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望入圍雙一流的三所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表現出色!

目前,國內獨立的普通醫科大學,除天津醫科大學外很少有高校入圍211工程,當然還有中國藥科大學,以及兩所軍醫大學。對比而言,中醫類重點高校就比較多,除北京中醫藥大學入圍211工程外,目前上海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均入圍雙一流高校,此外國內還有擁有清華醫學部名號的北京協和醫學院(醫科院)。

而國內知名的北京醫學院、同濟醫學院、湘雅醫學院、華西醫學院等均已併入985名校,目前實力相對突出的獨立醫科院校,也就剩下首都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等幾所高校,今天我們就其中三所進行重點介紹。


南京醫科大學

南京醫科大學創建於1934年,學校為全國

最有望入圍雙一流的三所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表現出色!

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獲評A+。8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臨床醫學學科前1‰,此外學校還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2019年南京醫科大學沈洪兵教授及其團隊的“中國人群肺癌遺傳易感新機制”項目獲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這為該校入圍雙一流學科高校增添機會。

最有望入圍雙一流的三所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表現出色!


南方醫科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創建於1951年,前身為第一軍醫大學,1979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全國首批開設八年制本碩博連讀臨床醫學專業的8所高校之一,學校現有1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博士後流動站,擁有5個國家重點及培育學科,5個學科入圍ESI全球前1%,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3個學科獲評B+,4個獲評B類。

2020年,該校基礎醫學院高天明教授領銜團隊“抑鬱症發病新機理及抗抑鬱新靶點的研究”榮獲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為該校進軍雙一流奠定了基礎。

最有望入圍雙一流的三所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表現出色!

首都醫科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創建於1960年,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校長為我國著名分子神經生物學家饒毅教授。現有8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學科進入ESI學科全球前1%排名,臨床醫學進入前1‰,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科評估中,該校臨床醫學和護理學獲評A-類,藥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和生物學獲評B+。首都醫科大學整體實力比較突出,學科排名進步也比較明顯,但尚未擁有A+學科,有待下一輪學科評估繼續提升。

目前,根據三所高校的總體表現,個人更加看好南京醫科大學入圍下一輪雙一流學科高校,當然這僅僅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畢竟每一輪入選高校的標準不可能完全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