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的“三板斧”:三機編隊獵殲小組


經過長期不懈努力,殲20已處在大批量服役的前夜,作為我國第一種入役的隱形戰機,它的作戰方式與三代機有很大的不同,必須儘快摸索出一套全新的戰術 ,才能在未來的紛爭中佔得先機。

殲20相對三代機最大的優勢就是超強的隱形能力,這就決定了儘管它的原始設計非常優秀,不僅能攻而且善守,但基本角色定位卻是刺客和狙擊手,它雖是是強者中的強者,但仍需要編隊的戰術配合。

殲20的“三板斧”:三機編隊獵殲小組


從已有的信息來看,殲20的基本空戰單位是傳統的三機編隊,這種隊形主要有3個優點:

1. 可最大限度縮小雷達盲區,減小對預警機和數據鏈的依賴,提高抗干擾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畢竟在複雜電磁環境下,無線數據的延遲乃至中斷是很有可能的。

2. 三機編隊的超視距攻擊能力很強,能同時從三個方向鎖定對手,使其無論如何機動都無法擺脫。撤退時又能更好的交替掩護,用有源干擾輪番對來襲導彈進行高功率干擾。

3. 還可以彌補載彈量上的相對不足,不至於在返航的時候因導彈告罄而“手無寸鐵”。

因此,三機編隊對雙機編隊或單打獨鬥有很大的優勢。

殲20的“三板斧”:三機編隊獵殲小組


三機編隊的缺點是保持隊形困難,當編隊做劇烈的轉彎動作時,處於轉彎路徑外側的飛機很可能跟不上編隊的動作而拖累整個戰術機動,不能充分發揮其優勢。相比之下,雙機編隊則保持隊形比較容易,但過嚴格訓練,這個缺點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但殲20的三機編隊與傳統的三機編隊有很大區別,其成員之間要保持相當的距離,因為太近了,它們相互之間會反射對方的雷達信號,容易被越來越靈敏的雷達捕捉到,加大被發現和跟蹤的概率。而且殲20的設計初衷是要進行持續超音速速機動的,而間距太近是無法進行這種機動的。

可以想象,這樣的大間距三機編隊決定了殲20不適合密集隊形作戰,但決不意味著它的需求量比三代機少。

我國幅員遼闊,有漫長的陸上和海上邊界線,且周邊局勢都不平靜,現在三代機雖然仍可承擔巡航、監視等一般性的任務,但隨著四代機的快速擴散及三四代間性能上的巨大代際差距,這種現狀不可持續。

雖說F22僅生產了187架,但是F35的生產數量正在逐步增加,已經交付超500架,僅美軍就擁有超過200架,它們有相當一部分會佈置在我國周邊,看來F35也要來個“機海戰術”了,因此殲20的生產速度需要快速增加,才能擔負繁重的主權維護任務。

殲20的“三板斧”:三機編隊獵殲小組


但生產現代化的飛機不是僅一家飛機制造廠的事情,還涉及到上下游成百上千的配套企業,要想做到質優價廉、供應及時,必須全球配貨,因此,F35的供應商裡中國企業赫然在列。殲20作為全新的跨代機型,除了發動機與一代戰機能夠通用的部件不多,這樣一來,涉及的新工藝和新技術就多了,卡產量脖子的子項目很可能可以列成一張表,還不一定是一頁的問題,這也很好的解釋了F22短期內無法復產的原因。

因此,如果想讓殲20的脈動生產線充分脈動起來,就不僅僅是幾家工廠的事,也不是幾條產業鏈的事,而是中國整個航空工業體系都要脈動起來,這簡直就是要提前實現工業4.0啊!

但我國軍事實力近些年的發下長突飛猛進,短短十幾年,我國空軍就完成了“從初步建成以第三代戰鬥機為骨幹、第二代戰機為主體的武器裝備體系”到“以三代機為主體,四代機為骨幹”的巨大轉變,隨著理念的進化,在淘汰了二代和二代半之後,下一步很可能就輪到三代了,在這種情況下,殲10很可能步飛豹的後塵,退居二線。因此,現在看來不可企及的目標,未來十年極有可能變得觸手可及。

殲20的“三板斧”:三機編隊獵殲小組

F35脈動生產現場

這意味著,我國要做好準備在不遠的將來,即使次要的戰略方向也要打造最強陣容,禦敵於千里之外,力求牛刀殺雞,不給對手任何機會,這是我國完成復興偉業的必由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