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易慶貴:在部隊大學校裡成長

口述歷史——易慶貴:在部隊大學校裡成長

易慶貴,1931年出生於原東坎鎮西坎村。1949年入黨,同年參軍入伍,在29軍86師258團任機槍手,後在空軍、海空軍多個單位任職。曾經參加過渡江戰役、抗美援朝。1978年8月轉業回鄉擔任縣農機廠生產科科長,1980年離休。

19歲入黨,19歲參加革命,當過機槍手,做過機械師。回憶起自己的那段革命生涯,縣農機廠離休幹部易慶貴老人的眼睛炯炯有神,說話鏗鏘有力。

口述历史——易庆贵:在部队大学校里成长

“我和同村的人一樣,小時候在農村割草放牛,到了冬天上幾個月的學。1949年春節,那時候的淮海戰役打得正熱,部隊要招兵,我便帶頭和同學一起宣傳動員大家參軍。因為我當時帶頭當兵,又是宣傳積極分子,所以在我去部隊之前,在老黨員易登文、易登樓的介紹下加入了共產黨。”談到入黨經歷,易慶貴自豪地向記者介紹。

到了部隊的易慶貴被分配到了29軍86師258團3營8連機槍班做了一名副機槍手。在一次戰鬥中機槍手犧牲了,他便做了機槍手。“我們是第二批過江的。1949年4月底5月初在打崑山的時候,國民黨軍陣地中間一個大碉堡,周圍一圈小碉堡,碉堡外面還有溝壕,打碉堡很不容易,傷亡比較大。攻碉堡是步兵班在前,機槍在後面掩護。這時候有人跑過來讓我們連轉移,排長就讓副機槍手去前面通知步兵班撤走,我在那負責掩護。打著打著就剩我一人了,敵人看我是一個人,於是都出來了,向我這邊打來一發炮彈,離我只有一兩米的距離,碰巧沒炸;後來子彈打光了,我就扛起機槍往後退去找部隊,直到第二天才找到。”

“打到江灣機場的時候,靠江邊,國民黨軍隊有的坐船想過江逃跑,被我們發現了,我拿著槍對著他們說:‘快上來,不上來就打!’十幾個人抱著頭上來了,那時我們部隊也缺人,他們經過教育被編入部隊。”

口述历史——易庆贵:在部队大学校里成长

上海解放後,易慶貴隨部隊在蘇州整編一個月後,接到命令要去解放福建,先到江西上饒,後一直走了一個多月,再到福建南平、建甌,後坐船到了福州。易慶貴在福州因病住院一個多月,沒能趕上參加解放廈門戰役。

“廈門解放後,我被安排在鼓浪嶼做警衛。國民黨飛機偶爾會來盤旋,我們一些機槍手就被派到山頂去偵察,有次我們打下了一架飛機,掉在了海邊,趕緊下去把它藏到了樹林裡,防止敵人發現。”

1951年12月部隊接到命令參加抗美援朝,這也讓易慶貴的人生遇到了一次轉折。

“福建冬天我們穿的是短袖,到上饒那給我們發皮大衣、棉褲、帽子,一路坐火車到徐州,我們營就被分配到了空軍,到位於哈爾濱的空軍第一航校去看護軍機,我在的是馬家溝機場。”

正是因為這次調動,易慶貴從此與戰機便綁在了一起。1953年1月份他被分到了位於長春的空軍9航校修理飛機做了機械員,1954年又被調至位於西安的空軍25師73團,1956年他被提幹成為了一名機械師。

“剛到航校,我學習的機型是圖2轟炸機,那種螺旋槳式發動機、垂直尾葉2個的機型,直到1956年12月份我調到了海空軍第五師,在大連和旅順中間的一個轟炸機場,到那就開始學修轟5,噴氣式發動機,垂直尾葉1個的。一年多後我又調到山東萊陽的海軍航空第一師,1969年作為分隊長管理3架飛機。1962年到青島,海軍第二航空學校深造學習了一年多回到航一師,1964年又調回青島,這以後我就開始修理直升飛機了。”

1978年8月26日,那年易慶貴48歲,因年齡和身體的原因,他,結束了近30年的部隊生涯,轉役回到家鄉,任縣第一農機廠生產科科長,直到1980年退休。

口述历史——易庆贵:在部队大学校里成长

談及家鄉濱海70年來的變化,易慶貴不禁感嘆道:“我當兵走的時候,家鄉連自行車都很少見,發電廠附近基本都是墳地,回來的時候蓋了好多房子,有了阜東南路,老204國道也通到了現在的大花園,我這個房子也是部隊給的3000元轉到地方上才蓋起來的。再看看現在濱海,到處高樓林立,道路暢通,人們的幸福指數不斷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