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飲食男女》為例,帶你看懂導演李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飲食男女》無疑是影史上的一個經典之作,但是雖然本部影片的解讀很多,但卻很少有人從

“人物情感隱喻”和“影片背後的哲思”兩個方面來進行挖掘,今天我就以自己的觀影體驗來剖析一下本片不一樣的魅力。


《飲食男女》於1994年上映,由導演李安指導,在豆瓣上有著9.1的高分。導演李安因拍攝了多部口碑與票房極佳的電影而被觀眾所熟知,他的電影把平凡人的悲歡離合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除此之外,李安也非常擅長刻畫人物的真實情感,還把濃濃的藝術感和生活融合在一起。通過人物情感的發展傳達出對於家庭和社會的思考。

而《飲食男女》更是其中里程碑式的作品。電影以美食為載體,描述了一家人從“堅守”到“離去”,最後再次“團聚”的故事。主人公老朱是一個退休的廚師,中年喪妻,獨自養育三個女兒。隨著年齡的增長老朱漸漸失去了味覺,三個女兒也逐漸長大,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

電影的各個細節都是一個隱喻,比如三個女兒的名字,從大到小分別叫:家珍、家倩和家寧。三個“家”就傳達出電影的核心,並且能感受到導演對家庭的熱衷。影片對於家庭和生活哲思的詮釋,獨具匠心的情節設計,激起觀影人心中的層層漣漪。本片更獲得第6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單純的從故事內容入手不足以將這部電影的魅力完全展現出來。所以今天我會從人物細節的隱喻、故事敘述手法來挖掘這部電影最精髓的內涵。而在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己的觀影感受,結合《飲食男女》的故事情節,分享三個導演情感表達的手法。

以《飲食男女》為例,帶你看懂導演李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01、從電影中家庭成員的人物塑造,讀懂導演李安對家庭情感的表達,乏味和空虛是家庭的主旋律

本片最令人驚訝的就是導演把四個家庭成員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四條線分別講述,最後穿插在一起。從老朱和三個女兒的情感發展,把與家庭的矛盾、愛情的矛盾、與自己的矛盾分別表述出來。向觀眾傳達出普通人在現實中的思想歷程。

這樣的敘事結構常用於以前發生的事,可以說採取這樣的結構具有相當的難度。因為導演需要把每個人物都塑造的完整,並且還要把人物之間的關聯做精細的處理,不讓觀眾覺得混亂。

在這部分我從“家庭”與“美食”這兩方面來進行分析:

①從家庭人物的故事情節:家庭成員各自感情與矛盾的交織,巧妙的擴增了電影的信息量,使情感更加豐富完整

影片中,李安雖然沒有刻意安排人物的對比,但講述的過程早已經讓觀眾看出端倪,每個人物都有很明顯的矛盾,來自於生活的各個方面。首先是大女兒家珍,是一名中學老師,也是一名忠實的基督徒,她極度內向,年近三十依然沒有結婚。

二女兒家倩,是三個女兒中最獨立和開放的,典型的女強人,也不受傳統教育觀的束縛,甚至擁有自己的情感伴侶。而最小的三女兒家寧,算是家中最乖巧的,正在唸大學,空閒之餘會在快餐店打工。

而之後的矛盾也以三個人各自的性格和思想為基礎,鏡頭向前推進的同時,三個人各自的矛盾也逐個展現。家珍因為自己是個虔誠的基督徒,有著高貴的信仰,所以她無法像家倩那樣可以和異性自由往來,而同時家珍心理卻對愛情有著深深的渴望,思想與本性之間的矛盾使她不知如何選擇,最後家珍讓男友也成為基督徒才化解了自己的糾結和焦慮。

以《飲食男女》為例,帶你看懂導演李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鏡頭來到二女兒和家寧,家倩的主要矛盾還是來在於與父親的隔閡,在影片的開始李安就表現出家倩和家裡的不合,在父親老朱面說出自己想出去住的想法。在我看來,家倩的矛盾表面上在於“搬家”與“留下”之間,其實她糾結的是父親作何表態,是否希望自己留下。老朱的一句:不管你搬家還是留下,這個家裡都有你的位置。算是徹底打消了家倩的顧慮。

而三女兒家寧的矛盾算是比較好理解的,她戀愛並且懷孕,但她糾結於父親和姐妹的態度。她害怕家庭的不認可,愛情與親情的碰撞讓她不知所措,但她最後依然做出選擇,搬出去和男友一起住。

最後來到主人公老朱的矛盾,這個矛盾也同樣是三個女兒的矛盾,就是“去”與“留”的矛盾。老朱心裡明白女兒都長大了,也有個子的打算和煩惱,家裡已經留不住她們,但老朱依然想讓家庭儘可能完整,所以定下每週日必須回家吃飯的規矩。

在我眼裡,這是本部電影最大的矛盾,也是跳出人物從宏觀上展現出來的。“堅守家庭”還是“背叛離去”是每個人深藏於內心的痛楚。而到了影片的最後導演也沒有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算是一個開放性的答案。導演李安的思想還要觀影者用心去發現。

以《飲食男女》為例,帶你看懂導演李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②從美食展現出的文化情節:以美食做載體,傳達出生活包含的酸甜苦辣

電影的開始就是長達五分鐘的美食鏡頭,沒有任何人物的話語與旁白,行雲流水的做菜過程配上中國特有的古典配樂讓人垂涎三尺,完整展現出中國的美食文化,令人心馳神往。而這也是影片最重要的核心之一,第一次看到的時候心中的第一個不解便是為何以“美食”為載體?又想傳達出怎樣的價值觀呢?

《飲食男女》這部電影雖然以老朱和三個女兒的情感和經歷為主,逐步展開故事的發展,但是卻沒有一個載體可以把人物連接在一起。而這個載體更要突出“家”這個主題,於是“美食和餐桌”便成了最佳的載體。可見李安的良苦用心,在我們中國文化中,家人之間的歡笑和情意在餐桌上更能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人物的心事和矛盾也主要是在餐桌上推進的。本部電影一共有六次聚餐,每一次團聚都會把人物的情感和故事向前推進,而女兒們的心聲也是逐步在餐桌上透露。每一次聚餐人物的情感和選擇都要更深刻一點,配合這桌子上五顏六色的美食,體現出世間百態。

在我看來,這也許就是“美食”的另一層隱喻,生活就像做菜,只有精心去做才能做好,只有用心去品嚐才能發覺其中的滋味。而“美食”中的滋味必定由酸甜苦辣組成,反觀真實的人生和家庭,也是如此。

以《飲食男女》為例,帶你看懂導演李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02、電影鏡頭語言的處理:將故事內容和表達形式完美的結合,讓情感的發展更加深入人心

對於一般的電影來說,人物的情感線和矛盾只要一到兩種就足夠了,而本片的主要情感線路卻有四條,在表達人物充分情感的同時,整體的架構也龐大豐富,不得不讓人驚歎李安的佈局能力。

那李安是如何將“故事”與“情感”恰當好處的融合在一起的呢:

①家倩對廚藝的熱愛,是對父親的嚮往和家庭的熱愛

家倩做得一手好菜,做名廚是她的夢想。然而這個夢想卻被老朱無情的打破,這也造成了父女之間的隔閡。這是前期的一個重要伏筆,也是影片開始不久就埋下,與之後的情感迴歸相對應,形成一個完成的閉環。

家倩的戲份和情感的沉重都是三個女兒中展現最多的,而一開始家倩與父親的矛盾就在聚餐中展現了出來。曾經的家倩對下廚有著由衷的熱愛,無疑這種熱愛是受父親的影響,也隱藏著家倩對父親的嚮往和崇拜。然而現實卻是廚師夢沒有得到父親的認可,隨之破碎。

在我看來,家倩和老朱是整部電影跟廚藝關聯最大的人,老朱之所以沒有讓家倩成為廚師,一方面是因為不想讓女兒走上自己的老路,另一方面是老朱認為女孩子不適合做廚師,自己一直想生一個兒子來繼承自己的廚藝。

而就是這樣的矛盾卻貫穿了影片的始終,最後人物放下了自己心中的情節也為故事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以《飲食男女》為例,帶你看懂導演李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②女兒們的離去,代表著往日家庭的落寞

故事中另一個吸引人的便是大女兒家珍和三女兒家寧的反轉,其中人物思想的決定和性格反轉令人出其不意,拍手叫好。其中不免蘊含著鞭辟入裡、促人深省的道理。雖然兩個女兒的戲份相比老朱和海倩少了一些,但就是這樣的反轉卻在某種程度上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先表面上海珍是最想離開家裡的人,畢竟年齡已經很大了,很想脫離家庭開始屬於自己的生活。而沒想到的是三女兒家寧行動的最快,突如其來的愛情讓她果斷的做出選擇,也是三個女兒中最先懷孕的。而海珍也在一定程度了打破了自己貞潔的信仰,對異性踏出了主動的一步。

於是海珍和海寧陸續搬出了家裡,與開頭的反差讓觀眾措手不及。畢竟一開始觀眾都認為海倩是最應該先離開的人。這也意味著以前圓滿幸福的家庭已經不在,留下的只有冰冷的飯菜和空蕩蕩的房間。

在我眼裡,這樣的劇情反轉才貼近最真實的世界,人是多面性的,往往和他人設想的天差地別。而幾個反轉足以讓人對李安的功力感到畏懼,導演之所以敢這樣拍足以看出其對觀眾心理的把握和對人性的理解。

以《飲食男女》為例,帶你看懂導演李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③對女兒們的選擇,父親不得不低向現實低頭

故事中還有一條隱線貫穿故事的開頭和結尾,那就是老朱“味覺”的喪失。在第一次聚餐中李安就借家倩之口向觀眾傳達了這個重要的信息。而到了最後一次聚餐,老朱的味覺又得以恢復。

其中的隱喻其實是表現了老朱從心靈上的無感到重新有了滋味。

而失去了味覺依然做出了一道道精美的飯菜,足以表明他想靠自己僅存的廚藝留住女兒們的心,讓她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其中深意不可不知,老人對於子女的不捨和愛戀都在無言中表達。

而反觀女兒們雖然人都坐在飯桌上,心裡卻打著自己的小算盤,都想盡早脫離家庭,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最後也如女兒期望的那樣,她們找到了各自所愛,離開了從小到大的家庭。面對女兒的離去,老朱也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家庭如此,人生也是一樣。

以《飲食男女》為例,帶你看懂導演李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03、作為這部電影的忠實粉絲,結合《飲食男女》的故事情節,分享三個導演表現情感的三個手法

①女兒們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從“堅守者”到“背叛者”

雖然影片的時長是有限的,但其中包含的情意和思考卻是無限的。故事中的家庭是真實生活中無數家庭的縮影。就如圍城一樣,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

女兒們的選擇就是如此,從小到大都是在家裡,如今找到了新的歸宿便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嚮往。對於這個做法是否正確影片並沒有表態,畢竟人無法做到面面俱到,有一些情感終究要放下。

所以,從整個故事的框架和含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一些導演本身的情感,而我們每個人都在“堅守者”和“背叛者”之間不斷轉變,悲歡離合每天都在上演,但家到底是家,是我們一生的歸宿。

以《飲食男女》為例,帶你看懂導演李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②主人公老朱前後態度的轉變

在女兒們找到自己的歸屬之後,故事來到了家庭的第五次聚會。也是在這個聚會上,老朱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可以稱作是本片最大的爆點。故事中除了老朱和三個女兒之外,還有另一個重要的人,那就是錦榮,是和家珍同齡的朋友。

而在這次聚會上,老朱出其不意的表明了自己與錦榮的關係,並且揚言要把房子賣掉,自己也搬出去和錦榮開始一段新的生活。李安的神來之筆再次刷新了觀眾的認知,這個信息也承載著老朱態度上的轉變。

在我看來,老朱之所以做出這個選擇,首先是想告訴女兒們:既然你們都拋棄了這個家,過上了自己嶄新的生活,那我也沒必要留戀於此。其次,這也表明老朱還有些不捨,想借此重新喚起女兒們對家裡的愛。老朱從最初盡心竭力保留家庭的完整到最後自己也做出離開的選擇,其中的無奈和悲涼令人心寒,而這也讓人物更加深刻立體。

以《飲食男女》為例,帶你看懂導演李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③與二女兒家倩的和解

影片從與二女兒家倩的矛盾展開,以與家倩的和解結束。三個女兒中可能只有家倩與老朱之間的情感最深。家庭的前五次聚餐都是老朱一個人在廚房東奔西走,而最後一次聚餐卻是家倩悉心準備,同時第六次聚餐也只剩下老朱和家倩兩個人了。

人生或許就是如此,總是如玩笑般的捉弄世人。而就是這樣一場戲卻出現了本片的高潮之一,老朱喝了一口家倩的湯,說了一句:家倩,你的湯,我嚐到了。

一句話道盡了萬千思緒,一句“我嚐到了”傳達了太多的情意。一方面是表明自己已經理解了家倩的良苦用心;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老朱對於之前和家倩和隔閡感到後悔。

總結一下:

看完《飲食男女》,心中情感繁瑣雜亂,讓我不斷反省自身是否和影片中的女兒們一樣,奔向未來的同時遠離了家庭和父母,沒有過多的陪伴他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追求自由的同時,不要冷淡了家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