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境内第二大单体结构,华夏古建筑活化石,福建柘荣吴氏大宅

吴氏大宅,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乍洋乡凤里村凤岐自然村,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距今200多年,整体规模庞大,气势宏伟,结构严谨,堪称华夏古建筑的"活化石"。是闽东境内第二大单体结构古民居。200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闽东境内第二大单体结构,华夏古建筑活化石,福建柘荣吴氏大宅


吴氏大宅,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内、外两重围墙,四周花园,通面阔76米,通进深99.1米,总占地面积7531.6平方米(11.3亩),其中建筑占地面积2391.52平方米。第一级台基宽56米,深9.5米。单檐砖木构穿斗式硬山顶门楼,三开间。二门为青砖三合土混合结构,三楼牌坊式顶盖,横额正面行书“凤岐聚秀”,内面行书“仁义为庐”。

闽东境内第二大单体结构,华夏古建筑活化石,福建柘荣吴氏大宅

第二至第五级台基上建四座相隔一定距离的横向楼房,两旁建厢房,正中天井两旁建纵向单扇窗阁式廊庑,将横向楼房隔成三个纵向大院,第三级台基与第四级台基之间横向建空斗防护砖墙,将建筑群分隔成前后两大区域。

闽东境内第二大单体结构,华夏古建筑活化石,福建柘荣吴氏大宅


主体建筑均为木构穿斗式,双层重檐歇山顶,面阔各11间,进深各3间,其中明间单层通顶。廊庑、左右厢房和厨房等,多为木构穿斗式悬山顶,其中厢房为重檐两层建筑。整座建筑共有天井27个,花窗100多个。斗拱和门窗木雕多且工艺精美,建筑布局、采光、通风、排水等较为科学,尤其是四周空斗砖墙中穿插着用火烧烤过的筒竹,增强了防盗功能,有多处三合土仿石构造栏杆和多个水槽,足以乱真,胜似现代混凝土喷沙栏杆。

闽东境内第二大单体结构,华夏古建筑活化石,福建柘荣吴氏大宅


附属文物有:清代石水槽1个、木匾"廉慎家风"、"杖朝纪瑞"和木雕几桌及木雕联板"地涌甘泉光祖无如作孝,庭生芝草积和自可招祥"等。正门外围墙外立有石旗杆夹一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