的親王!物質待遇方面甚至還要低於普通親王,只與普通郡王相當,畢竟他只是郡王而已,不是嗎?

“鐵帽子”貴在何處

要搞清楚“鐵帽子”貴在何處,首先我們必須弄清楚清王朝的爵位承襲制度。鑑於明王朝後期“親王處處有、郡王滿天下”,竭舉國之力無以供養宗室的前車之鑑,清王朝自立國之初便定下了爵位降等承襲的祖制。何謂降等承襲?以明王朝為例,親王的一個兒子(以嫡長子為主)承襲親王爵位,其他兒子皆封郡王。清王朝則不同,親王的一個兒子承襲爵位,但必須降一等、只能承襲郡王爵位。每承襲一代降一等,親王直至降為入八分鎮國公之後才以這個爵位世襲罔替,其他爵位以此類推。那麼,“王爺”們的其他兒子呢?只能參加統一考試,稱作“考封”!以父親的爵位和生母的地位為基準確定一個基準爵位,按照考試成績酌情降級,只有全優才能獲得基準爵位,成績全劣者甚至無爵可授……如此一來,即便是親王的後代中,能夠獲得入八分以上爵位者都相當少,相對於明王朝對宗室的養活費用,自然是大大降低了。

所謂“鐵帽子”貴就貴在這裡,按照清王朝的祖制,其他爵位都必須降等承襲。但是,“鐵帽子”親王、郡王除外!他們每一代至少可以保證有一個兒子可以直接承襲親王或郡王之位,無須降等。當然,“鐵帽子”王的其他兒子並沒有什麼特殊優待,同樣必須參加“考封”。如果考試全都不及格,同樣無爵可授!

順帶糾正某些人的一個認識誤區,所謂“鐵帽子”只是相對爵位本身而言,並不是說爵位的承襲者擁有“免死牌”。如果“鐵帽子”親王、郡王犯事兒,同樣是可以被革爵、圈禁、甚至處死的!只不過,爵位本身不除名,再選擇小宗旁支承襲便是了。當然,這也不是絕對,如“鐵帽子”莊親王(承澤親王),在莊靖親王博果鐸去世之後,清世宗雍正帝便繞開了承澤裕親王碩塞系的小宗旁支、通過過繼的形式將莊親王的“鐵帽子”送給了自己的十六弟胤祿。當然,理論上胤祿被過繼給了莊親王一脈,鐵帽子仍然算是碩塞家的……

怡賢親王胤祥的後代還是“王爺”嗎

前面說過了,清王朝的“鐵帽子”也只是保證一支後裔可以承襲“鐵帽子”。換言之,胤祥的後代中,除了承襲怡親王爵位者,其他人已經不能稱其為“王爺”了。如胤祥的庶長子弘昌,最高爵位也不過就是個貝勒,而且後來還被革爵了,他的後代自然不是“王爺”!再如胤祥嫡出第四子弘皎,他雖然被四大爺清世宗雍正帝封為了寧郡王,但沒有世襲罔替的許可,他的後代必須降等承襲,到奉恩輔國公才世襲罔替,因此他的後代同樣不是“王爺”。

但是,承襲怡親王爵位的弘曉一脈一直都有一位世襲罔替的怡親王存在,直到同治元年。同治元年,怡親王載垣因為在“祺祥政變”中政治鬥爭失敗被賜死,怡親王爵位也被短暫停襲。當然,同時倒臺的還有另一位“鐵帽子”親王,那就是鄭親王端華和他的弟弟肅順,這裡就不鋪開說了。不過,怡親王爵位畢竟是清世宗許出去的,慈禧太后也不便直接就將其除名了!於是,同治三年,慈禧太后又恢復了怡親王爵位的承襲,但這一次弘曉一脈被徹底踢出了局,承襲怡親王爵位的是胤祥另一個兒子寧良郡王弘皎的後代。換言之,自同治三年起,怡親王爵位成了弘皎家的了……直到清亡,怡親王爵位一直都停留在弘皎一脈。所以說,前面提到的弘皎後代中沒有“王爺”了,其實並不準確,晚清的怡親王實際上正是弘皎的後代。

綜上所述,用一句話來形容“鐵帽子”親王、郡王,叫“鐵打的王爵,流水的王爺”。無論某一任“鐵帽子”親王、郡王是否被革爵、甚至被處死,“鐵帽子”親王、郡王爵位本身是“雷打不動”的,換一下帽子底下的那顆腦袋就是。帽子不能動,但帽子底下的那顆腦袋可以隨便砍……


農民工歪說歷史


什麼叫還是“王爺”嗎?王爺的種類可多了去了,還有郡王什麼的,也不是隻有親王才配稱得上王爺啊!這要從王爺的等級開始說起。清代的爵位頭銜大致分成兩大類,一個是“世襲罔替”,也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鐵帽子王”稱呼。另一個就是“降等承襲”了,意思就是下一代承襲了上一代的爵位,在級別上要自動降一級。

比如清代的爵位共有十四個等級,從上到小依次是:和碩親王、親王世子、多羅郡王、郡王長子、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按照降等承襲原則,如果祖父做了親王,那麼到你就只能是個多羅郡王了。而做到鐵帽子卻不一樣,可以世代承襲這一個爵位。鐵帽子啥意思,焊結實了,啥都端不掉這個鐵飯碗。

為雍正付出一切的十三弟。

雍正皇帝的十三弟,才華橫溢、低調謙虛的胤祥,是雍正身邊最信任的人。從雍正走上奪權道路開始,胤祥就在背後默默支持。等到雍正上臺,更是把胤祥當成自己最得力的助手,封他做了和碩怡親王,給了世襲罔替的殊榮。

胤祥在康熙朝就被圈禁了十幾年,這件事情很奇怪,因為怎麼也查不出胤祥到底為什麼被圈禁,不過世人皆流傳他是代雍正受過。反正這個鐵帽子王也不是隨隨便便給個饅頭就能換過來的,胤祥付出了多少大概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鐵帽子王當然只能由後代中的一個來承襲,要是生了十個孩子,個個都能承襲,那就亂了套了。所以胤祥的接班人是第七子弘曉。

一個愛好文學的怡親王

但是弘曉和他父親有點像,都有點文人的散淡氣質,看破了紅塵繁華,年紀輕輕便成了閒散王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弘曉雖然官場混得不那麼有名頭,但是怡親王府的藏書樓號稱天下第一,每天讀書成痴,咱們現在讀到的《紅樓夢》版本,就是人家弘曉和家人手抄的。

就這樣怡親王這個帽子,直到第六代怡親王載垣才發生了一點變故。道光晚年,載垣走向了政治大舞臺,和他的祖輩不一樣,這個人愛權,喜歡追名逐利。道光臨終的時候,載垣被任命做了顧命大臣,就這樣咸豐也順利登基了。

咸豐登基後,出現了一個改變清朝後半生命運的女子,就是慈禧太后。慈禧通過和奕訢的完美合作,把肅順、載垣等八顧命大臣玩弄於鼓掌,並竊取了政權,開始垂簾聽政。

鐵帽子果然很鐵。

奕訢和兩宮太后聯手發起的“辛酉政變”,讓八個顧命大臣下場都很慘,其中載垣被賜懸樑自盡。而載垣留下的這個怡親王爵位,後來被降成了不入八分輔國公,由他的族弟載泰繼承。

直到同治三年的時候,才重新恢復了怡親王的爵位,不過已經改由胤祥的第四個兒子弘晈的後代,第四世孫載孰繼承了,而怡親王府則賞賜給了咸豐的九弟奕譓。

載垣的命是真不好,兒子溥斌是個名副其實的敗家子,祖上積攢的那些個名人字畫、古玩珍寶,後來一一被變賣。不過這怡親王祖上收集的文物可真不少,溥斌賣了四十年也沒賣完。

胤祥的後代一直延續,不得不說龍生九子,後代也是各有各命,有守家的也有敗家的。只要這大清朝不倒怡親王的鐵帽子也不會被摘掉,總有人繼承。


兮兮說事兒


所謂世襲罔替就是不降級,一代傳一代,都是同樣的爵位。這裡有個前提是後代和同期的皇帝或者當權者要搞好關係,如果犯了嚴重的錯誤,也會被割除爵位。可以參考下我寫的一篇關於爵位的文章,可以對爵位有個大概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