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谚语“惊蛰闻雷,谷米贱如泥”啥意思?如今还适用吗?

大家好,欢迎关注“谈谈侃三农”文章,每天从不同角度分享农村和农民新鲜事,探讨农村种植和养殖项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农之事,请点击上方两字“关注”,谢谢!今天分享的主题:农村谚语“惊蛰闻雷,谷米贱如泥”啥意思?如今还适用吗?

​对于现代农民来说,种植庄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要懂得农业技术,而且要懂得市场销售,还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预防自然灾害的准备,不过这些问题在科技发达的当代来说,完全能够很好地解决,农业技术可以请教农业专家或者网上学习来解决;农产品销售的渠道相当多,可以与电商、门店进行合作;预防自然灾害有天气预报的准确预测,能够提前做好准备。

农村谚语“惊蛰闻雷,谷米贱如泥”啥意思?如今还适用吗?

在古代,农民是可悲的,农民种田相当不容易,既没有很好的农业技术也没有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完全是靠天年吃饭,风调雨顺的时候能够多收点粮食,如果碰上自然灾害,粮食可能减产甚至绝收。不过古代农民又是可敬的,在没有科学技术的帮助,也没有天气预报进行预测的情况下,只是靠着一些长期积累起来的经验,靠着平时总结出来的农谚语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帮助,使得一代代人繁衍生息,延续至今。

农村谚语“惊蛰闻雷,谷米贱如泥”啥意思?如今还适用吗?

虽然只是一些农谚语,其作用不容小觑,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如今一些农村老人还在利用农谚语指导农业生产,平常也会和年轻人念叨一下农谚语,希望年轻人好好理解和利用农谚语的作用。

今天惊蛰,惊蛰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到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天气逐渐变暖,地下蛰伏的昆虫和洞里的鸟兽开始出来活动,沐浴春天的阳光,感受春天的气息。一年之计在于春,惊蛰过后农民朋友们开始忙着春耕,期待秋天有个美好的收获。

农村谚语“惊蛰闻雷,谷米贱如泥”啥意思?如今还适用吗?

惊蛰前,有一天下雨的时候竟然打起了春雷,村里的刘大爷却忧心忡忡,他并不是怕下雨淹坏它刚种下去的蔬菜种子,而是担心今年的天年会不好,影响地里庄稼的收成。为啥刘大爷听到春雷竟然有这样的担心呢?原来刘大爷对“惊蛰闻雷,谷米贱如泥”和“未蛰先雷,人吃狗食”这两句农谚语深信不疑。这两句农谚语到底啥意思?如今还适用吗?

农村谚语“惊蛰闻雷,谷米贱如泥”啥意思?如今还适用吗?

惊蛰闻雷,谷米贱如泥

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说如果在惊蛰当天听到打雷,那么当年的谷米会像泥一样低贱。惊蛰当天打雷,意味着当年会风调雨顺,农民种下去的庄稼不会因为自然灾害遭到损失,而是会获得大丰收,庄稼大丰收,农民家家有粮吃,户户有余粮,因此拿到集市上卖不起价钱,简直就像泥土一样不值钱。虽然这句农谚语是农民的经验总结,但在农村的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至今仍然还适用。

农村谚语“惊蛰闻雷,谷米贱如泥”啥意思?如今还适用吗?

未蛰先雷,人吃狗食

从字面意思来看,惊蛰前打雷,当年农民的粮食不够吃,只能去吃狗食。正常情况下,过了惊蛰才能够听到春雷,但是如果还没到惊蛰,春雷早已滚滚,那么就是不正常的天气现象,违反了正常的自然规律,不是有洪涝灾害就是有干旱灾害,严重会影响粮食的收成,粮食少了,人们自然吃得不好。因此村里的刘大爷在惊蛰前听到春雷,才会显得如此忧心忡忡。

农村谚语“惊蛰闻雷,谷米贱如泥”啥意思?如今还适用吗?

一些农谚语,如今还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只不过如今农民种地,有了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精确的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有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因此年轻的农民们不太重视农谚语,对于农谚语的作用,你还有什么想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