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的越多越吃亏”?领导“鞭打快牛”暴露人性,如何正确防止

在职场中,领导们都喜欢“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牲口用”,这种心态可以理解,哪个领导不希望自己公司的员工少拿钱、多干活,一人顶三人用呢?如果领导都是一视同仁,大家最多抱怨抱怨,但是有些领导却喜欢“鞭打快牛”,抓住优秀员工不放,这就让人很难接受了。

职场上所谓的“鞭打快牛”现象就是:越能干的,领导会安排越多的活,越不能干的,反而过得很舒服;工作业绩突出的,总会被分配到更高的业绩目标,工作业绩低的,却同样可以靠完成低目标拿到不菲的回报。

最终,“快牛”失去了工作动力,成了“慢牛”,或者直接“愤蹄”离去。而造成这种“鞭打快牛”的悲剧,实质上是领导力不足的表现,想要改变,首先要认识到这三点。


不追究“慢牛”为什么是“慢牛”

很多领导或者管理者都只想着怎么提高企业效益,让部门工作完成得更快,所以有什么事只会想到让自己满意的人去做,一味地“鞭打快牛”,却没去想过为什么其他员工不能做,是不会做还是不愿做?不愿意的话又是为什么?“慢牛”为什么是“慢牛”?怎么确保不把“快牛”变成“慢牛”?

在工作中,当领导或者管理者把工作分配给不擅长的员工时,却不加以指导,这就把本可能是“快牛”的员工变成“慢牛”;或者把工作分配给身体不佳、精神状态不好、主观意愿不强的“快牛”,也会使其变成“慢牛”;还有一些是因为工作分配不公,一些员工心生芥蒂,同样会变成“慢牛”。

“干的越多越吃亏”?领导“鞭打快牛”暴露人性,如何正确防止

总之,职场中没有一开始就是“慢牛”的员工,只有没有领导力的管理层。正像巨海成杰老师说的:“领导力就是用人的能力,用人就是帮助人、影响人和成就人”。所以,当企业的管理层没有领导力时,就会滋生很多职场“慢牛”员工。


不能及时激励“快牛”

付出努力得不到回报,任何人都会感到委屈,感叹命运的不公,职场同样如此。当员工付出足够多的劳动力,却得不到相应的奖励的时候,就会感觉不公平、委屈、心生抱怨,最终也就会成为“慢牛”或者辞职而去。

所以,领导对做出贡献的“快牛”,一定不能不闻不问,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他的职责,否则,“快牛”心有不满,“慢牛”乐得其所,企业氛围也就变得愈加懒散,负能量占据上风,导致企业整体效益不断下降。


对“慢牛”鞭策不足

在职场中,很多领导会觉得“慢牛”虽慢,但是总能干出一点活,能分担一点东西,但是却没考虑到,这种无视是在助长“慢牛”之风,拿同样的工资,干慢点也不会怎么样,我为什么要那么积极呢?所以领导若是对“慢牛”问题置若罔闻,就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团队协作的合力效果,甚至可能形成反向作用力,大幅度降低团队工作效率。

而在认识到这三点“鞭打快牛”的成因及不良影响后,管理层想提升领导力,就可以对症下药,从以下三点着手:


1.别让“快牛”变成“慢牛”

要想让“快牛”不要变成“慢牛”,首先就要基于其工作特长分配工作,再针对员工的个性特点去优化分配,这样才能最大化激发员工的潜能。

“干的越多越吃亏”?领导“鞭打快牛”暴露人性,如何正确防止

巨海成杰老师说过:“没有懒惰的员工,只是梦想不够吸引他”。让“快牛”不变成“慢牛”,其核心就是洞察并满足员工的需求,你满足员工需求的行为就是对其有价值的行为。

所以,管理层只有设身处地从每个员工的角度出发,在工作甚至生活中了解其需求和情绪,才能对症下药,提升团队的战斗力与企业的竞争力。


2.让“快牛”变成“快快牛”

让“快牛”变得更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对其进行激励,这种激励就包含着物质及精神两方面。

物质激励一定要及时兑现,才不会让“快牛”产生不好的心理,但是千万别给“快牛”承诺不切实际的奖励,否则,一旦最终没实现,不但“快牛”会有种“卸磨杀驴”的愤慨,恐怕领导的威信也会荡然无存。

“干的越多越吃亏”?领导“鞭打快牛”暴露人性,如何正确防止

精神方面的奖励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一些人来说:精神上的满足远远大于物质上的诱惑。所以,给予员工口头嘉奖、适当授权、提升职位以承担更高层面的工作、在团队中树立榜样,都是精神激励的重要举措。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想“快牛”变成“快快牛”,一定要给予其喘息调整的机会,这样在下次工作时,就会爆发出更大的冲劲。所以,要想让牛更快耕种,前提是要喂足粮草。

领导让“快牛”多干活是可以的,但是鞭打快牛也得有个限度,否则最终只能导致“挣脱犁枷跑了”的结果。就像成杰老师说的:不要让“雷锋”吃亏,不然“雷锋”就越来越少。

3.迫使“慢牛”成长为“快牛”

“慢牛”可以说是企业的毒瘤,所以管理者一定不能不管,用有效的手段也能让“慢牛”成长为“快牛”。

职业能力是在不断地实践锻炼和学习中提高的。所以不能只是鞭打快牛,同样要鞭打慢牛,将“慢牛”推上前台,强迫他去学习、去实践、去提高“耕地”的本事。

“干的越多越吃亏”?领导“鞭打快牛”暴露人性,如何正确防止

当然,并不是一味地给“慢牛”压担子,同时还要主动帮助其不断规划、及时改正在“耕地”中表现的缺点和不足,调整其步伐,促使其快速成长为一头合格的“快牛”。

就像成杰老师说的:卓越的领导人不仅限于自身的优秀,而在于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用好比自己还厉害的人物。领导不能只为效益一味地鞭打快牛,培养更多的“快牛”才是卓越的领导人应尽的职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