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醫護人員手記⑱:桑植民歌唱響湖北“方艙”

桑植民歌唱響湖北“方艙”

“馬桑樹兒搭燈臺(喲嗬),寫封的書信與(也)姐帶(喲),郎去當兵姐(也)在家(呀),我三五兩年不得來(喲),你個兒移花別(也)處栽(喲)……”3月5日,一曲《馬桑樹兒搭燈臺》在湖北“方艙”唱響。

援鄂醫護人員手記⑱:桑植民歌唱響湖北“方艙”

這首傳唱於桑植的民歌被稱為“金色旋律”,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桑植民歌中的代表性曲目,是中國民歌寶庫中的經典之作。2004年,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個人演唱會,她演唱的桑植民歌《馬桑樹兒搭燈臺》震撼了國際音樂殿堂,讓世界對中國文化,特別是對偏處一隅的桑植民歌刮目相看,桑植民歌也由此成為桑植縣對外宣傳的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

“每天方艙都會分時段響起廣播,播一些疫情知識宣傳和相聲小品等節目,只要是放了音樂,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們就開始跟著節奏搖起來了。”湖南省支援武漢第四批醫療隊的張家界醫療隊商量了一下,為何不在方艙廣播裡播放桑植民歌呢?不僅可以讓患者感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調理心緒,幫助治療,也可以展示原生態的桑植文化。大家說幹就幹,馬上找來了《馬桑樹兒搭燈臺》《桑植是個好地方》《四季花兒開》《滴格調》《九嶺十八崗》《好田好地不用肥》《白族仗鼓舞》等經典桑植民歌。“一開始時,只是嘗試,聲音放得比較小。放了幾次後,大家開始注意到了,問護士這是什麼歌,隊員們趕緊給大家介紹起桑植民歌。”醫療隊的護士楊揚說,隨著方艙的日子一天天過去,隊員們也有了一些思鄉的情節。偶爾有個隊員輕輕哼起了《棒棒捶在巖板上》,大家的思緒一下子回到從前,也輕輕的跟著哼唱起來。

援鄂醫護人員手記⑱:桑植民歌唱響湖北“方艙”

“聽桑植民歌、住紅軍屋、走長征路、吃紅軍飯……”來自黃陂區公路管理局的朱天文不由的講起了前年他在桑植自駕遊的故事, “到桑植瞻仰老一輩革命先烈,瞭解長征精神,感受共產黨的初心使命,不僅是一次特殊的旅行,更是一次靈魂的洗禮。一路上聽到的桑植民歌更是讓我記憶猶新,沒有想到現在在方艙裡面聽到了熟悉的聲音。”

援鄂醫護人員手記⑱:桑植民歌唱響湖北“方艙”

“從小就聽賀龍元帥的英雄事蹟,他一直都是我崇敬與喜愛的人物,現在在方艙裡看到你們這群來自元帥家鄉的護士敬業吃苦、平易近人,時時刻刻視我們如親人,我非常感動,疫情過了我一定要帶上親朋好友去張家界,去桑植看一看,親身看一下張家界的山山水水,親聽一下桑植民歌。” 黃陂區紡織服裝有限公司的鄭三林感慨到。

桑植民歌播放到第三天的時候,方艙裡的患者們開始自發的隨著民歌的節奏跳動起來了,組成了一支支舞蹈小方隊。

張家界這片紅色的土地,是一位位革命烈士灑下自己熱血的地方,湖南省支援武漢第四批醫療隊的張家界醫療隊又把桑植民歌唱到了湖北方艙,唱響了“疫情”前線,讓老區人民和“疫”區人民心連心。

援鄂醫護人員手記⑱:桑植民歌唱響湖北“方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