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哪些非常厲害的動畫製作公司?

陳縱橫


論製作的質量,作品的檔次,以及觀眾的認可度,京都動畫可能是被提到最多的公司之一。

國內喜歡這家公司的觀眾有很多,對武本康弘、石原立也、山田尚子這些導演的作品都如數家珍。大家習慣把這家公司稱為“京阿尼”,也喜歡“京蜜”這個詞來指代眾多的粉絲。

我們就從這張惡搞京阿尼的圖入手,說說其他動畫公司的特點吧:

SHAFT

又稱“沙發套”,這家公司從外包一點點做起來,已經有四十多年曆史了。之前有過《絕望先生》《向陽素描》等等優秀的作品,還出了新房昭之、大沼心這樣的鬼才導演。

2008年,SHAFT遇到了現在Aniplex的大當家巖上敦宏,促成了《化物語》的誕生。叫好又叫座,是日本動畫史上累計平均銷量第二名。新房昭之也與西尾維新結下了不解之緣,這部被稱為無法動畫化的作品被新房拍出了個性,真的是重新定義了“輕改”。

之後巖上又帶著新房、老虛幾個主創搞了《魔法少女小圓》,又狠狠地賺了一波,從此公司一路高歌猛進。

J.C.STAFF

“節操社”改編大廠,標準流水線作業,每個季度非常高產,同時出三四部動畫都沒什麼壓力。動畫的上限和下限都很高,看內部資源分配了,運氣不好的可能會遭到“獻祭”,例如上個季度的《后街女孩》。

UFOtable

“飛碟社”,大家喜歡的很多Fate都出自這家公司之手,原畫精緻,攝影部門相當給力,各種特效給人一種經費燃燒的感覺。經常與“首席電焊工”阿部望合作,打鬥追求炫酷華麗。菜刀切電線,火光帶閃電。

(UFO的確有自己的餐飲店。)

PAworks

“趴社”,跟京阿尼差不多的小作坊,不過規模要更小一些,很多動畫都要請不少外援來幫助完成作畫,不過質量非常精細。經常在動畫中推廣當地旅遊業比如《櫻花任務》《花開伊呂波》等等

bones

“骨頭社”,打戲作畫數一數二的公司,有中村豐、伊藤嘉之等等著名原畫師坐鎮,也隨時能請大量外援組成夢幻般的打戲陣容。代表作有《鋼之鍊金術師》《異邦人》等等。

GAINAX

“宅社”,有《EVA》《飛躍巔峰》等等著名作品,從這家公司走出來的庵野秀明、今石洋之、雨宮哲等等現在都混的有頭有臉。不過公司本體已經日薄西山,前幾年還搞了副業,賣起了番茄。

東映動畫

東映基本上不僅深夜檔,作為業界的領頭羊,這家公司在省錢和變現方面真的一流。炒各種冷飯,賣各種玩具,手裡有很多大IP可以為所欲為。《海賊王》《光之美少女》算是現在的兩棵搖錢樹。

吉卜力

宮崎駿、高燦勳等人一手搞起來的工作室,每次出新作必定掀起熱潮。《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等等作品聞名世界。只不過現在也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囧境。


動漫簡評


京都動畫

第一個當然是知名度超高的大家也最熟悉的京阿尼了,不用多BB,京都擅長青春日常,代表作品KEY社三部曲,《日常》《涼宮春日》《輕音少女》《冰果》《紫羅蘭永恆花園》等等,劇本從自家KA文庫拿,經常被詬病魔改和粉碎機。

P.A.WORKS

接著的京阿尼就是同樣擅長做青春類的P.A.WORKS了,和京阿尼經常拿來做比較,作畫同樣的精緻高質量,但PA多原創動畫,京阿尼則比較熱愛輕改,PA社代表作青春三部曲《真實之淚》,《花開伊呂波》,《TARI TARI 》等,被戲稱胃藥大廠。

Studio Pierrot

小丑社,《死神》《火影》動畫的締造者,民工大廠,出了很多長篇人氣動畫,《棋魂》《麻辣教師GTO》,還有經典的《幽遊白書》等等,但是近幾年的表現不夠理想,動畫做出了貧窮的感覺。

MADHOUSE

俗稱瘋房子,創造過各種牛逼的動畫但也有失手的時候,代表作《一拳超人》《魔卡少女櫻》《overlord》《寄生獸》《學園默示錄》《賭博默示錄》等等。

Production I.G

PIG社,或者IG社,最近的運動番讓人很看好,代表作《攻殼機動隊》《心理測量者》《排球少年》《黑子的籃球》《罪惡王冠》《舞動青春》等。

動畫工房

百合工坊,公司如其名,賣萌(賣萌系動畫)高手,代表作《月刊少女野崎君》《幹物妹小埋》《搖曳百合》等等。


ACGN


動畫工房

從1973年開始成立,在2010年左右才被國內動漫迷們所熟知,並且這後動畫工房在漫迷們的口中還有另外的一個名字叫“百合工房”,顧名思義,因為他們很多的成名作品多是萌系百合類動漫,而且在他們製作的動漫中也很少出現男性角色!

作品:《搖曳百合》《珈百璃的墮落》還有明年要播出的新番《天使降臨到了我身邊》

如果要說日本動畫圈賣萌哪家強,那當然是動畫工房了!


混剪浪人


公司全名:GAINAX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大事記:

1983年09月 劇場動畫《王立宇宙奧內密思之翼》企劃開始

1984年12月 GAINAX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87年03月 《王立宇宙奧內密思之翼》開始發售

1988年10月 OVA《飛越顛峰》開始發售

1989年08月 開始製作遊戲軟件

1994年03月 舉辦慶典活動--“第1屆GAINAX節”

1995年10月 TV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EVA》開始播映

1998年01月 庵野秀明監督的第一部真人電影《LOVE&POP》公映

2000年04月 OVA《FLCL》開始發售

2001年10月 TV動畫《機器人真幌》開始播映

2002年04月 TV動畫《安倍野橋魔法*商店街》開始播映

主要業務內容:

動畫作品的企劃,製作和銷售;電腦,遊戲機軟件的企劃,製作和銷售;周邊產品的企劃,製作和銷售。

主要作品:

參見“公司大事記”

GONZO

公司全名:GONZO DIGIMATION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大事記:

1992年09月 新銳創作人前田真宏,山口宏,通口真嗣,村濱章司在東京都澀谷區成立GONZO有限公司,主營影像製作。

1993年 MORITAKESI和飯田馬之加入

1995年 在東京都新宿區設立數碼動畫工作室

1997年07月 開始製作第一部動畫作品--《青之6號》

1999年05月 GONZO有限公司更名為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11月 《青之6號》獲日本“第4屆Animation神戶PACKGE部門作品賞”和美國“Best Animation of the Year獎”

2002年04月 GONZO股份有限公司與 DIGIMATION股份有限公司合併,GONZO DIGIMATION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主要業務內容:

動畫作品的企劃,開發和製作;角色和作品世界觀的籌劃,設計和編輯,製作人管理,版權管理:動畫作品的銷售和進出口:3DCG的企劃,製作和影像編輯;電影,電視,廣告等各種媒體的企劃和製作,相關軟件開發等。

主要作品:

《青之6號》,《VANDREAD》,《最終兵器彼女》,《戰鬥妖精蘇雪風》,《Hellsing》,《I wish you were here-》,《全金屬恐慌》,《GATE KEEPERS》,《FF:U-Final Fantasy:安利米提特-》等。

STUDIO DEEN

公司全名:STUDIO DEEN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大事記:

1975年3月14日在東京成立

主要作品:

《相聚一刻》,《D.N.A》,《逮捕令》,《浪客劍心》,《仙界傳封神演義》,《破壞魔定光》,《機動警察》,“福星小子系列,“亂馬1/2系列”,《鬼眼狂刀》,《水果籃子》等。

SUNRISE

公司全名:SUNRISE STUDIO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大事記:

1972年09月 SUNRISE STUDIO有限公司成立

1977年04月 更名為日本SUNRISE股份有限公司

1987年06月 更名為SUNRISE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02月 成為BANDA集團成員

主要業務內容:

TV動畫,電視劇動畫的製作;遊戲軟件企劃和製作,商業影片製作;動畫作品的企劃,銷售和租賃;動畫任務設定和製作,音樂作品的企劃,製作和出版等。

主要作品:

“機動戰士高達系列”,“勇者系列”,“星界系列”,《犬夜叉》,《GEAR戰士電童》,《沉沒的艦隊》,《五星物語》,《魔神英雄傳》,《蒼之流星SPT雷茲納》,《勇者雷門》,《銀河漂流》,《城市獵人》等。

TATSUNOKA製作公司

公司全名:TATSUNOKA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原名:龍之子PRUDUCTION)

公司大事記:

1962年10月在東京成立

主要業務內容:

動畫,影視作品,特攝片的企劃和製作,廣告製作,版權管理及經營書籍,畫集,雜誌,玩具的製作和銷售,原創角色的企劃和製作,錄象帶的企劃和製作,電腦,遊戲軟件的開發,電子出版,CG製作等。

主要作品:

《宇宙AS》,《紅三四郎》,《馬赫GO!GO!GO!》,《The Soul TAKER-魂狩-》,《科學忍者隊》,《天空戰記》,《宇宙騎士》等。

蟲製作公司

公司全名:蟲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大事記:

1961年 手冢治虫製作公司在東京都練馬區成立

1962年 第一部動畫作品《街角物語》完成

1962年12月 蟲製作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63年01月 日本第一部TV動畫《鐵臂阿童木》開始播映

1965年10月 日本第一部彩色TV動畫《森林大地》開始播映,之後陸續製作了《悟空的大冒險》,《鐵拳浪子》,《多羅羅》,《藍寶石騎士》等TV動畫。

1973年 公司活動暫時停止

1977年11月 公司活動再次開始

主要業務內容:

TV和劇場動畫作品的製作,任務的設定等。

主要作品:

《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地》,《悟空的大冒險》,《多羅羅》,《藍寶石騎士》,《鐵拳浪子》等。

東映 ANIMATION

公司全名:東映 ANIMATION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大事記:

1948年01月 日本動畫股份有限公司在東京都新宿區成立,開始製作動畫作品

1952年08月 更名為日本東映股份有限公司

1956年07月 日動映畫股份有限公司被東映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更名為東映動畫股份有限公司

1963年11月 公司製作第一部TV動畫《狼少年肯》開始播映

1968年10月 更名為”東映 ANIMATION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業務內容:

動畫作品的企劃,製作和銷售,CG映像的企劃,製作和銷售,電腦遊戲機軟件的企劃和製作,作品版權管理,影音製品的海外發行等。

主要作品:

《聰明的一休》,《花仙子》,《IQ博士》,《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聖鬥士星矢》,《龍珠》,《美少女戰士》,《ONE PIECE》,《北斗神拳》,《銀河鐵道999》,《數碼暴龍》,《惡魔人》,《筋肉人》,《萬能俠Z》,《銀河英雄傳說》,《灌籃高手》等。

日本ANIMATION

公司全名:日本ANIMATION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大事記:

1975年6月03日在東京成立

主要業務內容:

映像作品的企劃,製作,進出口;動畫,CG的開發及製作,周邊產品的企劃和開發,動畫作品相關權限管理,音樂出版,CD和音樂卡帶製作等。

主要作品:

《三千里尋母記》,《紅髮的安》,《愛之若草物語》,《小公主賽拉》,《MARCO》,《弗蘭德斯的狗》,《蜜柑繪日記》,《櫻桃小丸子》,《名犬萊西》,《獵人》,《神鵰俠侶》等。

吉卜力工作室

公司全名:吉卜力工作室

公司大事記:

1984年03月 《風之谷》

1985年 在德間書店協助下於東京成立

1986年08月 《天空之城》

1988年04月 《龍貓》,《螢火蟲之墓》公映

1989年07月 《魔女宅急便》公映

1991年07月 《歲月的童話》公映

1992年07月 《紅豬》公映

1993年12月 吉卜力第一部TV動畫《聽到濤聲》公映

1994年07月 《平成狸合戰》公映

1995年07月 《側耳傾聽》,《on your mark》公映

1997年07月 《幽靈公主》公映

2001年07月 《千與千尋》公映

2001年10月《貓之報恩》公映


小漫漫迷


40年代有東映。


60年代有EIKEN、龍之子製作公司、手冢製作公司、蟲製作公司。


70年代有旭Production、亞細亞堂、ARTLAND、九魔工作室、日昇動畫子、SHAFT、白組、SHIN-EI動畫子、STUDIO DEEN、雲雀工作室/Lerche、Telecom Animation、動畫工房、日本動畫公司、Studio Pierrot、PRODUCTION REED、Magic Bus、MADHOUSE。


80年代有A.P.P.P.、AIC、Eekura Animal、EGG、GAINAX、GALLOP、京都動畫、Sunshine Corporation、

J.C.STAFF、

Studio elle、STUDIO COMET、Studio Sign、座圓洞工作室、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Fantasia、TYO動畫、Tomason、Production

I.G、

Polygon PicturesCG、ROBOT


90年代有Actas、Arms、IMAGIN、M.S.C、OLM、Chaos Project、GONZO、SATELIGHT、XEBEC、Synergy SP、Studio Cab、STUDIO 4℃、ZEXCS、TNK、童夢、TMS娛樂、BEE TRAIN、Pierrot PLUS、Phoenix Entertainment、Brain's Base、Vega Entertainment、BONES


ENED


骨頭社,感覺這個真的良心,《鋼之鍊金術師》《交響詩篇》等,作品品質沒話說,希望骨頭社越做越好!

節操社,呃,這個代表作《某科學的超電磁炮》《一拳超人第二季》《齊木楠雄的災難》等,都說沒有節操,做的動畫是ppt,我覺得還可以吧,希望能成為真正的節操社。

集英社,毫無疑問的第一,作品不計其數,經典作品也數不過來,從《龍珠》到《海賊王》《火影忍者》,之間的《灌籃高手》《聖鬥士星矢》《櫻桃小丸子》《遊戲王》等,成立到現在已經快一百年了。不過海賊王現在真的是做的不太好,快往ppt方向發展了,片頭片尾能有十分鐘[笑哭]

其他的還有東映,MADHOUSE等





再見9丁目


額,首先看到題主在提問描述中提到的芳文社,我是一臉懵逼的。但後來又細看了一下題主的題面“動漫”製作公司……哦,也許題主是想了解下不分動畫漫畫的,全產業鏈的情況?

那我只能先告訴題主,這個實在太龐大了。

既然沒法說全,那就先挑幾個巨頭講吧。

首先是索尼集團,這個企業可謂名副其實的巨頭,很多動畫的碟片、歌曲的專輯都是由索尼發的。而索尼旗下,有個主營動漫相關的企劃、產品廠牌Aniplex,而Aniplex旗下,有個動畫製作公司A-1 Pictures。由於這個A-1 Pictures前段時間關於員工福利的負面新聞頻發,而且經常一季多開,導致作品質量良莠不齊,在動漫愛好者們之間,逐漸有了“慘遭A-1動畫化”的揶揄。A-1 Pictures的代表作品包括《刀劍神域》系列、《四月是你的謊言》、《Fate/Apocrypha》、《埃羅芒阿老師》等。

另一個有著雄厚背景的動畫製作公司,是通稱日升的sunrise。這個公司的幕後老闆,是玩具巨頭萬代南夢宮,而sunrise的機戰傳統,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要給玩具商爸爸的玩家做廣告(動畫片)而逐漸形成的。而又由於機構龐大,sunrise內部甚至分出了多個“組”,直觀地說,sunrise內的一個組,大概都能看做一個獨立的公司。sunrise的代表作品包括各種高達、《銀魂》、《犬夜叉》、《加速世界》、《lovelive》等。

還有諸如盛產霸權的wit studio、專業長篇小丑社、作畫狂魔骨頭社,二期成謎madhouse、作死能手gonzo、一部吃一輩子的gainax等等等等……


橙心社


SunRise :SUNRISE公司是親自參與動畫製作的日本企業之一,隸屬BANDAI旗下,以製作機器人動畫而聞名於世。1972年蟲製作公司(由日本“動漫之神”手冢治虫於1968年創立)獨立出來的一些職員以“SUNRISE藝術工作室”的名義開始創業。同年,SUNRISE創業者和東北新社合資創立了“株式會社創映社”。當時發表的作品都標註的是“C東北新社”的字樣,這表明版權屬於東北新社。直到1976年,SUNRISE工作室才正式以“株式會社日本Sunsrise公司的名義擠身於日本動漫舞臺。

  J.C.STAFF

  GAINAX:日本動畫的製作公司,於1984年12月24日成立,其最著名的作品為《新世紀福音戰士》。

  GAINAX以它顛覆傳統的動畫類型和實驗動畫而聞名,另外因為組成份子興趣的關係在公司的作品中往往有大量的戲仿或致敬。同時,GAINAX亦因為一些著名動畫的預算問題而聲名狼藉,有時甚至會以限制動畫格數來緊縮預算。GAINAX也在它的大多數動畫推出後,持續大規模地推出商品而聞名,其中最著名的可算是推出十二年後仍有周邊商品的《新世紀福音戰士》,被人戲稱為“新世紀騙錢計劃”、“永遠補不完的騙錢計劃”。

  雖然直至《新世紀福音戰士》之前,GAINAX只拍攝原創故事的作品,但近年也開始對漫畫作品改編為動畫,例如《他與她的事情》與《魔力女管家》等。GAINAX亦經常在其作品中引用經典動畫的典故,並因此被人稱為“御宅公司”。

  京都動畫:公司全稱:株式會社京都アニメーション(京都動畫,Kyoto Animation),暱稱為“京アニ”(京阿尼)。

  公司成立於1981年。1985年7月12日成為有限公司,並於1999年成為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開始獨立製作動畫。

  目前社長是八田英明。 除總部設立於京都府外,在東京都也有一個辦公室。

  對於社員的福利相當不錯。擁有社員宿舍及動畫學校。 關係企業是Do Animation。

  公司除了動畫製作之外,還進行廣告、名片與賀年卡的設計工作。

  公司以製作細膩而聞名。


楊小強聊動漫


最好的動畫製作公司有哪些

我來答

哥是傳說很寂寞

LV.5 2017-06-11

A-1 Pictures 是Aniplex所屬負責動畫製作的,於2005年5月9日成立。是索尼的子公司

J.C. Staff(日文全名:株式會社 ジェーシースタッフ),是一家日本動畫製作公司.

動畫工房,是我比較喜歡的製作

SILVER LINK.(シルバーリンク)銀鏈是我最喜歡的動畫公司之一,有很多代表作品

迪士尼(The Walt Disney Company)是3D製作水平全球最頂端的動畫公司,十年磨一劍

原創動力是天朝廣東的一家制作公司3D動畫做的不錯,就是不會找編劇

奧飛也是天朝的一家動畫公司,這家主要是賣玩具的。。火力少年王啊什麼陀螺啊閃電衝線啊你懂得

還有視美也是天朝的一家公司,是天朝裡畫風最舒服的一家,可惜近年沒有新作品


JDI顏帝


東映動畫——東映動畫株式會社成立於1948年,是日本老牌動畫製作公司。初時成立時以日本動畫有限公司為公司名稱,後來於1952年更名為日動映畫股份有限公司,1956年被東映收購後成為旗下的動畫部門,更名為東映動畫股份有限公司。從1998年10月開始,東映動畫有限公司的名稱改為東映アニメーション株式會社(TOEI ANIMATION CO.,LTD),中文譯名不變,簡稱東映動畫。製作的動畫大多也是耳熟能詳的作品,例如《海賊王》《龍珠》《北斗神拳》《灌籃高手》《聖鬥士星矢》等等。


Production I.G ——Production I.G成立於1987年12月15日,由出身於龍之子動畫製作公司的石川光久創辦,1993年正式更名為現在的名字。名字中I代表社長石川光久,G代表副社長後藤隆幸。相對於東映動畫這是一個相對而言年輕的公司,但是在日本A級動畫公司中佔有一席之地。其製作的動畫作品,相信不少80、90後的朋友們耳熟能詳,例如《BLOOD+》《xxxHOLiC》《圖書館戰爭》《黑子的籃球》《排球少年》等等。因為這家公司經常和其他公司聯合制作,所以還有幾部更加響亮的作品,例如《進擊的巨人》《新網球王子》等。


京都動畫——京都動畫(公司全稱: 株式會社京都アニメーション,英文:Kyoto Animation),是一家以動畫的企劃、製作以及動畫製作相關的技術指導為主要營業事項的日本企業。暱稱為“京アニ”(京阿尼)。公司成立於1981年。1985年7月12日成為有限公司,並於1999年成為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開始獨立製作動畫。這家公司雖然成立較早(成立那時候筆者都沒出生……)但是獨立動畫製作卻很晚。不過也正是那個時候開始,日本動畫走上了新黃金時代~也就是2005—2010年這段佳作湧現的日本動畫時代。該公司的作品真的是家喻戶曉,可能連不看動畫的人也能略聞一二。例如《AIR》《涼宮春日的憂鬱》《CLANNAD》《幸運☆星》《輕音少女》等等。


J.C.STAFF——J.C.STAFF(日文全名:株式會社 ジェーシースタッフ),是一家日本動畫製作公司,創立於1986年1月。 其社名是ジャパンクリエイティブスタッフ(Japan Creative Staff)的簡稱,熟悉的朋友自然還知道這個公司的另一個別稱“節操社”(哈哈哈哈……)。1986年,正是動畫界的黃金時期(到1989年的OTAKU宮崎勤殺人事件陷入低谷直到1995年EVA的出現),躊躇滿志的KITTYFILMS製片人,同時也是出身龍之子公司企劃文藝部的宮田知行帶著三鷹工作室獨立門戶,成立了自己的動畫製作公司“J.C.STAFF”,J和C分別是“JAPAN CREATIVE”的簡稱,似乎宣示著新公司無上的活力。公司位於日本東京都武藏野市境,現擁有職員100餘人。其作品有較早的講述女同的《少女革命》,還有對得起自己“節操社”這個名號的《一騎當千》系列作品,還有宅男都看過的《零之使魔》動畫全系列,以及當下大紅大紫的美食動畫《食戟之靈》。(這些個作品,真的是對的節操社這個名號)這裡只是挑出耳熟能詳的作品羅列,J.C.STAFF的作品從1997年的《少女革命》到今年的《食戟之靈》大大小小也有百十來部作品啦。


Madhouse——Madhouse在1972年10月,丸山正雄、出崎統、林太郎、川尻善昭等人,在公司(舊)‘蟲製作公司’出現經營危機下於成立了‘Madhouse’,首任社長為おおだ靖夫。這家公司的具體情報並不多,不去查找的話真的覺得他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恭喜,但是當你看到他發起和參與制作的動畫時,就不禁感嘆道:“都是他家做的呀!”列舉幾個名作:《魔卡少女櫻》《櫻花大戰》《X戰記》《天上天下》《NANA》《黑礁》《死亡筆記》《寄生獸》《一拳超人》!是不是各個都是了不起的大作呢~


SHAFT——SHAFT(日語:シャフト,英文:SHAFT Inc.),日本動畫製作公司。1987年的“夢から、さめない(夢不醒)”是該社首部自主製作作品,1995年“十二生肖爆烈戰士”則是首部自社企劃、主製作的電視系列。以2000“飛躍巔峰”DVD再次發售時作為影像特典收錄的短片作品的製作為開始,2001年至2005年間以共同名義與GAINAX合作製作動畫。2004年,公司創始人若尾博司卸任,久保田光俊就任執行董事。在董事交替同時,整頓撮影部門,製作方式也轉向數碼化。之後更做出了大量如“絕望先生”等使用數字技術、且包含很多“小捏他”的獨特作品。這個公司和上面說的Madhouse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大量的採用合作的模式,和其他動畫公司一同製作動畫,出來的成績也是不菲呀~其作品也都赫赫有名,例如《櫻花大戰》《最遊記》《絕望先生》《物語系列》等等。


GAINAX——GAINAX於1984年12月24日成立,其最著名的作品為《新世紀福音戰士》。GAINAX以它顛覆傳統的動畫類型和實驗動畫而聞名,另外因為組成份子興趣的關係在公司的作品中往往有大量的戲仿或致敬。同時,GAINAX亦因為一些著名動畫的預算問題而聲名狼藉,有時甚至會以限制動畫格數來緊縮預算。雖然直至《新世紀福音戰士》之前,GAINAX只拍攝原創故事的作品,但近年也開始對漫畫作品改編為動畫,例如《他與她的事情》與《魔力女管家》等。GAINAX亦經常在其作品中引用經典動畫的典故,並因此被人稱為“御宅公司”。該公司的作品並沒有那麼,但是拿出來還真的都是能影響一段時間的佳作。例如《新世紀福音戰士》《灼眼的夏娜》《飛躍巔峰》《天元突破》等等。


BONES——BONES在1998年10月由前Sunrise公司的成員南雅彥及逢坂浩司、川元利浩一起創辦的。“BONES”這個詞,在英語中是“骨頭(複數)”的意思,是公司社長南雅彥根據“要做有骨氣的動畫”(“骨のあるアニメを作りたい”)的想法和理念所起的名稱。BONES的早期作品之一,是和Sunrise公司合作的《星際牛仔:天國之扉》。這家公司真的沒什麼可說的了,不是因為其沒什麼名聲,而是看過動畫的朋友基本都很瞭解。筆者也算是看著這家公司做的動畫度過的學生時代,從《翼神傳說》到《鋼煉》再到《交響詩篇》然後《黑之契約者》《噬魂師》直到筆者畢業時熱播的《鋼煉FA》。骨頭社每年都會帶來動作勁頭十足、故事精彩繽紛的佳作。當然最近的《我的英雄學院》評價不高,但是筆者相信《靈能百分百》能夠再創佳績!


sunrise——SUNRISE公司是親自參與動畫製作的日本企業之一,隸屬BANDAI旗下,以製作機器人動畫而聞名於世。1972年蟲製作公司(由日本“漫畫之神”手冢治虫於1968年創立)獨立出來的一些職員以“SUNRISE藝術工作室”的名義開始創業。同年,SUNRISE創業者和東北新社合資創立了“株式會社創映社”。當時發表的作品都標註的是“C東北新社”的字樣,這表明版權屬於東北新社。直到1976年,SUNRISE工作室才正式以“株式會社日本Sunsrise公司的名義擠身於日本動漫舞臺。這個公司的代表作也是筆者最愛那就是《高達》系列作品!喜歡機戰的朋友,一定會愛上這家公司噠!


Studio Pierrot——Studio Pierrot(日名:ぴえろ,又稱小丑社)在1979年成立。代表作品包括:《幽遊白書》《麻辣教師》《棋魂》《十二國記》《火影忍者》《死神》《東京食屍鬼》《阿松》等。這個公司的詳情筆者手頭資料甚少……慚愧……只能用這種方式讓廣大動畫愛好者知道,你們看到的民工番中有兩大部都是出自此公司。我們兒時的經典也出自此公司,炒的大紅大紫的《東京食屍鬼》和《阿松》也出自此公司。這就是實力!


龍之子——龍之子動畫製作公司、龍之子工作室,為一間日本動畫公司。成立於1962 年10月19日由當時備受讚賞的動畫界先驅者吉田龍夫跟其兄吉田健二及吉田豐治成立。這製片廠的名稱在日文含雙重意義。タツ是吉田龍夫的暱稱,因此可解作龍夫之子,另外也可代表海馬之意,同時可解釋公司商標由海馬組成的原因。這家公司像一個強者的孵化器,培育出大批日後名稱響噹噹的動畫人和製作公司。至於為什麼把這個響噹噹的大公司放在最後說,嘿嘿,各位看官回顧上面的內容。有數之不盡的優秀監督和後來優秀動畫公司的創始人都出自這裡!比如天野喜孝、押井守、大河原邦男、高田明美、真下耕一以及西久保利彥等都出自龍之子!雖然龍之子的名氣很大,但是國內的動畫迷可能並不能一一列出其作品。原因可能是喜歡動漫的大群體年齡偏低,上個世界的經典動畫沒有能夠完全引進所至。這裡筆者推薦幾部佳作也是與當下動畫作品有所關聯的作品,如下:《科學小飛俠》系列,《小雙俠》系列,《天空戰記》和《信蜂》。


到此為止,為筆者瞭解和看過的日本較為厲害的動畫製作公司。當然並不完全,有同好者,望補充之。(這裡沒有介紹吉卜力,因為太有名氣,你爸媽都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