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我若早生10年,何至长平之败

李牧作为赵国一代名将,没能镇守长平确为一大遗憾。

那长平之战中赵王为何不用李牧为将呢?主要是三个原因:

一是当时李牧太年轻

李牧生年不详,但是于公元前229年被赵王迁,当时正值壮年。由此推算,李牧大致出生于公元前280年左右。而长平之战爆发于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当时李牧应该只有20岁左右,还不堪大任。

李牧:我若早生10年,何至长平之败

二是李牧的作战风格偏稳

就算李牧当年有统兵御敌之才,赵王也大可能用他。因为李牧性格谨慎、战风偏稳,戍守雁门关时曾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致使赵王怒而将其撤换。而长平之战赵国换帅的背景,是赵王向秦国求和不成被戏耍,年轻气盛的赵王不满廉颇一再退避坚守而要求出击。所以就算李牧当年可用,赵王也绝不会换上作战风格与廉颇一样的李牧。

李牧:我若早生10年,何至长平之败

三是秦军使计引诱赵王换上指定战将

在赵王恼怒廉颇数次战败、又坚壁不战之际,秦国丞相范雎派人携重金到赵国实施反间计,广散传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赵王中计,于是派赵括换下廉颇为主将。因此说,赵国换帅,是在秦国的引诱下完成的,秦国已经引诱赵王确定了赵括为人选,所以就算当时李牧可用也是没有机会的。

李牧:我若早生10年,何至长平之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