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脑瘫儿培养成哈佛硕士?这位单亲妈妈,用母爱书写奇迹

如何把脑瘫儿培养成哈佛硕士?这位单亲妈妈,用母爱书写奇迹

每个为人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长大成才,可这对于一些先天性身有疾病的孩子来说,仿佛就成为了一个不可能。但凡事都没有绝对性,有时家长的坚持和孩子的坚强,都能够让我们看到奇迹。

从脑瘫儿到哈佛才子,母亲功不可没

有一个考上哈佛的男孩,名叫丁丁。他是一个身体上有疾病的孩子。在他出生的时候,就被查出患有脑瘫,医生认为他以后的人生,将被疾病的阴霾笼罩。

如何把脑瘫儿培养成哈佛硕士?这位单亲妈妈,用母爱书写奇迹

但他的母亲并选择没有放弃,而他的父亲却选择了离开丁丁和妻子,开展属于自己的新人生。因此,照顾丁丁的重任全都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

即便如此,母亲仍然耐心教给孩子做每一件事。很幸运的是,一岁的丁丁病情并没有继续恶化,而且他的智力也没有问题,只是运动上会有一些障碍。

所以,母亲开始教丁丁一些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和文化知识。虽然孩子学得慢,但时间长了他总会记住一些。可能别人几天就能学会的东西,他要学上好几年,可他的母亲依旧日复一日,耐心地教着他。

如何把脑瘫儿培养成哈佛硕士?这位单亲妈妈,用母爱书写奇迹

母亲耐心地教,丁丁努力地学,两个人就这样步履不停地坚持了十几年。

最终,丁丁以660分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四年后又进入北大国际法学院继续深造读研。16年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了哈佛大学的一员。看到他的成功,也让人对他的母亲肃然起敬。


如何把脑瘫儿培养成哈佛硕士?这位单亲妈妈,用母爱书写奇迹


当所有人都放弃这个孩子时,母亲却坚持用自己的耐心引导他走向成功之路。而他目前的成就,已经远远高出了许多普通人。那么,这位伟大的母亲究竟是用了怎样的方法,才能让孩子成才呢?

第一,给孩子支撑,成为他的力量

当孩子由于身体原因或者各方面能力不足,被认可或受到排挤时,家长应做的不是落井下石,也不是破罐子破摔,而是要给孩子支撑,让他看到希望。

当家长站在孩子身后,给他力量时,孩子就会发现原来世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悲,始终都有一个人会相信自己。当他们找回了自信,自然会坚持下去,也许会给家长带来一个奇迹和惊喜。

如何把脑瘫儿培养成哈佛硕士?这位单亲妈妈,用母爱书写奇迹

第二,鼓励孩子自己解决一些问题

中国式家长经常会出现包办的行为,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以及生活方面,只要孩子不愿做的事家长都会代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只会让孩子过于依赖父母,从而失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不应直接给他们出谋划策,而是正确的指导孩子自己去解决。在失败的同时,让他们吸取教训和经验,一次次的尝试总有成功的那天。

毕竟对于孩子来讲,结果与否有时并不重要,奋斗的过程才更加值得珍惜。

如何把脑瘫儿培养成哈佛硕士?这位单亲妈妈,用母爱书写奇迹

第三,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

有些孩子天赋异禀,但也有些孩子没有很高的智商,甚至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都比其他人要差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不要太过着急,也不要强逼孩子去接受一些自己无法吸收的知识,反而是给孩子足够的耐心,才能让他们有坚持下去的欲望

因为对于家长来说,看重的可能是结果而不是过程。但对于孩子来讲,过程也是不可缺失的。虽然自己孩子做某些事的过程要比其他人更长一些,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和难题,但这都会成为孩子日后成功时所回味的珍贵纪念,以及他一生都不会忘记的人生经历。

如何把脑瘫儿培养成哈佛硕士?这位单亲妈妈,用母爱书写奇迹

每个人无法决定自己孩子出生之后的状况,却可以通过后天性的努力让孩子长大成人。哪怕在各方面看来孩子输在了起点,可只要家长用正确的引导方式以及有耐心的陪伴,孩子总会给家长带来前所未有的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