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上海兩會|為“碼農”加“碼”,為科創惜“才”

人才是科創中心建設的第一資源。近年來,繼“科創22條”“人才20條”“人才30條”之後,上海在去年出臺了“科改25條”,以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特別是一線科研人員的活力和潛力,為創新賦能。

“上海科創中心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技術人員的努力,尤其是廣大‘碼農’,也就是軟件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上海市人大代表,優刻得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季昕華表示,目前上海仍在積極豐富人才引進的舉措,如為促進臨港新片區人才集聚發佈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支持人才發展若干措施》等系列人才政策。

然而,依然存在人才外流、高端人才缺失,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行業“碼農”緊缺的情況,制約了上海新興行業的發展,影響了科創中心建設的推進。

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吸引、保留與激勵技術人員來滬就業創業,成為了當下推進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季昕華指出,首先是落戶問題,需要落戶上海的常住人口,必須首先申辦統一的居住證。但是有部分房東並不配合,導致居住證無法辦理,增加了來滬人才落戶的難度;其次是住房保障問題,購房需要社保或個人所得稅繳納的時間較長,租房補貼手續繁瑣,難以享受優惠政策;另外還有子女教育、職業培訓等問題,引進和留住技術人才,同時也要解決人才的後顧之憂,

季昕華建議,進一步優化人才政策,著實提高“碼農”待遇,讓他們“引得進、留得住、能發展”,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人才支撐。

如,進一步放開落戶政策,在申辦居住證時,可由所在單位提供居住證明。對於滿足一定條件的技術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縮短“居轉戶”年限,對於上海緊缺的科創型人才,給與優先落戶名額;加強技術人員住房保障,非滬籍技術人才,縮短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保的年限要求,在公租房、人才公寓等方面優化具體措施;逐步完善教育資源佈局,解決技術人員關心的子女教育、職業培訓等問題。

关注上海两会|为“码农”加“码”,为科创惜“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