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在農村,親戚正被“淘汰”,3種越走越是心涼,農民:斷了也無妨

農民對幼時長大的村子總是魂牽夢繞,特別到了過年的時候,即使相隔萬里也要回去就是為了找尋記憶中的那抹美好,但是農民越來越發現,長大是個不可逆的過程,好像自從踏上離開農村老家的路程開始,有些事情就是註定了要有變化。農村之前都是按照姓氏聚居在一起,每個姓氏都有一個有名望,輩分比較高的老人,這些老人在的時候,親戚們往往能夠聚到一起,逢年過節都來拜賀問候下,但隨著這種鄉村文化的瓦解,親戚們從此也就土崩瓦解了,彼此生分了很多。

在農村,親戚正被“淘汰”,3種越走越是心涼,農民:斷了也無妨

有時候,親戚明明離得也不遠,但基本上也沒什麼多的交流,關係好一點可能偶爾還能彼此上門走動一次,見面說說話,關係處的一般的話,可能真就比陌生人強不了多少。這種情況在春節的時候體現的更是淋漓盡致,實話實說,如果不是家裡的老人以長輩的名義“壓迫”著年輕人必須向親戚們問好,很多農村的年輕人根本不管什麼三七二十一,是不會主動到親戚家去,所以有人說農村的親戚正在被“淘汰”,尤其是有3種親戚,越走越是心涼,一起看看你家有沒有吧。

在農村,親戚正被“淘汰”,3種越走越是心涼,農民:斷了也無妨

嘴上祝福你,心裡嫉恨你

農村老話說“貧不過3代,富不過3代”,尤其是到了現在社會快速發展,親戚間每個家庭的狀況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有些農民家中父慈子孝,一家人比較團結和睦,子女也都很爭氣,所以說條件越來越好,看起來也順風順水,讓人羨慕。這時候有些親戚心裡就不會很舒服,他們要麼湧上來渴望能從你這裡獲得一定的好處,這個目的如果達成了,那麼你們還是“好”親戚,只不過以後你總要幫他一把。

在農村,親戚正被“淘汰”,3種越走越是心涼,農民:斷了也無妨

可假使他的這個目的沒有達成,那他就會從此嫉恨你,總之不會說你好。不管是巴結你也好,在背後詆譭你也罷,畢竟表面上的親戚關係在那放著,所以見面的時候,他們還是會好言好語,好像是在祝福你一樣。對這樣的親戚,你覺得不“淘汰”他們還有什麼意義呢?越走越心涼,如果你家湊巧有的話,還是趁早斷了吧。

在農村,親戚正被“淘汰”,3種越走越是心涼,農民:斷了也無妨

無事躲著你,有事求著你

如果要問農民“你家到底有多少親戚?”,估計農民左算右算,還是會少算,因為有些親戚不是因為血緣關係遠,而是實在走動太少,根本就想不到,或者以前你家太窮了,沒有得志,沒有發達,親戚都躲著你,沒怎麼跟你來往,不管什麼理由吧,結果是一樣的,就是沒事兒的時候親戚躲著你,好像你們之間沒什麼關係。

在農村,親戚正被“淘汰”,3種越走越是心涼,農民:斷了也無妨

可一旦他遇到了什麼自己挺不過去的難處,需要你幫忙了,馬上就會和你恢復聯繫,各種拉關係的方式都出來了,有些甚至把家裡的老人給抬出來,只提以前的時候雙方的恩情,絲毫不提你遇到難處時他躲得遠遠的這事兒。這樣的親戚,怎麼能讓人心甘情願的去幫忙呢?和他們共事,你會發現越來越心涼,所以斷了也無妨。

老人拎不清,兄弟姐妹也沒大局觀

農村家庭當中,兄弟姐妹的情況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大家相處很愉快,對老人也都十分的孝順,另一種則是分崩離析,彼此看不慣。小編覺得不管是哪種情況,農村子女多的家庭,關係能否處得來跟老人的關係很大,有些老人就是拎不清這些,把孝順子女的愛心使勁的給糟踐,對那些不孝又沒什麼本事的子女還格外的包庇,最後搞得孝順的子女也咽不下這口氣,從此不多和家裡來往。

在農村,親戚正被“淘汰”,3種越走越是心涼,農民:斷了也無妨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農村的一些家庭,父母在嫁女兒的時候,往往要求男方要承擔自家兒子以後工作,生活,娶媳婦的花銷,把重擔壓在男方,有些當小舅子的還覺得理所應當,搞得家裡烏煙瘴氣。這樣的親戚,你覺得留著有什麼好處嗎?

在農村,親戚正被“淘汰”,3種越走越是心涼,農民:斷了也無妨

說在最後的話:小編始終覺得親戚是相互的,你對我好,我也會對你好,僅此而已。此外,隨著農民逐漸遍地開花的四散到全國各地,農村也逐漸從老家變成了匆匆回去看望老人的“據點”,如果家裡的老人先後都離開了,有些農民可能再也難回來了,這也讓親戚關係淡了不少。不過說一千道一萬,現在網絡這麼發達,真要是關係比較親,想頻繁聯繫,還是很方便,就看農民願不願意了。對於上邊提到的3種親戚,越走越心涼,所以才有農民表態,斷了也無妨。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分享,評論,讓更多的農民都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