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利率下调、楼市迎小阳春,买房的最好时机到了吗?

飞奴


房贷利率三连降,降低了购房成本是肯定的,但还不能成为影响购房的动机。

目前全国首套房利率上浮10%左右,部分地区甚至已经降到了基准利率,贷款环境进一步宽松,且看下降趋势,仍然存在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是重点。

利率的下调的最直接影响是月供和利息,以贷款100万为例,还款25来计算,基准利率月供5788元,总利息736336元。如果上浮10%,月供是6075元,总利息822607元,两者月供相差287元,总利息相差86271元。
那么,你会为了每月省287元去下决心去买房吗?
我想,显然不会吧。

所以,利率的下调对于促进买房动机这件事情来讲影响微乎其微。

但假如贷款成数下调了,一定会成为影响买房动机的原因。

假如一套房子200万,目前首付基本上都是最低35%,假如首套贷款成数下调至30%,此时肯定会撬动大家买房的神经。
200万,首付35%,即需要准备70万
200万,首付30%,即需要准备60万。

两者相差10万,但这个10万可是实实在在的需要马上拿出来的钱,可能相当于一般家庭的一年收入了。

像北、上等一线大城市,有很多人收入还是可以的,但为什么还在租着房呢?一是可能是由于限购原因无法买房,第二就是首付还没攒够,这其实是个很大的原因。一线城市房价都贵,5%的比例可能就挡住了很多人的脚步。
综上,如果想买房,不要过多的纠结利率高低的问题,上下10%也差不了多少,如果首付攒够了,确实也是刚需,该出手就出手吧。

小崔聊房


我是房地产从业者,我来回答一下,希望采纳。

首先,每当房地产交易量萎缩,停工,甚至有人停供,这样子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会影响经济的高速增长,所以有必要让房地产稳定下来,这个时候政策往往以金融手段,比如释放准备金,降低首付门槛,降利率,甚至加大对房地产业的土地贷款,甚至允许把土地拆开来做土地抵押,在建工程贷款。这个是经常出现的救市手段,当时还有一些比如:购房补贴、契税补贴等等手段,五花八门。

第二,小阳春,我们还是要看数据说话,70个大型城市当中,我们了解的成交大幅上涨的只有厦门、深圳两个地方,其他区域成交量既便有上涨,也不能说明小阳春,因为每年过年都是购房的旺季,本来就是这样。厦门成交均从七万降到了五万,才有上涨,说明市场是有一个上限和下限的,不会一直的无限上升或下降。国内整体市场,从数据上是根本不能用小阳春来说话的。

第三,什么时候是最佳买房时机,说句比较残忍的话,如果你是刚需客户,只要有钱马上买,长远来看,房子是保值的,只要你不买在鬼城、空城,基本不要考虑太多。如果是投资的话,建议还是谨慎一点,也不是不能投资,市场上总有急用钱的客户,钱够的话,可以买下再转买,但现在房产税又在关口上,全国的棚改脚步放慢了很多,而且棚改会出来很多房子买,因为有人选了钱,没有选房。所以建议:刚需,马上买,投资看情况。



陈杰搞地产


若说哪些人最乐意看到楼市出现下跌,那一定少不了打算买房的人。近来楼市低温,多个城市房价涨幅回落,再加上土地流拍、房企去地产化、过年不打烊、打折促销等现象,让人们不禁感叹:望而却步的房价终于要亲民了吗?买房时机即将到来,甚至就是当下?

如今楼市的表现,恐怕依旧难以吸引购房者主动入市。人们还在不停地期盼,房价能进一步下跌,这样自己才好抄底。

新春过后,有媒体报道国内部分地区楼市迎来小阳春,再加上房贷利率有所调整,这使得一向喜欢买涨不买跌的国人有些蠢蠢欲动,再不买可就迟了。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只能说一切都是套路。

通过一系列公开数据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楼市依旧处于横盘期,并没有回暖。至于有媒体报道的小阳春,只是部分开发商和中介特意上演的一场场“好戏”,刺激购房者。

前不久,国内三大龙头房企在短短的三天内集体开始行动,万科继续高喊“活下去”,碧桂园将裁员称为优化,最吸引购房者目光的还数恒大的整整一个月打折促销。

龙头房企对房地产行业是十分敏感的,稍有风吹草动便会警惕起来。有业内人士通过三大龙头房企的举动开始预测,2019年房价既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而是在高位持续震荡,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让房价的泡沫通过通胀和经济增长消化掉。

在此背景下,刚需购房者和有经济实力改善生活的人群,可以考虑入市,只是在地段和城市的选择上要着重考虑。至于置业投资,或需要背负不小的债务才能买房的群体,只能说且行且珍惜,毕竟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大的情况下,大家务必要做到不负债、少负债。


家千万房产网


刚需是否购房取决于两个条件,当下购买力和未来购买力,当下购买力就是你的首付,未来购买力就是你的月供。

1、当下购买力

比如一套总价100万的房子,首付20%,那么你需要准备20万的现金,首付30%,你需要准备30万的现金,相差了50%的资金,这个差距就可以影响不少人,所以首付比例对购房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因为是当下立马要拿出来的资金。

2、未来购买力

这个其实就是月供,月供直接和收入相关,更多的是取决于未来的收入,很多人买房的时候都是咬牙买的,所谓咬牙买的,就是月供是很紧张的,但是他的信心来自于未来收入的增长。他期望于用时间换空间。在未来收入增长后,月供的压力确实会减少。

月供的多少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是房屋总价。第二是按揭的比例和期限。第三是利率。而利率是往往被忽略掉的。我做过一个测算,当房贷利率上浮30%的时候相当于房价上涨了13%,如果是100万的房子,相当于113万了。

所以利率上浮对是否购房的实质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上浮利率很高的时候,所以在刚需的当下购买力足够的情况下,利率的下调是有利于你购房成本的下降的。

对于刚需而言选择在利率下调到时候是有利的,一方面是利息的直接节省,另一方面就是利率下调到时候,往往是楼市松动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房子,尤其是二手房的价格其实是有所下滑的,二手房的价格是不限制的。

所以刚需在利率下调的时候买房是有利的,前提是你具备基本的购买力。


壹号股权


分几种情况,投资还是自住?几线城市?

首先说自住,楼市回暖可以买了,再不买就又涨了,这段时间明显感觉到看房的人多了,银行利率下调了。

再来讲投资,三四线城市的,还是不动手的好,好不容易楼市动了可以解套了,一头栽进去,起码两年。

一至三线城市投资,情况很复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人坐标南京,首先你如果有两套房了,现在政策是不能买第三套,如果换房,卖一套再买是首付八成(离婚五成),利率上浮15%,可以说还没到自由交易的点,但你要到首付五成(离婚三成),基准利率应该还要等上半年到一年,但到时的房价涨了多少也就不知道了。所以有钱人可以出手,没钱又想投的只能等捡漏了






女性视角maggie


出发点不同,答案也不同!

首先我们要问自己,当下买房,你是为了是满足自己的居住需求,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投资需求。如果满足自住需求的话,我觉得可以买。如果满足自己投资需求的话,我觉得没有必要。

为什么这么说?

1,虽然最近两个月房贷利率在下调,许多城市的限购政策也在放宽,春节后,一二线城市的楼市成交量明显上升,貌似迎来了楼市的小阳春,但是,我们发现房价的成交价,并没有太大的上涨。也就是说,量升并未带来价涨。

那么,这一波量升,到底会不会带来价涨呢?我认为不会,一是“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在未来两三年内不会改变,二是“土地供给”上去了,最近两三年各大城市的土地供应量整体显著上升,不仅包括招拍挂用地,也包括公租房等政策性配套用地。

2,关于主导房价走势的核心因素,可以说众说纷坛,政策主导论、资金主导论、土地供给论、甚至还有丈母娘论,这些确实都有道理,也都是对房价走势构成影响的相关因子。

但我认为上述因素,构不成主导性因素,或者仅是因果关系的旁枝表征。

主导性因素是什么?“市民含金量”!

我的这一观点,从来没有人专门研究过,先听我简单道来。从全球范围来看,研究住宅本身的资本回报率(租金回报率),我国住宅几乎是全球最低的,一线城市的住宅年租金回报率基本处于1%~1.2%,二线城市处于1.5%~2%。资本回报率这么低,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房价还屡屡大涨、暴涨呢?原因在于,一二线城市住宅背后的“市民含金量”高一一你只有买了房子,才更容易落户,你买了房子,才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和教育。

尽管,之于当下,一二线城市的“市民含金量”,依然远高于三四线城市和乡村,但是,含金量已经远远低于以前了,这我们可以从这两年各大城市的“抢人大战”窥之一二,今天,你只要经历过高等教育、你只要在一个城市累计多交几年社保,除了一线城市之外,别的城市,几乎都可以落户成为当地市民,无论你有没有住房。

所以,认清了这一构成房价走势的核心判准,答案就自现了:春节后的楼市小阳春,刚需亟须着急,慢慢挑选即可,而投资或投机,还是慎之又慎吧!

“市民含金量”逐年下降,未来住房投资将渐进回归到租金回报率本身,更何况累进税率的房地产税征收,也已经临近立法阶段了。


杨国英观察


1、利率现在没有降。只是表述方式变了,加点多少而已。

2、当加点数确定,在利率水平下降时,不如原来直接按基准利率浮动降的多。如果利率水平下降是大家认为的未来趋势,那么央行这个新政策就呵呵了。


fengxiao431


由于各地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不同,房贷利率在各地的表现也出现差异化特点,但在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有购房意向的朋友可以考虑买房置业,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房产是固定资产。


临夏房网


利率和房贷的关系

利率降低,首先大大降低购房成本。对于贷款购房人群。利率降低对等降息。降息就会刺激房地产市场,利率降低是购房的好时候


济南购房指南


在大多数人认为不好的,我却认为很好,我就是喜欢经济不景气,经济不好的时候好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