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腦癱兒培養成哈佛碩士?這位單親媽媽,用母愛書寫奇蹟

如何把腦癱兒培養成哈佛碩士?這位單親媽媽,用母愛書寫奇蹟

每個為人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長大成才,可這對於一些先天性身有疾病的孩子來說,彷彿就成為了一個不可能。但凡事都沒有絕對性,有時家長的堅持和孩子的堅強,都能夠讓我們看到奇蹟。

從腦癱兒到哈佛才子,母親功不可沒

有一個考上哈佛的男孩,名叫丁丁。他是一個身體上有疾病的孩子。在他出生的時候,就被查出患有腦癱,醫生認為他以後的人生,將被疾病的陰霾籠罩。

如何把腦癱兒培養成哈佛碩士?這位單親媽媽,用母愛書寫奇蹟

但他的母親並選擇沒有放棄,而他的父親卻選擇了離開丁丁和妻子,開展屬於自己的新人生。因此,照顧丁丁的重任全都落在了母親一個人的身上。

即便如此,母親仍然耐心教給孩子做每一件事。很幸運的是,一歲的丁丁病情並沒有繼續惡化,而且他的智力也沒有問題,只是運動上會有一些障礙。

所以,母親開始教丁丁一些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和文化知識。雖然孩子學得慢,但時間長了他總會記住一些。可能別人幾天就能學會的東西,他要學上好幾年,可他的母親依舊日復一日,耐心地教著他。

如何把腦癱兒培養成哈佛碩士?這位單親媽媽,用母愛書寫奇蹟

母親耐心地教,丁丁努力地學,兩個人就這樣步履不停地堅持了十幾年。

最終,丁丁以660分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四年後又進入北大國際法學院繼續深造讀研。16年的時候他就已經成為了哈佛大學的一員。看到他的成功,也讓人對他的母親肅然起敬。


如何把腦癱兒培養成哈佛碩士?這位單親媽媽,用母愛書寫奇蹟


當所有人都放棄這個孩子時,母親卻堅持用自己的耐心引導他走向成功之路。而他目前的成就,已經遠遠高出了許多普通人。那麼,這位偉大的母親究竟是用了怎樣的方法,才能讓孩子成才呢?

第一,給孩子支撐,成為他的力量

當孩子由於身體原因或者各方面能力不足,被認可或受到排擠時,家長應做的不是落井下石,也不是破罐子破摔,而是要給孩子支撐,讓他看到希望。

當家長站在孩子身後,給他力量時,孩子就會發現原來世界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悲,始終都有一個人會相信自己。當他們找回了自信,自然會堅持下去,也許會給家長帶來一個奇蹟和驚喜。

如何把腦癱兒培養成哈佛碩士?這位單親媽媽,用母愛書寫奇蹟

第二,鼓勵孩子自己解決一些問題

中國式家長經常會出現包辦的行為,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以及生活方面,只要孩子不願做的事家長都會代辦,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只會讓孩子過於依賴父母,從而失去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在孩子遇到難題時,家長不應直接給他們出謀劃策,而是正確的指導孩子自己去解決。在失敗的同時,讓他們吸取教訓和經驗,一次次的嘗試總有成功的那天。

畢竟對於孩子來講,結果與否有時並不重要,奮鬥的過程才更加值得珍惜。

如何把腦癱兒培養成哈佛碩士?這位單親媽媽,用母愛書寫奇蹟

第三,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

有些孩子天賦異稟,但也有些孩子沒有很高的智商,甚至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都比其他人要差一些。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不要太過著急,也不要強逼孩子去接受一些自己無法吸收的知識,反而是給孩子足夠的耐心,才能讓他們有堅持下去的慾望

因為對於家長來說,看重的可能是結果而不是過程。但對於孩子來講,過程也是不可缺失的。雖然自己孩子做某些事的過程要比其他人更長一些,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和難題,但這都會成為孩子日後成功時所回味的珍貴紀念,以及他一生都不會忘記的人生經歷。

如何把腦癱兒培養成哈佛碩士?這位單親媽媽,用母愛書寫奇蹟

每個人無法決定自己孩子出生之後的狀況,卻可以通過後天性的努力讓孩子長大成人。哪怕在各方面看來孩子輸在了起點,可只要家長用正確的引導方式以及有耐心的陪伴,孩子總會給家長帶來前所未有的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