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男孩向電梯吐口水,被舉報後,父母的反應引起公憤

現在是非常時期,如果有人故意在電梯裡亂吐口水,鄰居知道後那種恐慌的心情可想而知。

近日,某小區業主發現電梯裡有明顯的口水痕跡,隨後跟小區管理人員反映;

管理人員通過監控發現,原來是一位15歲的男孩發現四周無人後,摘下口罩向電梯吐口水。

視頻被傳到業主群便引起熱議,很快就確定了當事男孩,隨後向警方舉報。

男孩卻因未成年,警察無奈只能口頭批評教育。

15歲男孩向電梯吐口水,被舉報後,父母的反應引起公憤

但其父母在群裡的回應卻引起公憤:“他還是個孩子,何必為難他呢,畢竟你們都報警了,他是未成年人也無法受刑”……

業主們紛紛指責教子無方,對這家人的行為表示異常憤怒,有的甚至還上門做出過激的行為。

15歲男孩向電梯吐口水,被舉報後,父母的反應引起公憤

網友評論:

網友@tony曲曲:非常時期還說是個孩子,真想爆粗,萬一引起感染怎麼辦?整個小區都要被隔離,15歲已經有判別是非的能力,這熊孩子背後肯定有熊父母,平時肯定被慣壞了,希望嚴懲。

網友@七納蘭:如果是我兒子這麼做,別說是15歲,就是5歲,我要揍得他不認識親媽!

網友@一克拉夢想:看了就火大,犯錯了還這麼囂張,太沒道德了。才15歲就那麼惡毒,長大還得了,抓起來判幾年讓他長教訓才行。

面對孩子犯錯,父母還反過來責備別人“為難孩子”,可見這個家庭的教育,真是失敗至極。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樣是孩子犯錯,這位母親的做法卻讓人敬佩。

前兩天在抖音看了一個視頻,兒子用口罩騙了幾十萬後將人拉黑,母親發現後,絲毫不護短,毅然選擇大義滅親,立刻帶著兒子去自首,聲稱自己教子無方。

15歲男孩向電梯吐口水,被舉報後,父母的反應引起公憤

面對兒子犯罪,母親當時的心情可想而知,尤其是那句“打死你”,可見母親有多麼無奈、無助,恨自己兒子不成器。

15歲男孩向電梯吐口水,被舉報後,父母的反應引起公憤

15歲男孩向電梯吐口水,被舉報後,父母的反應引起公憤

網友紛紛被這位母親感動:“同樣是父母,面對孩子犯錯,人與人之間差別咋就那麼大呢”

15歲男孩向電梯吐口水,被舉報後,父母的反應引起公憤


養不教、父之過,犯了這麼大的錯還護短,電梯男孩以後會更無法無天。

熊孩子的背後和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在生活中,你會發現大部分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講理的熊家長。

但這些熊家長還會以為自己的教育沒有錯,等到孩子真正惹出大事後,才後悔莫及。

15歲男孩向電梯吐口水,被舉報後,父母的反應引起公憤

父母的哪些行為容易養成“熊孩子”呢?

一、毫無底線地溺愛

有些父母會覺得將自己全部的愛給孩子,孩子長大後會記得這份“愛”,而感恩自己。

要是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很講究的,如果毫無底線地給予愛,不管孩子提出多過分的要求,父母都一一滿足的話,這不是愛,而是溺愛。

這樣的孩子性格會變得不知天高地厚、沒有規矩的肆意妄為,給以後闖出大禍埋下隱患。

15歲男孩向電梯吐口水,被舉報後,父母的反應引起公憤

二、孩子犯錯後不管或忽視

孩子犯錯,有些父母會覺得孩子還小,長大後就不會這樣,便放入不管、免去責罰或忽視。

孩子就會覺得反正自己犯錯不會受到懲罰,便會更加肆意妄為,將來的生活都會如數甚至加倍償還給父母。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等到鑄成大錯時,後悔已晚矣!

15歲男孩向電梯吐口水,被舉報後,父母的反應引起公憤

三、無道理護短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熊孩子也一樣,與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如果父母無道理的給孩子護短,孩子有可能會變得變本加厲,認為自己有父母“撐腰”,對任何事都毫不畏懼,不知是非、不知對錯。

在父母一次次偏袒中,慢慢喪失善良的本性,對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沒有概念,從而在成長中失控,給家庭造成負擔。

15歲男孩向電梯吐口水,被舉報後,父母的反應引起公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