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一個人從好鬥,變得沉默,才是真正強大的跡象

《莊子》達生篇,講了馴養鬥雞的故事,成語“呆若木雞”也是出自這裡。生活中,我們認為呆若木雞的人,是很蠢笨的;然而,事實剛好相反,《莊子》中鬥雞變成“呆若木雞”的狀態,才是最厲害的鬥雞。

莊子:一個人從好鬥,變得沉默,才是真正強大的跡象

《莊子》中說,紀渻子為周宣王馴養鬥雞。周宣王每隔10天就問一次,鬥雞馴好沒有?紀渻子連著3次,都說不行;等到第40天,周宣王第4次問,他才說馴好了,鬥雞現在看起來呆若木雞,別的雞看到它就害怕得掉頭跑。

年輕的時候,我沒讀懂《莊子》和鬥雞的故事,人到中年,自己親身經歷一些事情後,突然覺悟,原來莊子是用鬥雞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的道理:一個人從好鬥,變得沉默,才是真正強大的跡象。

莊子:一個人從好鬥,變得沉默,才是真正強大的跡象

1、戒掉傲氣,有才而不恃,才能沉澱實力。

紀渻子馴養鬥雞第10天,周宣王問行了沒有,紀渻子說不行,鬥雞現在還很意氣驕傲。

好鬥的人,驕傲自恃,像鬥雞一樣。

與別人鬥,是尋求認同感;別人的意見和自己不同,就和別人鬥一鬥,證明自己是對的。這是人的本能。

一個人好鬥,是本能;戒掉“好鬥”,才是本事。

曾國藩說:“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天下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

有才之人,多有傲氣和傲骨,如果不自我控制,就會變成驕傲。驕傲使人自滿,虛心使人進步,驕傲最終會敗事。

《易經》中也說“謙謙君子,用涉大川。”

天道的規律是,盈必招損,謙則受益。盈滿者得禍,謙損者得福。人只有戒掉驕傲,戒掉自以為是,才能沉澱實力,成就大事。

莊子:一個人從好鬥,變得沉默,才是真正強大的跡象

2、培養定力,持續專注,不被外界干擾。

紀渻子馴養鬥雞第20天,周宣王問行了沒有,紀渻子說不行,鬥雞現在聽到雞的聲音就叫,看見雞的影子就跳。

人通過五官六意,和外界連接,我們接收到外界信息的同時,也被外界的信息干擾。

老子描述這種現象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普通人放縱自己的感官,不由自主沉浸其中,就像鬥雞一樣,聽到別的雞叫,看到別的雞影子,都會有反應。

人受外界信息的干擾,心裡也會受到一定的刺激,有時候是喜歡,有時候是憤怒,有時候是嫉妒,有時候是心裡不平衡。

莊子:一個人從好鬥,變得沉默,才是真正強大的跡象

放縱情緒,沉迷物質,是消耗,自控才能定。培養定力,和物打交道,卻不著物,才能不被外界干擾,得到心定。

《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就是心不執著在任何一個地方,才能得到自由靈動。

人的精神氣,是有限的,如果事事都沾上,事事都上心,注意力就無法集中。成大事之人,必須要專注,集中精力,才能全力以赴做自己的事。

莊子:一個人從好鬥,變得沉默,才是真正強大的跡象

3、變得沉默,隨機而動,才是真正的強大。

紀渻子馴養鬥雞第30天,周宣王問行了沒有,紀渻子說不行,鬥雞現在還是目光犀利,盛氣凌人。

等到第40天,周宣王問行了沒有,紀渻子終於說行了。他說,“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馴養鬥雞的過程,就是一步一步去其傲氣,挫其銳氣,使之德全。德全的雞,看起來呆若木雞,別的雞打鳴,它也無動於衷,這個時候,才是最厲害的,別的雞看見它,掉頭就跑,不敢和它應戰。

人也一樣,真正厲害的人,是深藏不露的。到達這個境界的人,去掉了銳氣,戒掉了傲氣,定力穩穩,具有十足的自控力,是德全之人。看起來沉默無爭,其實最是強大。

老子說:“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就是這個道理。

莊子:一個人從好鬥,變得沉默,才是真正強大的跡象

以上是我讀書和親身實踐的分享。

道理看起來簡單,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人,很少。唯有在行動上實踐,知識才有價值,虛心不自滿,精益求精,人生才有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