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教育行業,線上線下教學的未來之路該如何發展?

因為疫情的原因,各大企業不得不延期復工,一些小型企業面臨著種種困境,教育行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學校,教育機構逐漸的採用線上直播的方式去進行授課、工作,這也體現了教育行業的重大變革,教育信息化正在逐步上升階段

疫情下的教育行業,線上線下教學的未來之路該如何發展?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與教學領域的各個方面,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下,積極應用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廣泛利用信息資源,培養適應信息社會要求的創新人才,加速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系統工程。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的過程,其結果必然是形成一種全新的教育形態——信息化教育。

所謂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促進教育現代化的過程。

信息技術進入傳統的課堂,多媒體、網絡等新技術手段取代了“黑板+粉筆”,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更加有效。除此之外,信息化還帶來大量網絡數字教學的新模式,這些新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模式相比,不僅形式新穎,還引進許多新的教學理念,如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更加註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等個性化的教育方式。

傳統線下教育以教學為中心,強調教,對於學生來說有被動的成分;好處是在於方便管理,集中授課,網絡在線教育更適合成人在職學習的特點,學生具有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強調的是主動學習,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靈活的選擇,安排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時間,地點以及學習進度等,同時可以在全國各地開展線上教學,在家裡隨時隨地的就可以學習,還可以錄製直播回放,講課的時候沒有注意聽老師講的一些知識點,回過頭來可以補上,這就是線上直播的好處

教育行業的信息化不僅承載了教育行業自身的需求,還承載了整個社會進步對教育資源高效利用的深層次需求。因此,其整體的信息化需求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具體到教育行業用戶在數據中心的建設中,用戶對先進性的、性能突出並易於管理維護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有著較為明確的需求。眾所周知,無論是雲計算、物聯網,抑或是教育信息化建設,其中網絡基礎設施應用始終都是重中之重,再好的架構如果沒有可靠的基礎設施作為支撐,不僅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事倍功半。此外,教育信息化建設中不斷擴大的系統應用、不斷增加的IT負載,也帶來了系統複雜性以及對基礎設施可用性要求的提升。

其實各大教育機構由線下轉戰線上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疫情,全國各地封村封路,線下機構不得不轉戰線上,線下完全沒有辦法去開展工作,而且據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發布的《疫情期間培訓行業狀況調研報告》顯示,針對此次疫情所產生的影響,超過 90%的機構表示存在大的影響,其中,29%的機構表示“影響嚴重”,導致機構經營面臨嚴重困難,可能倒閉;36.6%的機構表示“影響很大”,導致經營暫時停頓;25.4%的機構表示“影響較大”,導致經營出現部分困難,處於勉強維持狀況。

《報告》還預計了疫情對教育機構2020上半年營收的影響狀況,其中,受衝擊最大的是線下機構,其次為線上線下融合機構。

疫情下的教育行業,線上線下教學的未來之路該如何發展?

傳統線下機構被迫轉型線上,是非常時期的一個非常舉措,無論成功與否,對線下培訓行業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節點”。

其實教育機構無論是進行線上還是線下教育,如果一味保持不變,不懂得變通,那麼後果可想而知。現在的節奏,發展都很快,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才能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因循守舊、跟不上時代步伐的教育機構,將被徹底淘汰出局。

據網易科技報道,2月13日,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召開全體直播視頻會議,慄浩洋表示 考慮到三個月沒有收入的最壞情況下,把60%的同行都熬死,才能迎來疫情後的爆發。還指出,“6月之後,教育行業線下機構會倒閉60%。

在2月6日晚,IT職業教育企業兄弟連教育正式宣告品牌“破產”,成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首家被現金流壓垮的首家線下培訓機構。

線上的收益對教育機構來說只是“毛毛雨”。獲客成本的高企、競爭的激烈等,完全不可能抵消線下運營的高成本。這其中,獲客成本高,成為教育機構的最大痛點,讓眾多中小型教育機構難以承擔壓力。

疫情下的教育行業,線上線下教學的未來之路該如何發展?

線上線下的教育模式各有千秋,只有跟的上時代才能脫穎而出,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