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靖康通寶竟然拍出了650萬元的天價,為何小小錢幣如此值錢?

靖康通寶有篆、隸、楷三種版別,直徑31.5毫米,厚度2.1毫米,重約7克。

1967年,靖康通寶首見於湖北黃石市;1979年,黑龍江阿城縣白城子窖藏古錢幣中出現靖康通寶。


其後,鮮見靖康通寶面世。由於其數量非常少,但整體質量又高,鑄錢工藝最精湛,成為收藏愛好者夢寐以求的寶物。由於十分罕見,因此靖康通寶非常值錢,拍賣價格一路上漲。

2007年5月,中國嘉德就曾以72.8萬元的高價成交一枚,創下靖康通寶的最高成交紀錄。

2017年6月30日,成交價78萬;2018年10月25日,成交價90萬;2019年8月13日,225萬成交價,而“靖康通寶”母幣竟然拍出了650萬的天價!!!


有些收藏愛好者高興得不得了,聲稱持有靖康通寶的大有人在。好多愛好者發過圖給我欣賞。其實,這些人手上的靖康通寶一文不值。

靖康通寶堪稱國寶級別文物,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有需求,就有高仿產品。靖康通寶的高仿產品也都特別多。但這些高仿產品的質量特別好,令好多老手“打眼”。


廣州有位吳先生珍藏20多年的靖康通寶就是工藝術品,假貨。

20多年前,吳先生的好朋友在南寧結婚,這麼大的喜事當然要去恭賀,參加完婚禮後,熱愛收藏的他就去了古玩市場。

南寧的古玩城裡似乎沒什麼東西,他朋友說,有家不起眼的郵幣卡市場,裡面有家店主,還時常有點高古的東西。


摸索著去了那,果然在一家門面很窄的店鋪裡看到個瘦小的男子,他的櫃檯裡確實堆了一些亂七八糟的錢幣,看上去確實比別家“古”不少。

吳先生趴在玻璃櫃上看了一會,“唔,這些拿出來看看”他指了指幾個黑乎乎的古錢幣,這堆東西看上去蠻高古的,拿出來一看,比較喜歡。他選擇一個“靖康通寶”。他問了價,要400元一個,那個年代,400元是他一個月的工資了。


最後,他以380元拿下了。

買回家他就與古錢幣收藏圈子的愛好者交流。有藏友說,看器形像宋代的,但細看做工又不像;有藏友說,包漿應該沒問題,但總體有點怪異;有藏友說,看鑄刻手法以及邊沿凸起不流暢的感覺,顯得笨拙,應該是清、民國的產品。各抒己見,反正大家的意思是,這個型制像宋遼,但刻工太過拙劣,簡直一塌糊塗所以就沒搞頭了!


他有點慌了,趕緊一個電話打給南寧的賣家,賣家很肯定地說,這個是宋代的,當時是一堆東西一起在阿城縣出土的,他到手的時候錢幣上還有土和鏽,他用酸清理了下就變成現在的模樣。吳先生拿起錢幣看了下,邊緣處確實還殘留點土,到底該信不信呢?算了,還是留下吧,跑到南寧去退貨也太麻煩了。


過了幾年,有位大收藏家到廣州。吳先生拿去給鑑別一下,收藏家仔細看了看,又用嘴舔了一下,然後肯定地說,是假的,一文不值。不過這仿的質量太好了,一般人分不出真假,留著吧。

他找出賣家的電話打過去,電話是空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