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传承中原古风 宁都中村傩戏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狰狞的面具,奇特的服饰,凝重的动作,古怪的言语,充满神秘的场景,近于原始的仪式……这不是古希腊的酒神狂欢仪式,也不是印第安人的原始宗教活动,而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戏剧——傩戏的表演。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在中华悠悠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傩文化无疑是其中璀璨的一支。傩[nuó],由人字和难[nàn]字组成,意思是人遇到的灾难。按照字面来解释,傩,就是人有困难,神来帮助。傩戏,是融音乐、舞蹈、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性传统艺术,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中国的傩祭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周代叫做傩。傩戏是在傩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几年前笔者从网络上得知,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中村至今仍然传承着古意浓重的乡傩,被誉为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 2006年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汾阳璜村郭氏十修族谱》载,至今还传承傩戏的郭姓,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从营上迁此建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傩戏也就是在这一时期随着客家先民南迁至宁都。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中村距黄石镇5公里,虽不太远,但山路崎岖,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村中有座闻名远近的福主庙,祀奉的主神为华光菩萨,村民尊称为福主老爷,每年正月为期十五天的傩戏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福主庙又叫作傩神庙。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相传600多年前,一只鸟飞来中村,落到樟树上一连数日哀鸣。村民感到奇怪,接着就听说,附近瑞金县山潭村里供奉华光菩萨的福主庙突遭大火。于是,村里的一个老人对这只鸟说,如果你是山潭的福主神,就不要再叫。这只鸟果然停止了哀鸣。老人又说,如果福主神愿在此处安身,就请准三次圣珓。(珓是一种占卜器具。所谓圣珓,也就是占卜吉凶)老人说罢拿出铜币当珓,果然连续三次现出同一面,接着,树上竟又掉下一本唱本。于是村民就在树下建起福主庙,并依照山潭福主的模样塑了一堂神像。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村民用傩戏的形式来祈求神明保佑,祛灾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傩戏表演第一次从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十六结束。第二次从农历九月十一至十七结束。中村傩戏又叫开口傩,有唱腔和对白。到清代时,表演的剧目相传有30多个,面具多达108种,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保存下来的面具仅有34种。可以演出的傩戏也只有8个曲目。表演的节目有《赖公射月》、《王卯醉酒》、《判官点笔》、《钟馗斩金鸡》、《抱冬易子》、《太公钓鱼》、《打安乐》、《打保安》。表演的道具也很简单,仅有令箭、令旗、扇子、桃木、剑、竹笔、法印和一本老皇历。表演时有锣鼓伴奏,人声帮和(戏剧中称帮腔),或称和合腔。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戴上面具是神,摘下面具是人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傩戏表演的特色就是戴面具,每换一个节目,表演者就要换戴一副面具。信奉傩艺的人们认为,戴上傩面具,人便不再是人,而是傩神。傩艺师充当了人与神的桥梁,被视为沟通神鬼与常人的"通灵"者,把人们的愿望,通过傩艺转达给神灵,又把神灵的庇护转达给人们。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傩面具用木质雕刻成型,造型奇特、色彩神秘、栩栩如生,独具特色。新制的傩神面具需经过法师的开光点眼才能启用,从那一刻起面具便有了魂,戴上它才能完成由人向神的过渡。骠悍之美、凶猛之美、狰狞之美、刚烈之美、英气之美……各种千姿百态的面具造型一经展示,便让人获得无穷的艺术美感。傩戏中通常把代表正义的样子设计成狰狞恐怖,同时祭仪还规定,女性不得触摸傩神面具,所以傩戏表演者全是男人。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囿于习俗,中村傩戏往往师徒单传,且传人往往孤苦,文化水平很低,导致许多傩戏演技和傩师法术逐渐失传,大中型傩戏节目基本上没有传承下来。在中村,现今会跳傩的人当中,只有一位年逾七十的老人。此人叫郭显椿,73岁,黄石镇中村村民,赣南地区唯一的傩戏传承人, 50岁才开始学习傩戏,一辈子单身,长年孤居于傩神庙一间简陋的房子里。今天,岁月已让老人与神庙融为了一体。2015年春,一场大病,让老人的傩戏之梦变得举步维艰。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为了让大家真切感触到几千年前的中原傩戏,笔者曾多次来到中村,欲探求神秘而又古朴的中原傩舞,但都无功而返。2018年春,当笔者因拍摄宁都春节民俗再次“顺路”来到中村时,竟然意外见到病愈初出的郭显椿老人,心里有一种按耐不住的激动。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傩戏表演时,老人和他的傩戏团抬着“华光福主”,头顶傩面具,挑着香炉、香烛,敲锣打鼓,到各个村落祖堂巡游一圈,用震撼心灵的方式,向世人展现傩戏的顽强生命力。为了迎接傩神,村民们也早已操手准备,在家中摆放香烛、鸡鸭、白米等,站在门口等候,福主一到就鸣炮迎接,请傩戏班到各自祠堂热闹一番,表达对傩神的敬意。 伴随锣鼓声,钟馗在舞蹈,赖公在舞蹈,王卯在舞蹈……老艺人用舞蹈演绎着生命的惶惑和奋争,诠释了文明的信仰与传承。表演傩舞的队伍称为“傩戏班”,成员一般有八至十余人,他们,熟稔傩戏文化,可是,已经年迈的他们,还能支撑几载春秋?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打保安》是傩戏中最后一个节目,也最具神秘性。演本套节目时,妇女和其他闲杂人等(包括笔者)均须自动退场,只留下男户主一家,大厅中的全部男性子孙跪在华光福主前,傩戏老人(不戴面具)请各方神灵和天兵天将,再就是请傩师中三十二代承传的祖师爷下界来,保佑福主合家平安、人寿年丰。祈祷后,老艺人向在场信众拱手作揖,祝贺“满堂得福”。至此,傩祭宣告结束。村民们撤下供品,然后把自己带来的白米倒入傩戏班携带的箩筐中,同时从傩戏班的另一箩筐中再取回一点点白米,名曰换米。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传承600余年的客家傩戏,面临后继无人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透过中村傩戏神话式的演绎,恍然间,仿佛从面具中窥视到了远古时代人与神之间的舞蹈。走近傩,就是走近祖先的精神世界,走近傩,就是走近古老的文化母体。延续至今的傩文化,高度浓缩了天、地、人神,和谐统一的中国传统哲学观,强烈地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傩戏老人的眼里,傩戏不是神秘的传奇,不是谋生的职业,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活动不断丰富,愿意观看傩戏表演的人越来越少,中村客家傩戏的传承仅凭口传心授,没有文字记载和正规培训,傩戏传承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受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制约,靠一年两次的傩戏表演和农民每年一点点“保安钱”(也就是每家给的一点米,一两元钱),让傩艺师生活陷入困境。村里的年轻人平时大多数外出打工,都不愿意学傩,延续了几百年的中村傩戏面临失传的尴尬局面。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傩戏不是戏,是人们对祖先的感恩、对天地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记忆的传承需要更多有才艺的人加入进来,才能让这门传承了千年的艺术更好的传承下去。正如学者余秋雨所言“若要触摸中华民族的精神史,哪能置傩于不顾呢?”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客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中村傩戏

罗利光,网名阿山,毕业于汕头大学美术系,广东梅州市丰顺县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大众摄影》2007年度十佳摄影师,《车坛影协》摄影网管理员,梅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梅县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学美术高级教师,长期致力于民俗、客家题材的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