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职场上常见的“鞭打快牛”现象!

曾几何时,职场上存在着这样一种“怪现象”:


干工作越快、越多的人,领导往往会安排更多的工作;而那些不愿干事或者工作效率低的人,却一直工作量比较少。

你越是在工作中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往往领导交给你的都是那些非常棘手而又艰巨的任务。


这不,今天一上班,法务部的小刘就来到我的办公室,诉说心中的委屈。


小刘是前几年应聘到我们公司的研究生,给人的印象是比较老实也能干。法务部主要负责公司经济纠纷的法律诉讼以及经济合同审核等法务工作,除部门经理外,连小刘在内一共有4人,其他几个人都是公司的老人员。


小刘说,每次一有工作,部门经理总是安排给他,目前部门的大多数事情都压在他的身上,自己只有经常加班加点来完成。即使这样,部门经理还经常批评他工作效率不高。自己感到很委屈,而且也不堪重负。不得已,才到我这个总经理这儿诉苦。


事后,我找来法务部经理了解情况。没想到他也是一脸的委屈,说:部门里其余几个人,谁也不愿意多做事,小刘年轻而且又能干,工作不多安排给他,又能怎么办?能者多劳吧。


这实际上就是职场上较为常见的“鞭打快牛”现象。


《每日心理学》指出:“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很容易停留在共生关系中。在共生关系中,我们常会看到一种现象叫做‘鞭打快牛’,就是那些能干的人,不断被加上各种责任,同时又会被剥削被驱使,而拿到的好处又有限,甚至还不如那些不好好干活的人。”


说到底,“鞭打快牛”折射的是职场上的一种不公平现象。很多人习惯于用能者多劳来掩饰这种不公平。但实际上,能者多劳的结果,往往不是多劳多得,而是多劳多责。


事实也是如此,你能干,那你就多干;而不愿干的,反而乐得悠闲自在。干的越多事情越多,往往受批评和责备也多。难怪小刘直言:我真的不想再做“快牛”了。

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职场上常见的“鞭打快牛”现象!

在团队工作中,“鞭打快牛”的事,也是屡见不鲜。

干工作越快的人发现,总会有更多的工作安排下来;而那些慢悠悠的人,却一直工作量比较少。

能够克服困难的人,总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不善于克服困难的人,却总是可以得到较容易完成的任务。

工作业绩突出的人,总是会迎来更高的业绩目标;而那些业绩目标低很多的人,一样可以靠任务完成率拿到不菲的回报……

慢慢的,“快牛”也没了心力和动力,变成了“慢牛”,或者干脆“愤蹄”离去。更有甚者,有的“快牛”在情绪影响下,成为团队的离心力和破坏力。

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职场上常见的“鞭打快牛”现象!

能者多劳的结果,往往不是多劳多得,而是多劳多责。

你能干,你老实,那你就多做一点,是你的,不是你的,统统都让你来做,谁让你能干,能把活做好呢?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本来也没什么错,但一切只让干活,不让吃肉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只有不断增加的劳动量,酬劳却一点不增加,即使加薪也少得可怜,这就扯淡了。

能者多劳的时代已经过时,多劳多得才是王道!


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职场上常见的“鞭打快牛”现象!

人性是趋利的,没有不愿意干活的人,只是你的薪酬激励不到位!

正如任正非所言: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人才,简单,粗暴,在理!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我永远相信:

  1. 利益点在哪里,人的时间和精力就在那里。
  2. 物质利益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驱动力。
  3. 只有当员工主动为自己而干,工作动力和创造力才是最强的。
  4. 人性是逐利的,如果没有利益驱动,员工不会拼命干;
  5. 人性是懒惰的:如果员工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高薪酬,他更不会努力干!

所以:

人性需要什么,你就给员工什么。员工需要公平,你给他公平;他需要多劳多得,你帮他算得清清楚楚。

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职场上常见的“鞭打快牛”现象!

设计销售、业务人员的多元化激励:如下图

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职场上常见的“鞭打快牛”现象!

业务人员的激励机制

解决方案:

一、建立不同等级业务员KSF薪酬体系:

1)入职3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低值(如10万/月),主要关注过程性指标(如:跟踪量、询盘量、电话量、考核分值等),奖励力度偏较小值。

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职场上常见的“鞭打快牛”现象!

2)入职6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中值(如20万/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如:毛利额、回款率、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偏中间值。

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职场上常见的“鞭打快牛”现象!

3)入职1年以上:业绩平衡点为常规值(如30万/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如:毛利额、回款率、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为常规值。

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职场上常见的“鞭打快牛”现象!

4)高级业务员:1年平均业绩达500万以上,次年自动升级为高级业务员,KSF薪酬增长20%-30%,奖励力度为高值。

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职场上常见的“鞭打快牛”现象!

二、建立业务经理晋升机制及年终奖分配机制

只有高级业务员才资格晋升为业务经理,业务经理采用根据下属业务员人数定出相对应的团队业绩平衡点(不含个人),等级薪酬也将进一步提高。

1)业务经理:1年平均业绩达500万以上的业务员,均有机会成为业务经理带团队,业务经理享有团队业绩提成分配。

2)高级业务经理:1年团队(3个业务员以上,不含本人)人均业绩达500万以上,次年即可晋升为高级业务经理,享受更高的团队提成分配。

当然这种方式是在提成的基础上,年终时额外进行奖励优秀业务员,每年奖励金额分3年奖励,让员工一直在公司里有预留的奖金,员工如果主动离职,剩余的奖金就不再发放,这是通过增加员工的离职成本来降低优秀人才的流失。

三、建立更高级别的内部合伙人机制

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职场上常见的“鞭打快牛”现象!

凡是高级业务员、业务经理,即可成为企业当年的内部合伙人,一起分享企业增量利润。

我的建议是可以先做3-5年的合伙人模式,再做股权激励是最好的,合伙人同样要员工掏钱入伙,但并不拥有公司的股份,并且合伙人不是分享所有的剩余价值,而是分享增值增量部分的剩余价值,我们主要匹配好企业的分配率、员工的回报率即可,员工有钱放在银行只有极低的利息,如果放在公司有20%以上的回报率,员工肯定希望把钱放在公司获取更高好的回报。

合伙人可分为两种方式:

  • 1.公司合伙人制:合伙人一起分享整个公司的经营成果;
  • 2.项目合伙人制:仅针对核心业务或项目做合伙人分配,员工可以成为多个项目的合伙人;
多劳并非多得,干的越多越吃亏,职场上常见的“鞭打快牛”现象!

没有利益的趋同,就没有思维的统一!!别因为工资设计的不合理,而丧失员工心甘情愿为你拼命的机会,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私信小编“绩效”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